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書文
【摘 要】音樂教學在新時期受到高度重視,尤其是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學生的全面發展受到廣泛關注。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開展教學,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成為新時期教學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初中音樂 素質教育 課程改革 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06
一、初中音樂教學引入流行音樂的緣由
(一)初中音樂教學發展的需要
在新時期初中音樂教學的發展受到高度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密切關注。在此背景下,初中音樂為了自身的不斷發展,必須要謀求自我變革和發展,將流行音樂引入課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學中課程改革在不斷的深入和發展,教學理念得到極大的充實和豐富,將流行音樂引入其中就是其具體表現。此外,流行音樂本身便是音樂教學的內容之一,將其引入教學,既是發展初中音樂教學的手段,也是推進音樂教學進步的具體方法。
(二)流行音樂受到學生的歡迎
流行音樂以其獨有的特征,受到初中學生的喜歡和追捧,面對繁瑣無趣的音樂理論知識學習,將流行音樂引入其中,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音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不斷的提升,為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將流行音樂引入教學課堂,有利于豐富教學手段,推進初中音樂教學實現新的發展。
二、初中音樂教學引入流行音樂的現狀分析
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應用受到阻礙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流行音樂的應用受到一些因素的阻礙,影響了初中音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在調查分析之后我認為主要受到以下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第一,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流行音樂的應用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在實踐中應用和推廣,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阻礙。音樂教學仍然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導致新理念的作用和效果大打折扣,阻礙了初中音樂教學的全面發展。第二,教師綜合素質的影響。新的教學現狀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但是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教師的綜合素質不能滿足實踐發展需要,在教學中將流行音樂與初中教學的結合做的不到位,影響了初中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重視程度
在新時期將流行音樂引入教學之中,要從思想角度入手,對新時期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進行全面介紹,將流行音樂在教學中應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普及,使得教學參與者可以提高重視程度,掃清思想障礙,促使新理念在教學中得到全面應用和推廣,實現初中音樂教學的全面進步和發展。
(二)尊重學生地位
在實踐中教師要積極轉變自身角色,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到主人翁地位,激發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同時學生要在學習中積極為教學建言獻策,使得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了解教學現狀,從而及時調整策略,實現教學在新時期的新發展。
(三)明確將流行音樂注入初中音樂教學中去
流行音樂作為一種新的音樂形式,其之所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備受廣大初中生的青睞不僅在于其節奏感和畫面感強,更在于其符合青少年的成長心理訴求。為此,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流行音樂也要根據學生的心理訴求制定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案,讓教學工作有針對性的展開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以及其他音樂教學工作者要有優先為流行音樂制定更明確的目標任務,在目標任務的引導下具體結合音樂本身的特點進行實施,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更能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其次,教師要在學生興趣上完善教學方案,將整體教學方案分多個部分,每個部分都要有相對應的教學目的,從而實現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意義。
(四)融合信息技術教學,多媒體與流行音樂結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素質教育亦逐漸融入信息技術元素,初中音樂教學同樣如此。傳統的音樂教育主要以“一言堂”的形式呈現,教師在課堂上的學習完全處于被動,這樣的教學模式不能保證學生的積極性和教學質量。為此,多媒體與流行音樂的結合便由此誕生,多媒體能夠將流行音樂中的抽象元素形象化、直觀化,學生能夠在顯示熒幕上觀看到與流行音樂相匹配的畫面,一方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夠發散學生的形象思維,讓學生的音樂素養得以強化。如周杰倫的《雙節棍》是一首快節奏歌曲,但其調性不明顯,沒有明顯的旋律走向,但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其MTV便能將中國武士神采的場面展現出來,讓學生在這鮮明的節奏感和畫面感中興奮異常。
(五)選擇針對性強的音樂,學習正能量流行音樂
初中音樂教育不僅要培養學會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素養,更要培養學生的正確音樂價值觀,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聽懂音樂的意義所在。為此,在流行音樂的挑選中也要盡可能選擇而一些有意義的音樂,讓流行音樂能夠觸動學生的心靈,并感化學生,讓學生在音樂教育中感受教育的意義。如,近些年比較流行的音樂有《蝸牛》《父親》和《時間都去哪了》等,這些音樂雖為流行音樂,卻從親情、感恩、青春和夢想等角度宣傳了其音樂核心,學生在聆聽中不僅能感受到流行音樂的魅力,更能體會到其深層次的正確價值觀。。
(六)結合學生學習心理,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初中音樂教學融入流行音樂的過程要充分發揮出流行音樂本身所具備的優勢,如流行音樂的素材往往與青少年的心理相對應,若能遵循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音樂選擇便能讓學生更好的感悟人生。如《真心英雄》《朋友》和《隱形的翅膀》等流行歌曲。這些歌曲中所展示的真摯友情不僅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更能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讓學生體會到歌曲本身內涵的同時,也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得初中生向健康成長路線發展。
流行音樂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是多個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在實踐中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中,緊握時代脈搏,在教學中積極將其應用在課堂之中,改變課堂教學氛圍,轉變學生學習精神面貌,為初中音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在實踐中我們要對其應用現狀進行及時的調查和了解,正視其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問題所在,解決問題,完善這一新的教學理念,實現初中音樂教學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蔡成風.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導入[J].考試周刊,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