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雅鈴
摘 要: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需要建立在發展學生傾聽能力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學生具有良好的語用能力,能夠在語言交流中正確獲取信息,并準確表達自身的意圖與情感,從而在人際交流過程中獲得更好的發展。在培養學生語用能力的過程中,從訓練學生傾聽對話入手,進而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語用能力,對他們今后的學習與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用能力;傾聽能力;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語用能力不僅是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重要基礎能力,更是一個人在終身發展過程中時刻需要使用的重要能力。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首先要從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入手,讓學生通過傾聽他人會話正確獲取信息。其次,我們要有效利用閱讀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將閱讀素材的語言模式借鑒到自身的語言應用中。最后,我們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創設特定的語言情境進行語言交流,使學生真正通過運用語言實現更好的發展。
一、培養學生通過傾聽正確獲取信息的能力
我們在培養學生語用能力的過程中,首先要培養學生語用能力的基礎:傾聽能力。讓學生通過傾聽具有啟發性、引導性,內容積極向上的教學對話,從而正確獲取信息。學生具備了傾聽能力,將會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過程中,能夠養成認真傾聽他人對話的態度,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例如在具體的傾聽能力培養教學中,我首先為學生描述一段對話:“班級的同學們第一次踏上天安門廣場,看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都莊重地敬起了少先隊禮。”在我用教學語言描述后,向學生提問:“同學們,誰能說說老師剛剛描述的那一段對話都表達了哪些信息呢?”學生劉某說:“表達了同學們去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的信息。”學生王某說:“表達了少先隊員對祖國的尊重。”我對學生們的回答表示贊同,讓他們將這段對話表達的多種信息整合在一起理解,發展了學生的傾聽能力。
二、依托課文閱讀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部分,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之后要讓學生根據閱讀理解,將課文中的語言表達形式發展為自身的語言積累。我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充分根據課文的語句結構、主旨思想對學生進行語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有效地掌握課文的修辭手法與內在情感,并發展為自身的語用能力。
例如我們在三年級《軍神》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首先為學生介紹了課文的主人公劉伯承元帥的光輝革命事跡,讓學生帶著對劉伯承元帥的敬仰自主閱讀課文,要求學生們認真總結課文展現出的劉伯承元帥的堅毅品格。學生們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從手術的細節體會劉伯承元帥的堅毅品格,明確了沃克醫生為什么稱他為“軍神”。之后我要求學生們利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朗讀課文,接著進行對課文的集體討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課文的理解,學生們紛紛根據自己的理解討論課文內容,通過討論過程,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語言應用能力。
三、在特定的語言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
語用能力最終體現在學生的語言應用之上,我們為了發展學生在現實中的語言應用能力,為學生創設了生活中常見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鍛煉語言表達,使學生獲取了真實可用的語用能力。
例如,我們為學生創設的“打電話”口語交際情境,為學生規定打電話的目的是向老師請假,請假的原因自擬。在我與學生的“打電話”交際過程中,首先讓學生在“電話”接通后用禮貌用語確認對方身份。如學生說:“喂,您好。請問是×老師嗎?”我回答說:“你好,我是×老師,請問你是哪位?”在確認對方身份之后需要讓學生表明打電話的目的,如學生說:“我是×××,今天早上我不小心把腳扭了,向您請個假。”我說:“你的腳傷不嚴重吧?要請幾天假呢?”學生說:“我的腳傷不嚴重,請一天假就可以。”我說:“那好的,希望你盡快康復。”完成了本次情境創設對話。學生在“打電話”的過程中,首先注重打電話的禮節,其次正確地表明了自己的意圖,完成了請假,有效發展了學生的語用能力。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需要,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教學環境中進行實踐鍛煉。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以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為基礎,以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延伸,以培育學生在真實語境中的語言應用能力為目標,進行了有效的教學,使學生的語用能力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不僅會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產生積極作用,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助力,使學生能夠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利用語用能力更好地與人溝通,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沈芳莉.淺談小學語文語用能力的培養策略[J].讀寫算(教師版),2017(9):76-77.
[2]王銀菊.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用能力的培養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實踐B版),2017(7):67-69.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