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貞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學校對教師提高教學有效性給予了充分的重視,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從而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立足于學生的發展情況,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有關策略,希望對教師提高教學質量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多媒體設備;生活化教學法
一、充分使用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使用多媒體設備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另外,多媒體設備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清晰,所以教師有效運用多媒體設備能夠提高自身教學的有效性。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多媒體設備的使用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有效結合。
例如教師在教學《獨坐敬亭山》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詩中呈現的景色,這樣能夠幫助學生體會其中滲透的情感;然后,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看其中的景色,在觀看之后說一說你們的感受。”學生認真觀看圖片中的內容,然后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討論,有的學生說:“在觀看圖片的過程中,感覺重巒疊嶂給人十分壓抑的感覺。”還有的學生說:“我有不同的看法,雖然是重巒疊嶂,但是在觀看之后卻有十分曠達的感覺。”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同學們說得都很好,這也體現了作者內心的感受,有的學生說在觀看圖片的過程中覺得十分壓抑,這就體現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有的學生說在觀看圖片時有一種曠達之感,這就體現了作者以山喻人。”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還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自身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展示詩歌情境的方式充分使用多媒體設備,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有效地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直觀認識能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能夠給學生營造熟悉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消除陌生感。另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能夠化繁為簡,所以教師應該將小學語文教學與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結合。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例如教師在教學《觸摸春天》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不管是古詩還是文章,有許多作者都對春天進行描述,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春天是什么樣的。”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學生積極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有的學生說:“春天來了就是柳樹冒出了嫩葉,長出了新芽。”還有的學生說:“我覺得春天來了就是小動物從洞穴中走出來了,伸伸懶腰,開始活動了。”這樣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春天內容進行有效結合。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同學們說得都很好,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看一看作者是怎樣描述春天的。”這樣學生能夠帶著疑問閱讀課文內容,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的有效性。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對春天進行回想的方式充分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創新教學方法。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能夠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中的有關內容。同時,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到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當中。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創設問題情境與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有效結合。
例如教師在教學《蝙蝠和雷達》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是《蝙蝠和雷達》,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中的內容,說一說蝙蝠和雷達有什么聯系。”學生聽到教師提出的問題之后積極閱讀課文內容,這樣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閱讀之后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討論,有的學生說:“原來雷達是依據蝙蝠發明的。”還有的學生說:“準確地說,雷達是依據蝙蝠的嘴巴和耳朵發明的。”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同學們說得都很好,有哪位同學知道生活中什么地方運用到了雷達。”學生紛紛表示飛機運用了雷達。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實現為學生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目的。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向學生提問的方式積極創設問題情境,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充分使用多媒體設備、積極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和有效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劉麗娜.讓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閃光[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47-48.
[2]祝忠華.淺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4):150.
[3]趙書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教師提問策略探討[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6(17):87-88.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