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時代的進步和變化,數學理念也開始相應發展起來,而使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與培養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大,文章主要就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用數形結合思想展開了詳細的敘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合理化的運用策略與方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形結合;思想運用
數學具備抽象化的內容、邏輯嚴謹、運用廣泛等特征,這三者互相作用和影響。實際上,所說的學習數學知識就是在學習數學本身的邏輯性,而這其中最主要的邏輯思維就是數形結合思想。就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來講,一定要逐漸將數形結合思想滲入其中,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根基,增加學生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
一、 探究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運用數形結合思想的意義
(一) 減少學生學習的難度:數形結合這種思想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部環節中。盡管低年級的學生在理解數學文字方面比較困難,可是借助于數形結合這種思想可幫助他們將抽象化的敘述轉變成形象的圖形,減少學習的難度,促使學生樂于去學習數學知識。比如,學生可通過畫圖的方式來表達加減法的運算;而學習分數的時候,學生可選擇通過切開的圓餅這種形狀來表示,提升學生理解分數的能力。除低年級的學生以外,數形結合這種思想對高年級的學生一樣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雞兔同籠這種問題中可把數形結合運用其中,使學生掌握到高效的解答問題的方法。
(二) 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數形結合這種思想可協助教師創設一些跟所學內容有關的場景,讓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變得相對簡單些,便于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比如,在教授“比例尺”這門知識的時候,教師可選擇數形結合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學習比例尺的過程中,把當地的地圖展示在學生面前,并向學生介紹東西南北等距離,將一些著名景點或建筑物的地址給標記出來,并按照比例尺來計算這些景點或建筑物的實際距離。
(三) 使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要視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比如,某位叔叔位于菜市場賣白酒,已知其酒桶跟散裝的白酒一共的重量是30斤,當賣掉一半之后,酒桶跟酒一共是16斤,請問:滿桶的時候白酒重量為多少?賣掉的白酒重量為多少?這時,就是就可借助空水杯進行舉例,使學生知道白酒跟酒桶間的數量關系。這種數形結合的形式會讓解題變得相對簡單,且還會從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解答數學知識的主觀能動性。
二、 分析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用數形結合思想的具體情況
(一) 科學運用數形結合思想,提升學生關于幾何的意識: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幾何是一項主要的構成要求,只有具有了數形結合這種學習意識,才能夠促使學生數學能力得到提升。比如,在學習“長方體正方體”時,其中一道例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假如將其高增加2厘米,那么它就會演變為正方體,這樣其表面積跟原來相比就會增加56平方厘米,請問原長方體體積為多少立方厘米?當學生遇到這種題型時,假如只是經過數字型敘事的形來解答,那么效果就會相對減弱,而假如通過幾何圖形進行解答的話,問題就會變得尤其簡單,且借助數形結合的形式也會相應拓寬學生解答問題的思路和思維。學生很容易就會理清題目中的信息,這樣學生再跟學習到的體積等公式相結合,很快就會明確思路,提升解答問題的速度。因此說,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運用數形結合這種思想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等方面是極為有利的。
(二) 把數形結合這種思想貫穿至習題探究中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習題探究在培養學生思維方面也一直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以此來開展習題探究,可利于我們充分開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思路。比如,一個梯形與一個平行四邊形,其高均為6 cm,梯形的底部跟平行四邊形的底部均為10 cm,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3 cm,請問該梯形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
解答該題時,假如通過正常的方式來解答會相當的復雜,可假如選擇數形結合這種思想就會很容易獲得答案。我們用上圖的形式將圖形跟平行四邊形給表示出來,那么梯形多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正好是底3 cm,高6 cm的三角形,這時再使用面積公式很簡單就會將三角形的面積給計算出來。因此說在探究數學教學時,我們一定要懂得開拓思維,使用數形結合這種思想來提升解答問題的效率跟速度,進而養成學生數學拓展的意識。
三、 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運用數形結合思想的具體策略
(一) 通過數形結合來方便學生更加直觀的掌握數學知識:數學這門學科本身是極為無聊和乏味的,其中應用題最為學生頭痛,一旦題目中假設的條件過于復雜,學生幾乎都無法理解題目的意思。而通過數形結合這種思想,學生可將抽象問題轉變成圖形問題,方便學生直觀地對數量關系進行判斷,把復雜的數量關系轉變得更加形象和具體。將數形結合這種思想應用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利于學生迅速尋找到解題方式,所以說,培養學生這種數形結合思想意識,可有效提升課堂中的教學效果。
(二) 通過數形結合思想來協助學生理解各個公式:在以前學習公式的教學中,學生經常都是通過死記硬背的形式來學習和記住數學公式,一旦碰到有變化的習題,學生就會感到手足無措。所以,在教授公式時,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對公式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比如教師在教授正方形周長這個公式的時候,可通過圖形的方式來講解。求正方形周長一共有三種方式:一是(邊長+邊長)×2,二是邊長×4,三是邊長+邊長+邊長+邊長。其中第一種跟最后一種是學生容易掌握的,而第二種應用的不是很多,盡管學生知道通過該公式可求出正方形的周長,但在實際中的應用情況卻不是十分的理想,這時,教師就可通過小木棒來協助解答。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十分重要,它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一直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平時的課堂中教師一定要盡可能地將數形結合思想引入其中,進而把數形結合的功效給發揮出來,指導學生更加直觀地對數學知識有一個了解,為他們今后運用得更加靈活方便,進而提升學生解答數學知識的能力,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跟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朱從輝.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J].數學教學通訊,2017(22):55-56.
[2] 顏珍.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5):242.
[3] 周國建.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探究[J].江西教育,2016(36):63-64.
作者簡介:
鄭玲華,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市大田縣城關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