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愛芳
摘 要:影視作品的播出激發了觀眾想去拍攝地感受影視劇里情境的想法,由此產生了影視旅游。主要闡述影視旅游的概念、特點、國內外發展現狀等,并以武隆景區為例,分析該景區影視旅游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以期能促進影視旅游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影視旅游;武隆風景區;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8)18-0165-02
一、影視旅游概述
1.影視旅游的概念。影視旅游是指以影視制作過程和一切與影視相關的事物為吸引物的一種旅游活動[1]。從旅游供給的角度,是指旅游目的地的經營者借助影視作品進行宣傳推廣,從而產生的既能夠滿足觀眾旅游需求又能夠獲得經濟利益的新旅游產品類型[2]。從旅游者的角度,是指通過對電影和電視的拍攝場景的欣賞,從中得到滿足。影視與旅游的結合是現代時尚相碰撞的產物,是一種深度旅游[3],影視旅游可以給人帶來輕松愉悅的感覺。
2.影視旅游的特性。影視旅游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影視旅游是體現影視特色的主題旅游之一;第二,影視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是優秀影視作品,其既可提升旅游拍攝地的知名度,又增加了人文氣息擴充了旅游資源范圍;第三,影視是一種時空結合藝術,游客進入到影視劇中的情境,能夠體驗到不同時空的斷裂感,從而得到精神層面的享受;第四,影視旅游具有旅游、探索和參與三種模式;第五,影視與旅游合作共贏;第六,影視旅游的實時發展。影視作品的宣傳范圍廣,但更替速度快,所以影視旅游要及時推陳出新。
3.影視旅游國內外發展現狀。國外影視旅游產生于1963年,其標志是好萊塢影城的出現[4],截至2004年,美國、日本和西班牙共建成5個環球影城主題公園。我國建造的第一個影視基地——無錫影視城,標志著影視旅游正式開始,也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和旅游業的發展。然后,各地紛紛創建起了影視城,例如無錫三國城、唐城、浙江橫店、廣東中山等。目前國內已建成的大型影視城有110多個,還有30多個正在建設中;小型影視城數量上千,遍布全國各地。但并不是每個影視城都發展得很好,當前80%都處于虧損狀態,15%處于持平狀態,僅5%是盈利的[5]。另外,隨著我國影視事業的發展,政府部門也為影視文化旅游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影視旅游將成為新的旅游增長點。
二、武隆風景區影視旅游發展現狀
1.武隆風景區簡介。重慶武隆風景區,位于重慶東南,地處大婁山與武陵山的交錯地帶,發育了豐富的溶洞、天坑、峽谷等地質奇觀,集雄、奇、險、峻等特色于一身,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區、世界自然遺產地,主要有天生三橋景區(天坑)、仙女山景區、芙蓉江、龍水峽地縫等。其中,天生三橋景區宏偉壯觀,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橋群,堪稱世界級的地質奇觀;仙女山景區被稱為“南國第一牧場”;芙蓉江景區,有最著名的天下第一洞——芙蓉洞,享譽中外。其次,武隆還擁有紅色文化、宗教文化、圖騰文化、烏江文化等豐富的人文資源。
2.武隆風景區影視旅游發展現狀。武隆風景區第一次展現在觀眾眼前是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先后接待過CCTV《北緯30°》、韓國KBS電視臺《走近世界》、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2》、電影《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筆仙驚魂3》、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的拍攝。現武隆景區已成為國內外著名的影視基地。隨著在武隆景區取景的影視作品的熱播,大批的游客都來武隆參觀游覽。2000年接待游客37.53萬人次,旅游收入1 604.99萬元;2015年接待游客2 100萬人次,旅游收入1 150 000萬元;極大地促進了武隆的經濟發展。政府部門重視武隆影視旅游的發展,進行了規劃并延伸影視旅游產業鏈。武隆旅游業的發展也給當地居民增加了許多機會,工藝品商店、旅店、農家菜餐廳等紛紛出現,既增加了他們的收入,又為游客服務緩解了景區的接待壓力。
三、我國影視旅游發展的主要問題
1.旅游產品單一,文化內涵不夠。武隆風景區旅游產品單一,幾乎都是展現當地自然景觀,除了篝火晚會、吃烤全羊等沒有其他體驗式的活動。我國的其他影視城大多也是以游覽為主,只有影視劇的宣傳照片或簡單視頻,這樣很難滿足旅游者挖掘影視故事的心理;且影視劇中的場景拍攝后經過技術處理了的,畫面很美,但實地觀賞則很一般,因此很難吸引游客。另外,當前影視旅游目的地沒有深度挖掘其文化內涵,一旦影視作品被遺忘,對游客就沒有吸引力了。武隆景區人文資源也很豐富,而這些原生態的文化,沒有深度開發。
2.景區管理不善,環境問題突出。一些以自然風景為主的影視旅游地,由于影視劇拍攝需要修建一些場景,如建筑、庭院、道路等,這樣的建筑本身就影響自然風光的和諧;再加上建設時造成了植被、土壤等生態環境的破壞;影視城在拍攝期間還會產生垃圾,嚴重影響環境。如香格里拉在拍攝完《無極》后,杜鵑花海都被生活垃圾覆蓋。另外,影視旅游目的地旅游人數增多,環境承載能力日益飽和,環境破壞也隨之增加。
