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倩
摘 要:合作學習是一種在小學體育學科教學中經常被廣大體育教師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是備受廣大小學體育教師厚愛的一種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團結協作理念為基礎,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本形式開展的教學行為,可以最大化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主觀能動性,保證小學體育學科教學在活躍、輕松、愉悅、和諧的氛圍中得以有效開展。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淺要的探究。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體育教學;運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在素質教育理念指引下,在新課程改革的宏偉浪潮中逐步顯現出其超強的有效性的學習方式,也是在新時代、新形勢下的小學體育教學中被廣大教師密切關注、著力強調的一種學習方式。小學體育學科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是以體育課堂實際教學內容為開展學習的內容,以教師對學生的深入指導與合理組織為前提,以激發學生高度的參與、學習、活動、合作、探究的熱情為有效保障,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學生良好的思維素養和能力素養的養成為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它給學生提供給了一個完全不同于傳統學習感受的視角,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不再游離于教師的教學活動以及課堂的學習活動中之外,不再被動接受學習。這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并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參與學習的成就感、愉悅感,培養了學生健康活潑的性格,真正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協調發展。
一、科學劃分學習小組,保證合作學習有效開展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是以小組為基本組織單位開展的,因此學習小組能否科學、合理、切合實際地劃分,直接決定著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能否有效開展。這就要求教師首先必須充分研究小學生的生理、心理、思想、情感的發展實際,并以此為基礎,在綜合考慮小學生的性格特征、學習能力、學習習慣、興趣愛好、同學關系、組織協調能力等方面的前提下,給整個班級的學生劃分學習小組,每個小組人數以4~6人為宜,過多導致學習活動開展不深入,過少則可能因為學習氣氛不熱烈,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受到制約。在小組劃分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注意將全體學生按照整體素質的不同劃分為3~4個層次,確保每一個學習小組內部包含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可以避免部分小組內學生層次普遍較低,嚴重影響學習活動的開展,影響學習效果的提升。然后,教師應當在每個小組當中選取一名思想進步、學習能力強、能夠和老師進行及時溝通、具有較強的組織指導能力、在學生中具有一定威信和管理能力的學生作為組長,負責整個小組學習活動的指揮和組織任務,保證小組活動能夠切實高效開展。當然,為了給每一名學生鍛煉的機會,同時也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體驗組長的責任和義務,組長也可以采取輪換制,定期輪換,這樣可以大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普遍獲得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隊列與隊形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在班級整體教學中講授了立正、稍息、向右看齊、向左看齊、向前看、向右轉、向左轉、向后轉、齊步走、跑步走、立定等動作要領之后,還可以對小組長進行個別輔導,首先保證小組長能夠確實掌握動作要領和口令之后,讓小組長在小組內部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向其他組員講授動作要領、糾正不規范動作、進行強化練習等等。這些小組長本身就是那些切實負責的學生,此時又是以“小老師”的身份出現在小組中,所以積極性空前高漲,對組員的要求十分嚴格,教授也十分耐心、細致,很快就讓組員掌握了隊列隊形的動作,整個班級的精氣神都有了顯著提升,整體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觀。
二、創設多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高度學習興趣
創設教學情境是一種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經常會被用到的教學方法,小學體育學科教學當然也不例外了。在小學體育學科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生活情境、問題情境、故事情境、競賽情境等教學情境的創設,將學生引導進教師預設的特定環境中來,可以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大力提升,學生學習熱情的顯著提高,可以保證學生能夠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來。同時,小學生的思維、情感、意志正處于發展時期,運用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還能夠讓小學生從學習活動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讓小學生的情感得以豐富、意識得以強化,保證小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保證小學生的健康、茁壯成長。
