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熱木·巴拉提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6-134-02
摘要 平衡性的訓練在拳擊項目中極其重要,優良的平衡性是拳擊運動訓練的重要課題,更是保證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因素之一。本文對拳擊運動中平衡性的意義和作用進行分析,結合在拳擊教學和訓練中的實踐經驗,總結平衡性訓練中的注意事項,為拳擊項目訓練提供更多參考。
關鍵詞 拳擊項目 平衡能力 訓練
拳擊項目是一項佩戴特種套裝,在固定區域和特定規則以及條件限制下進行的對抗競技類體育項目。是運動員雙方拳頭的對抗,更是體能、技術以及心理素質的較量。拳擊項目對運動員素質的關鍵要求是力量、速度、兇猛、協調、平衡、靈活以及果敢等,因此,在拳擊運動員的訓練中要以反應速度、對抗力量、專項耐力、平衡性以及動作協調等為要點。
一、平衡性在拳擊運動中的意義
平衡性具體到拳擊運動時,需要首先分析運動員在對抗過程中以及對抗后對身體平衡力的控制,探析如何更好提升運動員的自我平衡能力,以便教練員結合運動員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平衡力在體育項目中的研究是多方面的,截止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研究體系,針對拳擊運動員平衡力研究的更是極少,大多數平衡力訓練都是針對訓練方法進行的,強化拳擊運動員平衡力訓練對提升運動員成績具有重要意義,更為平衡性在競技體育中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二、拳擊運動中運動員平衡能力訓練的作用
(一)通過平衡性測試推斷拳擊運動員的心理狀況及特性,資料顯示,心理素質好的運動員其平衡力也相對較好,因此要提升運動員心理素質也可以從強化平衡力做起。
(二)可以作為運動員挑選的基本依據。平衡協調性是拳擊運動員的基本要求之一,在進行運動員選擇時,需要將平衡性作為評價指標。
(三)通過平衡性訓練對運動員的整體訓練進行協調。拳擊運動雖然是運動員間手的對抗,但是卻不是單純的手的對抗,是一種結合多種基本技能的項目。在拳擊運動的訓練過程中,需要對各項基本技能有組織地科學發展。
(四)通過對拳擊項目訓練中運動員平衡能力特點的分析總結,深層次探討平衡力對拳擊運動員的影響。
三、拳擊項目中平衡能力訓練內容綜述
平衡能力指人體所保持的一種穩定狀態,這種穩定指人體在自身運動或遭受外力作用時的一種自我調整保持姿勢的能力,也可以理解為人體前庭器官、肌肉以及關節內感受器等各方面對外界刺激的自我協調能力。拳擊項目的平衡力訓練需要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形態、思維以及協調能力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通過合理安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從以下方面展開。
(一)力量訓練。平衡性訓練需要從身體技能和姿勢維持平衡的原理做起。平衡性主要依靠核心大小肌群的共同收縮完成,這些肌群通過運動協調肌肉活動,吸收和產生力量,將力量傳達全身以穩定身體達到整體協調的作用,因此要做好平衡性訓練,肌肉力量的練習就必不可少。肌肉力量的練習根據肌群主要包含兩大內容:一方面是大肌群的訓練,這方面的訓練主要以跑跳為主,可以實現的運動項目有跑步、高抬腿、單腿跳、并腿跳、交換跳以及青蛙跳等,在訓練過程中還必須附加上半身肢體的大幅擺動,以達到大肌群收縮并帶動小肌群的目的,最終實現全身的力量訓練;另一方面是小肌群的訓練,主要以訓練關節力量為主。通過對大關節的胯、膝、肩和肘以及小關節的腳趾、腳踝、手指、手腕、脊柱等部位的訓練實現。大關節可以通過反復的擺動增強關節周邊韌帶和肌腱力量,小關節由于肌肉較少,一般采取比較簡單的腳尖步、繃腳尖以及抓桿懸吊等方式實現。力量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逐步加大運動強度和實現,最終達到既提升運動員平衡力又不傷害其身體的目標。
(二)柔韌訓練。柔韌性訓練是體育項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更對人體的協調平衡能力起著重要作用。觀察表明,大多數柔韌性良好的運動員其平衡性也相對較強,身體的協調平衡速度快,因此要做好平衡性訓練必須進行柔韌性練習。柔韌性訓練可以通過一些體操的柔韌基本練習實現,以關節的柔韌度訓練為重點內容,包含繃腳尖、下腰、劈叉以及前側后腿等,主要有主動和輔助的靜力拉伸兩種,其中主動拉伸是靠自身力量進行,讓身體各部位最大限度拉伸到最大幅度,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本身能對其適應的程度以及疼痛位置等做好控制;輔助拉伸則依靠外力進行的拉伸,例如外人壓迫拉伸或借助器材拉伸等。拳擊運動運動員對身體的整體要求較高,在柔韌性訓練中必須克服恐懼心理,做好柔韌性練習,首先可以從前后劈腿、橫劈腿、直踢腿、擺腿、控腿等方面做好腿部的柔韌性訓練,增強下半身機能的柔韌靈活平衡性;其次,通過深蹲以及下腰的方式拉伸身體軀干,增強軀干的柔韌靈活性;再次就是針對肩部進行一些抓杠懸吊拉肩訓練,增強肩部以及上半身的柔韌靈活性。
(三)協調訓練。協調性是與平衡性緊密相關的能力訓練,其好壞直接影響到運動員的平衡能力高低,更影響著身體的控制能力。運動員的自身具有的協調性因人而異,對大多數運動員而言,必須經過后天的協調性訓練才能達到預定效果。協調性訓練是在柔韌性訓練基礎上的再提升,柔韌性好則拉伸幅度大、動作速度快,協調性也會較好。協調性的訓練需要在柔韌性訓練中強化關節的靈活性訓練,可以通過以下運動實現:腿部的前后左右交替跳;腳部、腰部以及手部的波浪形移動;腳踝手腕以及胯關節的繞圈練習;腳尖步行走;類似貓科動物的四肢向前和向后走;左右90度轉向的連續跳轉;下腰行走等。
四、拳擊項目平衡性訓練的注意事項
拳擊運動是對抗性的項目,其過程中需要運動員具有良好的隨機應變能力,在比賽過程中時刻牽涉到運動員身體重心的靈活轉換,因此拳擊運動員必須做好靈活轉換能力訓練。拳擊項目平衡性訓練中必須注意。
(一)以強化整體力量為基礎,重點發展手臂部、腰背部、腿部以及踝關節的肌肉力量。拳擊運動員支撐和調節身體平衡主要由腿部、腰部、踝關節以及腹部肌肉的共同作用完成,良好的腿部、腰部和腹部力量訓練有助于運動員在長時間內更穩定和準確地調整身體重心,避免運動員在對抗中因身體平衡度把握不夠而導致的失敗。
(二)在運動員日常的技術、戰術訓練中,運用多種方式做好其連續改變身體重心軌跡的訓練。運動員需要通過隨時維持身體平衡的練習來提升自我的身體重心與步伐調整的協調能力。在訓練中,可以根據教練員不規律的哨聲指示不停轉換對陣雙方的攻防狀態,讓運動員身體適應在不同姿勢下隨時準備進攻或防守的重心狀態。
(三)拳擊比賽是一個對抗的過程,其平衡性的訓練需要通過實戰來實現和強化,通過實戰設置不同的對手來幫助運動員合理掌控重心。拳擊比賽的經驗告訴我們,當遭遇對手進攻時自身的重心位置非常重要,在平衡性訓練中,必須做好運動員不同環境下的平衡性以及重心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