3.投資經營不當,缺乏行業管理。我國影視旅游還處于起步階段,各方面法律法規及管理模式都不太完善,沒有得到社會及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對影視城的投資缺乏行業管理,建設沒有規劃。由于我國第一個影視城獲得投資成功以后,其他投資商也盲目跟風,數量不斷增加,但由于沒有正確定位、缺乏特色,大部分都處于虧損狀態。
4.忽視時間效應,營銷宣傳不力。很多影視旅游地宣傳促銷方式單一,只靠影視來宣傳。但由于影視作品熱播時會吸引大批游客,促進拍攝地經濟發展,也給環境增加了壓力;熱播之后,拍攝地會漸漸失去旅游者的關注,又造成經濟下滑、資源閑置等問題。很多投資者沒有考慮到影視作品的時效性給客流帶來的這種變化,宣傳方式單一、落后,從而造成了虧損。
四、我國影視旅游可持續發展對策
1.挖掘文化內涵,開發體驗產品。武隆風景區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如圖騰文化、烏江文化、紅色文化、宗教文化等。武隆風景區要深入挖掘、開發這些文化資源,形成新的旅游特色。如與紅色相關的拍攝點,就可以讓游客扮演八路軍現場演戲,重溫革命路程。影視主題公園一般都在自然風光怡人、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在計劃建園的時候,就要充分做好各項資源考察;還要結合旅游者的需求,開發旅游者喜歡的體驗式項目;在場景技術上要不斷更新,注重游客的參與和身臨其境的感覺。如美國的好萊塢影城,能再現地震、山洪暴發、海盜表演等場景,讓游客身臨其境地去體驗電影中的景象。我國很多影視城里有古代的場景,影城居民可以模仿古代的服飾,裝扮一番成為其中一員。還可根據熱播的影視劇,推出相關聯的游戲、話劇等項目吸引游客,甚至可以招募游客參與演出互動。總之,深度挖掘文化內涵,開發互動性、體驗性的旅游產品,才能使影視旅游持續發展。
2.保護資源環境,加強景區管理。針對攝制組或大批游客進入景區造成的環境破壞,景區首先要控制好合理的游客人數,其次要加強建設景區內部的環衛設施,如垃圾桶、衛生間、座椅等。同時,通過環境宣傳標語、導游、景區工作人員等提醒游客注意保護環境,并適時調控,增加清潔人員,隨時清理,保證景區的環境質量。對在景區內建設相關工程,景區和政府部門要聯合起來進行監管,對這些工程進行嚴格審批,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和獨特風景不被破壞。另外,政府環境管理部門也應該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定期對景區進行檢查,同時也要適時給游客普及環境保護知識,提高游客素質,從而減輕景區環境壓力。
3.開發相關產品,完善行業管理。“后電影產品”是指影視作品除票房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影視劇中人物造型工藝品、影視劇版權、拍攝地變成旅游景點之后的收益等。例如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熱播后,女主角的造型就被做成了各種工藝品,銷量很大。旅游影視城也可以借鑒這些經驗,制作、銷售各種影視劇中人物小商品等。影視旅游的發展需要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嚴格對影視城項目的審批;以市場為導向,做好統籌規劃,為影視旅游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影視城的投資者也需要深入了解行業發展現狀,尋找新穎的主題,不斷增加游客吸引力,長足發展才能獲得利益回報。其次,政府部門還應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規范行業規則,有效管理商戶經營行為,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切實保護游客的利益不受到損害,這樣既有利于行業管理,也有助于提升景區形象。
4.注重影視時效,進行營銷宣傳。對于影視旅游地的營銷宣傳也要結合影視時效性的特點來展開。根據影視作品的發展周期,可得出拍攝地的旅游發展周期,游客隨影視作品火熱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降低而減少,但游客數量變化滯后于影視作品的變化。在熱播時及時宣傳,熱播之后持續宣傳,并在技術方面進行加強。諸如:影視城應把握好影視劇熱播的時機,舉辦各種優惠活動,如門票打折、各種優惠券、年卡等;通過報紙、期刊、電視、各大旅游網站等各種媒介進行宣傳推廣;還可舉辦像“某某影視節”這樣的活動,以及在“教師節”“母親節”等特殊節日,結合景區拍攝的影視開展一系列主題活動。如武隆景區在“母親節”可以開展“媽媽快來”的活動,與《爸爸在哪兒》呼應,肯定大受歡迎。所以,景區必須多途徑宣傳推廣,才能保證影視旅游地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蘭田,譚璐,曹柳.我國影視旅游開發策略研究——基于橫店影視城與好萊塢環球影城的比較[J].市場觀察,2015,(Z1):297-298.
[2] 胡丹.影視旅游發展研究——基于文化創意的視角[D].揚州:揚州大學,2009.
[3] 張紅喜.基于Pro-Poor Tourism戰略的景泰縣影視旅游開發[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1.
[4] 張勇.我國影視城旅游發展的實證研究——以無錫影視基地、橫店影視城為例[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0,(1):55-58.
[5] 汪琦.我國影視基地發展運營現狀對日照建設影視基地的啟示[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