例如:組織學生進行“狼來了”的游戲,小組中一名學生扮演“狼”,需要學習狼的爬行,一名學生扮演“大象”,將兩只手握在身前表示大象的鼻子,其他小組成員扮演小兔子,用兩只手舉在頭上模仿兔子支棱著的兩只長長的耳朵,然后用雙腿跳的動作模仿兔子蹦跳的形象。教師首先為學生創設情境——一群小白兔在森林里無憂無慮地玩耍著,突然一只大灰狼跑了過來,想要抓住小兔子做它的晚餐。正在這危急的時刻,一只大象趕了過來,把小兔子們護在了身后。最后大灰狼被大象趕走了,小白兔和大象開心地唱起歌來。學生被這個故事深深吸引了,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了起來,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模仿能力、身體協調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培養,更重要的是學生對小學體育的濃厚興趣得到了培養。
三、組織多種競賽活動,提高學生強烈競爭意識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競爭的時代,大到國與國之間,小到人與人之間,都在進行著激烈的競爭,所以競爭已經成為新時代人才所必需的一項基本理念,具備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以及超強的競爭能力已經成為新時代人才的必備素養之一。小學生正處于心理、意識、理念發展的奠基階段,在此時期對學生進行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的培養,對小學生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小學生更好地適應生活、創造更高的工作業績具有鮮明的促進作用。小學體育學科教學中,教師應當運用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從小就開始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為了鍛煉學生的反應速度,在教授學生進行站立式起跑的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了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
例如:先給每個學習小組的組員編好順序號,然后教師開始任意報出一個數字“3”,每個小組中的3號組員開始起跑,跑到規定地點之后再迅速返回,看哪個小組最快即為獲勝。為了鍛煉學生的力量,可以組織“抬花轎”游戲,兩名學生用手分別抓住對方手腕,形成一個“花轎”,一名學生跨坐在上邊,然后從起點運動到終點,速度最快組獲勝。
再如:組織學生進行“兩人三足跑”的比賽,每個小組的成員兩兩搭配,將兩人的左腳和右腳用布帶綁在一起,注意綁帶的高度不能超過膝蓋部分,也不能低于腳踝。當號令發出后,學生開始奮力向前,跑到對面的終點處再返回,然后第二組繼續,最后速度最快的小組獲得冠軍。這些形式各異的活動,可以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增強集體榮譽感,為學生將來步入社會之后適應社會、適應競爭、合作共贏夯實了基礎。
四、開展豐富多彩教學,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競爭意識強烈了,并不代表著合作就應當被摒棄了,相反合作在競爭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國家沒有了合作,就不會取得更大進步;一個人沒有了他人的協助,也不會取得更大發展。尤其是當今社會狀態下,每個家庭中的子女數量都不多,他們在養尊處優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合作意識更加淡薄,和他人分享的理念嚴重不足,不具備和他人進行深入溝通、密切合作、精誠團結的意識和理念,這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為了打破這種不利局面,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小學體育教師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多種主題的活動的開展,來有效強化學生的團結意識,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
例如:為了讓學生提高變速行走的能力,教師沒有采取那種單純進行行走訓練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是采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按照一列隊伍站立,然后每個小組分發一根竹竿,所有學生都雙手前伸握緊竹竿,然后再在小組長的口令下進行行走訓練。小組長的口令發出速度是不斷變化的,因此整個小組的行進速度也是不斷變化的,總體來說是按照“慢速—快速—慢速”的趨勢變化。同時教師需要提出的一點要求就是在慢速行進的過程中,需要增大步幅,在快速行進的過程中,需要加快步頻。為了增大難度,還可以要求學生按照1、2報數,數1的同學正面手握竹竿,數2的同學反身于體后手握竹竿。這種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變速行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團結意識和合作能力,讓學生的身心都能夠愉快發展。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理念影響下的小學體育學科教學中,教師不再是課堂活動的主體,而成為了課堂教學活動的指引者和組織者,學生也不再僅僅是教師教學的對象,更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要活動者和參與者,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當以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和合作交流學習為主要的教學方法,通過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小組合作學習機會,創設更多的小組合作學習情境,激發學生更大的小組合作學習興趣,保證小學體育學科教學的有效開展、切實提高。
參考文獻:
[1]謝建燦.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學園(教育科研),2013(7):155.
[2]李科.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5(6):74-75.
[3]劉洪昕.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23):52.
[4]蔣琳.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六年級體育教學中的實用[J].新課程(小學),2016(3).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