李成輝
【摘 要】語文是一門最基礎的學科,貫穿了整個教學的始終。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這也關系到一個學生未來的發展。小學階段是語文教學的基礎,作為小學的語文老師,我們更應該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應引導學生觀察,記錄生活,積淀文化知識,鍛煉學生理解寫作的能力。
【關鍵詞】提高 小學語文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039
在這個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往往容易忽視語文的教學,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外語的教學上。雖然國際一體化正在逐步形成,但是如果人們因為外語而忽視了對漢語的學習,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了。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我們應該擺正自己的心態,提高對語文教育的重視程度。在語文的教學中,給學生們打下一個堅實的文化基礎,鍛煉學生理解寫作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素養。從而達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重在提高學生閱讀寫作
在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老師過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內容的教學,所以就導致了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小學的語文老師應該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從小學做起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這就要求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之前,認真閱讀教學大綱,找出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進行突破,制作出一份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而不是只注重走個形式。只有老師真正了解課堂教學的內容,才能讓知識傳播得更加有效,學生學到的知識多,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提高。
制作教學計劃只是課前準備的一部分,剩下的準備還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慢慢積累經驗。例如,留心觀察身邊老師的教學方式,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留心觀察是一個好習慣,不管是對老師來說,還是對學生來說。小學的孩子正處在好奇心旺盛的階段,強烈的好奇心讓他們渴望得到知識。而這個時候小學的語文老師就應該正確地引導學生去留心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樂趣,并鼓勵他們把這些樂趣記錄下來。形成隨筆記錄的好習慣,為以后的寫作教學打下基礎。
正因為小學的學生思想道德發育還不完全,所以他們更喜歡用最直觀的感受,去感知這個世界的美妙,然而這些純真是最珍貴的,有利于他們思想的建設。小學的寫作和理解一般都比較淺層次,更多的是貼近自然的事物。所以作為小學的語文老師,我們更應該鼓勵學生去觀察自然事物,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只有學生真正地感受到事物的變化,把自己的感受完整地表達出來。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有感情,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二、開展語文課堂活動,旨在培養學生自主能力
在現代的教學內容中,強調的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雖然在觀察生活的過程中,學生的讀寫能力提升了,但是自主學習的意識還不夠高。好的習慣是從小養成的,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一定不能忽略了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但是如何培養思想道德建設都還不完善的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是小學語文老師很頭疼的問題。因為小學的孩子似乎還不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愛玩的天性驅使他們向往學習以外的自由。其實要想做一個出色的小學語文老師,就要學會解決這些問題,就一定要抓住課堂的時間,用學生們感興趣的方式來授課,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興趣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它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小學的學生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對一切新鮮事物都非常向往,所以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我們應該拓展一些課堂以外的知識。但是內容一定要適量,給學生們留下一個懸念,讓他們課下自己去尋找答案,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例如,在講課文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名字奇怪的花草,語文老師就可以展示一些圖片,向學生們介紹它們。讓課堂教學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課外的知識也得到了一定的積累。
學生們只有在對學生產生興趣之后,才能自主地進行學習。作為中學的語文老師,在課堂上應該多鼓勵學生們去討論,積極地吸取老師講授的知識。讓學生們融入了課堂的教學內容中,這樣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更加容易。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課堂活動是少不了的。它的形式不僅僅局限于討論,還可以有辯論賽或者其他新奇的樣式。只要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內容的講解,多一些創新的教課方式也是可以的。
三、滲透思想道德教育,意在建設學生道德修養
不管是學生理解寫作的能力,還是自主學習的能力,都屬于知識水平的教育。但是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還要適當地滲透思想道德的教育。在現在這個時代,科技在發展迅速,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在慢慢變好。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這是一顆毒害小學生的“毒瘤”。小學生在網絡上學習了很多不健康的思想,導致了小學生整體的思想道德較低,所以建設小學生的道德修養也成為了小學語文老師的職責和義務。
小學的學生辨識是非的能力還不夠,所以他們會很容易迷失在成長的道路中。作為小學的語文老師,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應該注意觀察學生的思想健康,確保他們身心發育的正常。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老師應該確保內容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思想。對于小學的學生,老師可以采用鼓勵式教學的方法,讓他們能夠有足夠的自信。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是值得學生們去學習的。老師一定要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端正學生的思想。
語文主要研究的就是文學作品,而文學作品中存在的素質教育也是很多的,但是由于小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有限,并不能完全發現優秀的文學作品中的“真善美”。這個時候就需要語文老師做出正確地引導,讓學生能在文學作品中建設自己的思想道德。在小學的文章中,向學生們傳遞的感情都是最質樸的,這正是培養學生道德修養的最好教材。文學作品中出現的內容并不是都適合學生學習的,所以老師應該有選擇地進行引導,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
語文的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它所蘊含的知識是無窮盡的,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所以語文的教學是絕對不容忽視的。作為小學的語文老師,我們更應該注意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從實際生活中鍛煉他們聽說讀寫的能力,讓他們的學習不再以應付考試為目標,而是真正地自主地去感受語文的美。在培養出對語文的濃厚興趣之后,學生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培養,道德修養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