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與綜合能力有著重要的教學意義。但是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取得的教學效果并不顯著,許多教師開始嘗試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更好地建立文章與知識的邏輯聯系,從而引導學生借助這樣的聯系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同時,全新的教學方法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指導理念,能夠讓整個教學模式迸發新的活力,以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一、 思維導圖的運用優勢
(一) 提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學生對文本不夠理解。通過教學研究,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對閱讀文本進行深入分析,將文章內容用簡單的圖形呈現出來,從而提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同時,基于語法教學與詞匯教學的目標,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對文章中的重要信息進行深入分析,讓學生找到這些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系,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且從初中生的學習特點來看,對于詞匯量較大的文章或者句型結構復雜的文章,學生會表現得比較被動,難以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而思維導圖則最大可能地將文章內容與重要信息進行精簡,例如在《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的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完成2c的思維導圖,學生看到的就是一篇濃縮的文章,他們就會從心理上克服閱讀障礙,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學習。
(二) 促進學生在閱讀中形成創新性思維
基于創新教學的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在以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是充當著主導者的身份,對學生灌輸文章的內容與知識,并沒有有效鍛煉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思維導圖的運用直接為英語閱讀教學融入新的教學思路,讓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迸發新的活力,從根本上改善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實現創新教學創造有利條件。在《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 》的教學中,通過思維導圖,羅列出珠穆朗瑪峰的險峻對于登山者的艱難,再列舉出在這種重重困難面前,人類取得的成就。引導學生去思考“人定勝天”嗎?那海嘯、地震我們又該作何解釋?使學生認識到,人類在珠穆朗瑪峰所取得的成就,只能表明人類有時候比自然界的力量更強大。
(三) 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實現全面發展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與綜合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只是引導學生讀懂文本表達的含義,識記幾個生詞,了解幾個句型,并沒有讓學生取得實質性的進步。而應用思維導圖,學生能夠真正實現全面發展。例如在新目標初中英語八年級下第三單元的精讀文章2b的教學中,本單元的主要話題就是談論家務瑣事。在正式閱讀前我設計了兩個問題:(1)Do you often do chores at home? (2)Do you think kids should help out with chores at home? And why or why not? 課前討論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出問題激發學生閱讀欲望,另一方面,對閱讀內容做到提前預測。問題的設置自然地引出兩種不同的觀點,即同意孩子們應該在家做家務(agree)和反對孩子們在家做家務(disagree)。提前讓學生進入主動思考的狀態,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有助于促進學生取得全面發展。
二、 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 在課前預習階段的結構梳理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能夠對文章的結構進行梳理,為后期有效教學創造有利條件。比如,在《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3a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章來了解世界最高峰的相關信息。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對文章的結構進行梳理。學生通過簡單的閱讀了解文章的主要脈絡,從而借助思維導圖對山峰的相關知識進行結構梳理,形成主要的三個模塊。1. facts and dangers 2. achievements of climbers 3. spirit of climbers這樣一來,文章的大體結構變得簡單鮮明,學生可以輕松地來深入分析其中的細節問題。接著,深入下一步學習任務,主要將其中的有效信息與知識模塊連接起來。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復雜的文章用簡單的符號來表示,文章更加清晰明了,既為后期學習做好了準備,也更好地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在課前預習階段梳理結構,為學生后期有效學習奠定重要基礎。
(二) 在課堂教學階段細節強化
對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在課堂教學階段主要對文章的細節進行分析,讓學生掌握重要的細節知識點。利用思維導圖,能夠更好地做好細節強化工作,提升教學效率。在《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Section A 3a的教學中,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難以將知識點與實際文章結合起來,取得的學習效果非常有限。而利用思維導圖羅列出what can and cant the monkey king do?則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在課堂教學階段強化細節講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 在課后復習階段的加強鞏固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完成有效復習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任務。借助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的鞏固,提升復習效果。在沒有運用思維導圖之前,學生如果要對文章進行有效復習,需要對文章進行再次閱讀,會花費大量的復習時間,甚至還很難取得理想的復習效果。而在運用思維導圖之后,復雜的文章能夠用精簡的圖形進行表示,學生復習起來不再需要重復性閱讀,只需要對思維導圖進行再次思考與觀察,就能夠達到理想的復習效果。還是以《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3a的學習為例,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只要瀏覽思維導圖就可以對山峰的相關信息進行再一次回顧。同時,思維導圖建立起了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系,幫助學生把握知識點之間的脈絡,進而在后期更好地對知識形成有效掌握,提升復習效果。
(四) 在課外閱讀活動中的有效運用
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與閱讀能力,不僅僅局限于課堂閱讀活動,也需要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來擴展知識視野。然而課外閱讀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量,如果對任何一篇文章都進行精讀,會花費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可以說是得不償失。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有效運用思維導圖,簡單地了解文章的主要概況,既提升了個人的閱讀效果,又節約了大量的學習時間。而且,這樣的閱讀方式更加輕松方便,既克服了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難點問題,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五) 在知識記憶中的有效運用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綜合性的教學環節,除了要讓學生從文本當中了解文章寫作手法,也要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為學生的有效學習積累知識。利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對這些知識進行有效記憶。就以《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2b為例,學生按照以往的記憶方式很難對這些有效信息實現牢固記憶,取得的學習效果非常有限。而在運用思維導圖之后,利用主要的知識模塊對相關知識進行概括,學生只要記住Who is Sarah? Where is she from? What is country music? What is sarahs dream?這一條線路,就能夠對這些知識進行有效記憶。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突破了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窘境,能夠幫助教師獲取理想的教學效果,實現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與綜合能力的教學目標。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初中英語教師認識到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并且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進行深入研究,從而探索科學的運用策略,讓思維導圖更好地服務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1] 洪蕾.微課在英語課堂上的應用研究——以8B Section B Unit 8 Country Music為例[J].知識經濟,2016(14).
[2] 王夏夏.利用“微課”來促進初中英語“翻轉式課堂教學”實施的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11).
作者簡介:
陳萍,安徽省寧國市,安徽省寧國市城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