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琴??
摘 要:智障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與同一年齡的正常孩子相比,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非常差,寫作作為一種有效的人際溝通方式,理所當然成為智障生日后步入社會必備的生活技能之一。由于先天不足、基礎知識薄弱,生活經驗少等各種因素影響,智障生在寫作過程中常常表現為用字、用詞、寫句能力極其低下,寫作對于他們來講是一件異常困難的事情?;诖耍疚尼槍π缘靥岢隽宋鍌€方面的作文教學對策,以供一線特教語文教師借鑒參考。
關鍵詞:智障生;應用寫作能力;培養
一、 選取生活化的寫作題材
對于寫作而言,選題是非常重要的。作文選材應結合智障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只有選取他們生活中熟知的人和事,使之有事可寫,有話可說,他們的語言才有可能豐富,情感才會趨于真實??v觀現今智障作文教學,由于受到教材編排能力不足,現行的特教教材基本沿用普小的教材,存在著通俗性、生活性以及形象性不足的諸多弊病,許多智障語文教師多半也是將普小教材中的一些寫作題材直接用于智障生的寫作課堂,這種因教材不適合問題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寫作熱情,甚至導致其寫作抵觸情緒的產生。因此,特教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智障生的實際發展需要,在選材方面應更多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興趣激發為選材切入點,以“生活化”主題為選材導向,做到選擇難度適宜、基本合理。
對于智障生這個群體來說,他們缺少接觸社會,同時也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寫作題材。因此,特教語文教師應該做一位有心人,積極尋找有生活氣息的題材。例如,《熊出沒》這部動畫片人物造型滑稽有趣,而且故事情節很搞笑,智障生每天都很喜歡觀看。因此,課前教師先組織學生觀看這部耳熟能詳的動畫片后,再給他們布置一個習作任務:同學們最喜歡片中的哪個人物,說說你喜歡它什么?看完動畫片后,教師及時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大家各抒己見,課堂氣氛也異常的熱烈。最后,教師才要求大家把自己所講的話以書面語言形式給記錄下來,如此一來,一篇小文章的雛形便基本形成了。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運用生活化的題材選擇策略,將寫作與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讓智障生能從中觸碰到生活的氣息,這樣的教學方法當然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學生寫作時出現“編、抄、套”現象。
二、 構建靈動的特殊課堂
(一) 多重感官刺激,構建鮮明表象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信息主要依靠聽、視覺渠道來獲得。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智力障礙學生普遍存在感知覺速度緩慢問題,且以無意注意為主,抽象思維水平、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流能力等方面都與正常孩子有著巨大的差距。鑒于此,智障生作文教學更需要充分調動他們多重感官參與,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甚至是嗅覺等方式參與,以增強他們對知識的記憶效果。例如,在一篇題目為《走進動物園》作文教學課上,有一位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就很有代表性。首先,他通過動物圖片、多媒體播放的形式向學生展現動物園內各種動物生活、嬉戲的情景,隨后再將課前備好的各種動物模型讓學生摸一摸、玩一玩。經過一番直觀體驗和感受,最后再指導學生結合剛才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感覺到的,甚至是所想到的來寫一段話。結果表明,很多智障生無論從參與習作的生動性來看,還是寫作的篇幅以及內容的生動性、真實性都有明顯的見好。由此可以推斷,在各種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通過運用多樣性的直觀教學手段來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用學生聽得見、看得著、可觸碰的方式學習,就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習過程的最優化,促進學習效果的最大化。同時,學生在這種輕松學習氛圍下也能更直接體驗成功給他們帶來的愉悅感。如此,智障作文教學則可成矣!
