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根哈斯
摘要:新時期廣播電視編輯工作能力要不斷提升,要根據時代發展的需求,通過采訪能力、寫作能力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將促進編輯工作的有序開展,相信,通過編輯工作人員的不斷創新與努力,工作能力將得到快速的提升,廣播電視也將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新聞編輯;創新分析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廣播新聞采編工作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在網絡環境的快速發展下,廣播新聞明顯處于一種劣勢地位中,為了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各個方面強化新聞采編的水平和質量。唯有提高了廣播新聞采編的質量,才能提高廣播新聞的核心競爭力,才能推動新聞編輯事業的穩步和發展。因此,本文分析了在新形勢下新聞采編工作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應對對策,希望能夠促進廣播新聞采編工作的發展。
一、新聞采編工作創新的意義
(一)有利于豐富新聞的內容
新聞線索及材料是新聞媒介在創作新聞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條件。海量的新聞資料,不僅給予了新聞媒介可挑選的空間,也能讓新聞媒介播放的內容豐富多彩,進一步滿足受眾的需求。在制作新聞時,如果缺乏充足的資料就無法保證新聞的整體性。因此,從業人員應提高對新聞采編業務的關注度。
(二)對整個新聞工作有著直接影響
新聞采編業務是新聞事業的根本,新聞采編業務的品質直接影響著新聞事業的成敗。所以,新聞從業者若想制作出優秀的新聞節目,就需要將最根本的新聞采編業務做到最佳。
二、開展新聞采編工作的重要性
新聞采編是指新聞的采集和編輯,是新聞工作的基礎和核心環節。新聞采編工作的有效開展對拓寬報紙新聞素材渠道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符合報紙媒體特點的新聞采編工作能夠確保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真實性,且能夠保證新聞報道的客觀、公正,總之做好新聞采編工作能夠為報紙新聞媒體的發展帶來有力的支持。
三、前新聞采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新聞深度的發掘不夠
在當今信息飛速傳播的情況下,新聞工作人員能夠非常及時的對新聞進行跟蹤報道,并能夠及時的將一些突發的社會大事件呈獻給讀者,使新聞采編的時效性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也能夠真實的反映新聞事件現象。但是從讀者的角度看很多新聞僅僅限于對事件外在情況的反映,缺乏對新聞事件深度的發掘,不能夠展現新聞事件的本質。有時候僅對新聞事件表面現象的報道,甚至可能會引起社會公眾的誤解甚至恐慌,引發一連串的社會事件,對整個社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二)新聞采編工作形式不夠豐富
現階段,報紙新聞的采編還仍舊以采訪的方式為主要工作形式,很多專業的記者也主要采用單一的采訪方式來完成新聞采編工作,這是因為采訪的方式尤其獨特的優勢,能夠使新聞工作者很好的了解事件的全過程。但隨著當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新聞媒體形式也多元化的發展起來,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網絡技術、影像技術的高速發展,造成了傳統的單一采訪式的新聞采編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發展。因此,新聞采編工作者要做到與時俱進,在保留傳統采編形式的優勢的前提下,也要豐富新聞采編工作的形式,使新聞采編形式多元化發展。
(三)新聞采編策劃工作不到位
新聞采編工作有別于別的工作,它要求采編人員具有非常高的職業素養,采編人員在做到對新聞事件具有敏銳的觀察力、精準的判斷力和超強的創新意識的前提下,還要具有高效的行動力,能夠將新聞的嗅覺發揮到極致,從而通過高超的新聞策劃能力,發掘豐富的新聞素材,并從這些素材中提煉出最具報道價值的新聞事件,及時進行采編并呈現給廣大讀者。
(四)采編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高
在中國新聞工作進步的同時,不少新聞傳媒已了解了新聞采編業務對新聞制作的重要性。但新聞采編工作者的職業修養依然保持在初始層面,他們無法及時學習新的文化知識,造成自身職業水準與業務修養不足,因此無法為新聞工作盡最大力量。
四、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途徑
(一)充分發揮新聞編輯的主導地位
雖然新聞采編業務有一套專業流程,但它仍然是持續變化的。這就說明編輯應持續發明創造、持續探究。也就是說,創新是所有新聞從業人員應具備的能力。新聞采編業務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工作性質錯綜龐雜,不僅要規劃題材還要開展采訪播報。
(二)拓展新聞采編工作方式
由于新聞采編手段的差異,對新聞采編業務的成效也有較大差異。簡單傳統的新聞采編業務手段,不能獲取到海量的資料。目前,科技飛速發展,新聞采編從業人員需借助互聯網科技去延伸新聞采編手段,完成采編工作。如借助網絡搜集新聞資料,不但能夠節約人力、物力,也能夠最大化地增加新聞采編業務的效率。然而不容忽視的是,搜集資料時務必要縝密挑選,保障新聞材料的準確可靠。
(三)深入挖掘新聞事件
廣大受眾在收看新聞的時候,尤其注重對社會現象的播報。缺乏深度和廣度的新聞報道無法引起受眾的關注。所以,新聞采編從業者應深度探索真實資料,讓廣大受眾可以深刻地認識其前因后果,提高新聞消息的感染力。比如,在新聞采編業務里,若有能表現社會問題的特大題材,便需要進行深刻剖析,為新聞傳媒從業人員分析事例的根本問題給予充足、可靠的材料。
(四)新聞采編要做到時效性、真實性、客觀性、公正性的有機統一
在如今信息高速傳播的時代里,做到信息的時效性不是一件難事,然而正因為信息的高速傳播,導致現如今人們完全淹沒在信息的海洋里,很多新聞事件一閃而逝。有些新聞工作者只是為了吸引人的眼球,單純的追求點擊量或收視率而不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入采編,便武斷的轉播、轉發或傳播新聞,造成了當今虛假新聞的泛濫。新聞工作者應該時刻牢記新聞的客觀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新聞采編要做到時效性、真實性、客觀性、公正性的有機統一。
(五)加強對新聞采編人員的培訓
新聞采編業務要求采編工作者具有綜合型的職業修養,比如,具有極度敏捷的思維、處理資料的本領,以及精準的分析能力。當下,不少新聞采編工作者在飛快進步的新聞工作中,無法完善自身存在的缺陷,影響了采編業務的成效。相關組織應提高對新聞采編工作者業務能力的培養,增強其綜合修養,進一步為改革新聞采編業務提供有利的條件。
綜上所述,結合我國廣播新聞采編的實際情況,應從多方面和多角度上進行整合和完善,科學合理地實施新聞采編的各環節工作,唯有這樣,才能提高廣播新聞采編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網絡媒體的沖擊下,取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夏飛,林子豪.廣播電臺編輯的社會責任及創意策劃[J].中國報業,2014,16:57-58.
[2]付喆.淺析廣播電臺編輯應必備的素質[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11:160-161.
[3]李銳.廣播電視編輯能力的構建與培養[J].新聞傳播,2011,0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