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潤杰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率的提升,在促進市場多種經濟發展的各種力量中,中小型企業在其中的存在性具有必然性。但是因其發展規模異于大型企業,融資難題往往成為其進一步擴大化發展的一個阻力因素。而隨著科技、經濟的改整和提升,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新型的存在開始普遍應用,如何緊抓良機,借力供應鏈金融解決發展瓶頸,是這些中小企業應著力解決的難題。本文就當下中小物流企業的發展為例,以供應鏈金融為發展大背景,簡述其融資模式構建。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背景;中小物流企業;融資模式
經濟發展大背景之下,一方面增強各個行業之間的聯系、交流,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強強聯合的現象;而另一方面,也導致各行競爭、沖突更為劇烈,在不斷地經濟沖擊之下,發展較處于劣勢的中小企業往往會陷入發展泥淖。同時,由于自身發展規模以及信譽度的影響,要想獲得長期性、可靠的融資支持也十分困難,貸款方以及相關的政策對此并未十分看重,或者遲遲落實不到,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發展滯后,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整體經濟的提升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及時分析、實際探究,找出適當的應對策略,盡快改觀現狀,是一個緊急的廠作。
一、何為供應鏈金融
作為一個與商業銀行直接掛鉤的特殊貸款領域,供應鏈金融還是中小企業實現資金供應的特有方式、渠道。而這個鏈同時連接的是銀行和企業,一方面銀行可規劃性給予貸款方多種特色兼備的產品和服務[1]。另一方面貸款方借助銀行的協助,以此為發展的一大支撐點,積極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在這個鏈條之內,可以實現銀行和企業雙方的共同獲益,是一個新型的、適應性高的科學性金融模式。
二、融資困難幾大原因
首先,作為較落后于大型企業的中小型企業,在一定程度上融資可能性就略低,再加上很多此類型的企業在自我企業形象打造、管理和保持工作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同時,有一些企業還存在逾期不還款的行為,這就導致其綜評系數低于銀行的貸款評比水平。
再者,許多物流企業在發展中,甚至成立的時候就缺乏管理規范,融資方面的風險機制構建工作缺失或者不完善,沒有對相應的發展數據進行合理性規劃、預算,盈虧估測、是否具備還款能力等的估測工作也沒有到位。無系統、無體系式發展定然會增大企業風險[2]。所以,也降低融資成功率。但是,作為同時存在于供應鏈另一端的有一些銀行,風險評估工作的缺失和不到位,也是導致融資最終風險的重要原因。
作為融資參與方中的另一重要存在,擔保公司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由于受到市場發展沖擊和利益的影響,很多承保公司缺失自身信用。這是由于在發展的過程中,這些企業本身的管理存在漏洞,人員工作責任意識較為低下,相關的責任制度沒有落實到每一部門、每一員工。同時, 長久“一對一”擔保形式導致許多企業擔保負荷大,尤其是相對較弱的擔保方,這不僅僅加大其擔保的經濟壓力,更是危及中小企業的穩定發展,從另一個方面增強這些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
三、應對融資難題的相應策略
(一)加強自身誠信形象建設
雖說中小企業的綜合發展態勢不及一些大型企業,但是在發展的方向、涉及的行業以及存在的數量上均占據相當的優勢。但是,由于市場發展的波動性對其發展的影響度較大,加之管理者的管理意識較為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這些中小物流企業的企業形象,誠信形象的缺失、信用體系的崩塌,使得各貸款銀行不貸、不敢貸,中小企業的發展更為艱難[3]。
所以,積極改觀,努力打造、提升企業自身誠信形象,是獲得有效性融資供應的首要。其一,這些中小企業管理部門應該主動承擔起引導作用,積極整改公司的信息征人、金額預算、款額統計等必要信息,加強監督,加強懲罰力度,力求將一切工作納入法律規則。其二,企業要積極配合當地相關政府部門,做到經濟與制度其發展。只有全面提升自身形象建設,才能夠為更好融資打下基礎。然后,充分的借鑒可以減少管理探索中的難度,積極向信譽高的大型企業借鑒經驗,從中尋找適合企業自身的管理良策,這不失為一個有效之法。
(二)提高中小企業風險體制構建
經濟的發展促使各行各業充斥在市場大體系之下,中小型企業在發展中往往十分容易被淘汰,因為在發展中如果波動幅度越大,企業所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大,這也是許多中小型企業負債破產的原因之一。所以提升中小企業風險體制構建、完善,是為其發展作護航的重要一步”。首先,作為一個中小型物流企業,相關人員的廠作意識要得以糾正和落實。要對人員的健康、心理、工作內容、時間和績效等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考核,做到風險制度、工作責任“一對一”;其次,企業要落實預測、評價工作,即應對資金花費項目最終質效、工作成績、盈虧等作預先策劃,然后在事發生后給予及時評判并加以改善。同時,清楚企業和銀行之間的雙向影響關系,銀行也應該對貸款方進行綜評,以便考察、估評風險大小。
(三)優質化管理擔保相應公司
在融資活動過程中,擔保公司的存在具有必要性,這是一個企業貸款融資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但是,隨著市場發展的復雜性越來越大,許多承擔公司的信譽度受到銀行質疑,最終影響這些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所以,積極強化擔保公司擔保責任、義務,意義十分突出。一是需要這類公司強化內部員廠管理,將責任一一落實;二是積極整改,完善公司內部經營管理模式,適時調整管理制度,使每一項工作都在法律的范圍內展開。同時,這些物流企業還可以加強彼此之間的業務交流,共同承保、共同分擔,減少壓力。
四、結束語
總的而言,在這樣一個新型的背景之下,作為發展風險較為凸顯的中小型物流企業,應該緊抓時機,充分利用供應鏈金融具備的優勢資源,積極探索,積極整改。加強自身誠信形象建設,提高融資可能性;提高企業風險體制構建,實現保險融資;優質化管理擔保相應公司,多方合作減輕壓力。實現整改和資源利用共同發展,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楊丹清.供應鏈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探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3):50-51.
[2]徐媛媛,劉楊.供應鏈金融下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探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6): 58-60.
[3]張金蕾.供應鏈金融背景下融資模式與風險管理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7(8):176-177.
[4]劉捷萍.農業供應鏈金融背景下探究融資困境與出路[J].農業經濟,2017(6): 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