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燦
【摘要】目的 由于小兒身體機能發育的不完全,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很容易受到來自外界病毒或者環境的影響,導致其身體易受到細菌的感染。而反應蛋白作為一種具體的表現方式,研究其在兒科臨床的實踐效果具有一定的意義。方法 選取2015年至2016年桓臺縣人民醫院患有細菌感染的患兒120例,通過設置對照實現對方法,一組進行常規治療、一組以反應蛋白作為觀測指標進行治療,經過一段時間后進行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主要集中在用藥前后的癥狀變化等不同方面,研究產生不同治療效果的原因。結果 反應蛋白在實際臨床效果應用中對于指導幼兒的疾病治療具有一定的顯著性作用,相對于普通檢查的治療來說,提升了近60%的治療效果,很有助于患兒的身體康復。結論 反應蛋白在指導治療兒童細菌性感染疾病的方面具有安全、可靠、高效的表現特征,可以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被大力地推廣。
【關鍵詞】反應蛋白;兒科;臨床治療;細菌感染性疾病;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0..02
對于兒童來說,其身體素質較弱,整體對于外界影響因素和病毒的抵抗能力相對于成年人來說很弱,一旦患病就會很難醫治,而且往往并不是一種簡單的疾病,還會有很多的并發癥一起出現。尤其是針對細菌感染性疾病來說,其傳播速度之快,對于小孩的身體健康具有很大的攻擊性。為了有效醫治該種疾病,就需要將反應蛋白的表現引入到臨床治療的時間環節中,來觀其最終產生效果的有益性[1]。這時候需要對反應蛋白進行相關理論的研究,所謂的反應蛋白(CRP)指的就是一種由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6誘導肝臟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一旦出現排斥反應,也能夠明顯地表現在體表特征上[2]。小孩的身體健康出現問題,受到感染性疾病的影響都會使得其體內反應蛋白的指標明顯提升,相對于正常的標準來說具有一定的變化趨勢,是一種很好的健康檢測載體。因此,為了研究反應蛋白在兒科臨床的應用效果,就選擇了2015年至2016年桓臺縣人民醫院患有細菌感染的患兒120例為研究對象,對其治療效果中的不同過程環節進行反應蛋白的數量檢測,能夠有效體現出小孩的身體健康
變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至2016年桓臺縣人民醫院患有細菌感染的患兒120例,通過設置對照組進行實驗的方法,一組進行常規治療、一組以反應蛋白作為觀測指標進行治療,患者需要進行全面的檢查,保障沒有其他疾病,具有可比性,經過一段時間后進行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主要集中在用藥前后的癥狀變化等不同方面,研究產生不同療效的原因。
要保證所有的患者都能夠保持一個正常的治療狀態,才能夠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得到有效的治愈。對于實驗組的患者來說需要借助反應蛋白的指標進行患者身體健康的檢測,對于對照組的患者則是按照常用的檢測方法來控制。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兩組患者進行對比觀察,將一些差異性的數據剔除之后,進行最終的對比性檢測。
1.2 方法
所有的患病兒童都需要定期進行空腹靜脈血的抽取,并且保證所有的檢查項目要在收集到樣本之后的一個小時內進行檢驗,才能夠保證數據的精準性。其次就是要對患者的反應蛋白采用希亞克DELTA全自動特定蛋白分析儀進行檢驗,相關配套試劑、定標液的選擇都能夠在有效期內才能夠使得整個結果具有穩定性[3]。
1.3 觀察項目
觀察兒童患者的反應蛋白水平和WBC水平,對于結果的分析進行CRP陽性率及WBC陽性率的研究。
1.4 統計學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實驗數據進行記錄,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兒童患者的反應蛋白水平和WBC水平
根據結果顯示,對照組兒童患者的CRP水平(7.1±3.5)mg/L、WBC水平(6.7±2.6)×109/L,均顯著低于觀察組患兒的CRP水平(42.2±4.6)mg/L、WBC水平(19.5±2.8)×109/L,而且整體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CRP陽性率及WBC陽性率的研究
對照組CRP陽性率32.65%、WBC陽性率25.49%,均低于觀察組患兒的CRP陽性率78.23%、WBC陽性率84.55%,而且整體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 論
反應蛋白在兒科臨床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價值,通過實驗得出結果,這種治療方式應用非常有效,并且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大多數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是以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為主要的方式,但是這兩種感染方式的臨床表現差異不大,就很容易引發誤診的情況出現。一旦誤診,對于患病兒童的身體健康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常規的是會出現頭暈、惡心的生理反應,嚴重的會嚴重影響兒童的生命安全。反應蛋白作為一種全身性炎性反應非特異性標志物,在人體的健康狀態保持過程中,其靈敏度較高,一旦出現指標升高的數據特征,其數值明顯增高,就說明了它開始對入侵人體的病毒細胞開始進行攻擊,從而做出最終的免疫調節。通過對大量數據的恩熙和總結也能夠大發現,患病兒童體內反應蛋白的幅度水平與其受到細菌感染的程度呈現一種正相關的關系,能夠更好地幫助醫生急性病情的分析和醫治方案的制定,對于兒科臨床疾病的治療具有關鍵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郜清華.C反應蛋白在兒科臨床中的價值及應用[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01):246-248.
[2] 黃德明.血清C-反應蛋白和血常規檢測在兒科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當代醫學,2017,23(33):103-104.
[3] 李 娜.C反應蛋白在兒科臨床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12):99-100.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