(二) 巧用教學游戲,打造趣味課堂
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所謂智力障礙其實就是一種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關于智障生想象力低,抽象思維差、學習能力弱等問題我們已經無須再加累述。學習本是一件很枯燥的事,對于智力障礙的孩童而言尤為明顯。長期以來,我們更多關注的是教法的改革與創新,而忽視了智障生知識學習是如何接收、儲存和提取的心理過程,智障生教學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這個問題與此有莫大的關系。筆者以為,無論教學模式怎么創新,教學方法怎么改變,教學組織形式怎么改進,一切先進教學手段采用都應具有有趣、生動、形象這些特點,萬變不離其宗。說簡單點,就是作文教學要從調動學生的興趣入手。所以,巧用教學游戲,打造趣味課堂無疑是智障作文教學極富意義的一種新嘗試,值得深入探索。舉個例子來說,在《我最親近的人》這節作文課上,我們在教法上不妨進行大膽地改進,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拼臉游戲”“我來演”……以某同學為例,他說他最親近的人是爸爸,讓他在“拼臉游戲”中找出和爸爸最像的臉型、頭發、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等,拼圖后用語言描述爸爸的長相,隨后讓他表演一下爸爸的經典的動作,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起到引導者的作用。而在傳統寫作課上,教師普遍做法是先讓學生說說誰是心目中最親近的人,其次讓學生說說最親近這個人的某些事,緊接著要求學生敘述一下哪一件事情記憶最深刻,最后學生開始動筆寫。很明顯,前一種教學法將游戲引入課堂,必然會讓學生充滿寫作期待和熱情,課堂教學也必然一改過去那種死氣沉沉的氣氛,這種充滿生活情趣化的作文訓練方法在一定程度也會取得最佳效果。
三、 注重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語言是寫作的基石,要培養智障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就要注重對他們進行語言的積累與運用的訓練。事實上,智障生寫作能力差,最主要的原因是識字量少。試想一下,一個字不會寫,文章怎么繼續下去?抓好識字認字很重要,在日常教學時,教師可以多采用“識字大比拼”的游戲,以獎勵形式激發他們識字的主動性,增加他們的識字量。其次,智障生對字詞理解極差,常常因為理解不準確甚至是理解完全錯誤鬧出很多笑話。例如,有學生這樣寫:“今天,叔叔來我家吃飯,媽媽做了好多菜,因為菜沒吃光,我讓叔叔吃不了兜著走。”我們會發現,這種亂用、濫用詞語的現象在智障生寫作中很普遍,究其緣由還是智障生的語言匱乏、閱讀理解能力低。
四、 教給智障生寫作方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智障生切實掌握一些學習策略,才能真正伴隨他們一生的學習。對于寫作來說,教會智力障礙學生寫作的方法尤為必要的。第一,養成閱讀摘抄的好習慣,加之可以有意識地進行翻看,以達到記憶并學以致用的效果,以此來彌補自身的缺陷。第二,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智力障礙學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可以采用零散日記的方法,即隨時記錄,可以一日多記,把這些零散的記錄定期整理,勤加練習,可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第三,教會學生善于觀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教會智障生觀察的方法,善于去發現生活的美。如,秋天到了,樹葉變成什么顏色了;節日里,街道有什么變化……通過這些觀察,學生會發現生活中的很多樂趣,觀察的習慣一旦養成,寫作也會多了很多素材的。
五、 實施積極的評價策略
作文教學評價指的就是對字、詞、句、段、篇的綜合評價。通過采用積極的作文評價策略,可以促進師生雙方信息反饋的有效性,從中調整目標,不斷加以修正。通過評價,可以再次激發智障生寫作的欲望,評價可以在作文某一個環節或下次作文教學的新起點。那么,如何有效運用積極評價策略,讓評價起到其應有的導向價值和指導作用呢?筆者認為,至少應做好以下兩點:
(一) 應尊重智障生的差異性
對智障群體而言,這種“差異性”體現在三方面:其一,智障生和正常孩子的“差異”;其二,智障生之間也有智力、性格、興趣、情感等多方面的“差異”;其三,智障生個體內自身同樣存在“差異”,比如有的智障表達能力不佳,但音樂能力卻很強。基于上述三點,教師實施教學評價時應從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出發,正視個體差異性的現實存在,在注重過程性評價的同時,針對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學習程度實施個別化評價策略,以正面引導為主,通過小步子多循環的方式,促進寫作水平的整體性提高。
(二) 應堅持以贊賞鼓勵為主
對待智力障礙學生應該以賞識、鼓勵、表揚為主,以看到他們的優點為主。在教學中,我們可以不斷地采取一些特殊的教育對策,使他們在學習中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例如,在寫作評價中,教師批改的主要形式是作文評語,在作文評語中教師應該以挖掘閃光點為主,多使用肯定性的語言。如遇到一篇很平常的作文,教師可以從中選擇一個細節或者一個小段加以肯定評價,蹲下身子,以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
俗話說得好: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智障生的應用寫作能力需要長期積累的一個過程,寫作教學應切實結合智障生的特點,運用合適的教學方式,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以達到提高他們寫作能力之目的。對此,我們都充滿期待!
參考文獻:
[1] 尤麗娜.隨班就讀智障學生語文課程內容調整與實施的案例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5.
[2] 劉文.培智學校生活作文課堂教學策略[J].現代特殊教育,2015(10):40-41.
[3] 侍桂花.生動訓練,培養智障兒童表達能力[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6(7):56.
[4] 陶素玲.語言表達能力,智障兒童語文學習的基石[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12):13.
作者簡介:
陳麗琴,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