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傳蕾 戚迪明
摘 要:推進返鄉農民工創業是我國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新選擇,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在梳理近幾年我國返鄉農民工創業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返鄉創業政策的內容體系、返鄉創業政策的問題與不足、返鄉創業政策支持效應等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歸納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對該領域的未來研究重點與方向進行展望。
關鍵詞:返鄉農民工;創業;政策支持
中圖分類號:F32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8)18-0167-02
引言
農民工是我國轉型期出現的一個龐大的特殊社會群體,以往的研究表明,2000年以前農民工流動基本是外出“打工型”的“單向流動”,自2005年前后,部分在外打工的農民工開始返鄉創業。在我國城鎮就業總量和結構性壓力都比較大的現實背景下,鼓勵有能力、有條件的農民工返鄉創業,通過創業帶動就業成為一個重要的現實選擇。基于此,各級政府紛紛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來推進返鄉農民工創業。國內許多學者也圍繞“什么內容的扶持政策”“現有扶持政策的問題與不足”“扶持政策對返鄉者創業意愿、行為的影響”等層面展開了研究,但卻少有學者對農民工返鄉創業這方面的研究進行系統評述。因此,本文對國內近幾年關于政策支持與返鄉農民工創業的相關研究文獻進行整理,評析當前研究進展,以期為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礎。
一、返鄉創業支持政策內容的研究
給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什么內容的政策支持是學者較多關注的領域,集合現有研究來看,支持政策的內容主要包括金融政策、產業政策、財稅政策和培訓等。我國有些地區金融激勵性政策現狀是放寬返鄉創業的貸款條件,貸款貼息制度、拓寬直接融資渠道,豐富抵押擔保方式,放寬返鄉創業的貸款條件與貸款貼息制度等(黃邁,2016)。產業政策主要是支持創業園區的建設,用地優惠,促進產業轉移,推動輸出地產業升級等(朱紅根、陳昭玖、張月水,2011;黃邁,2016;劉小春、李嬋、朱紅根,2011)。土地政策尤其是農村土地政策對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具有重要影響(夏鋒,2016)。返鄉農民工創業可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以稅收減免、財政補貼、信貸擔保等政策帶動返鄉農民工創業(劉小春、李嬋、朱紅根,2011)。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對農民工返鄉創業支持大多體現在培訓和勞務輸出方面,缺乏對創業方面的支持和優惠(黃邁,2016)。據調查顯示,返鄉農民工對創業培訓扶持政策供給狀況,包括創業培訓配套基礎設施、創業培訓補貼、創業培訓咨詢等優惠政策的評價對總體創業培訓扶持政策滿意度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方鳴、詹寒飛,2016)。
二、支持政策存在的問題與優化研究
關于現有返鄉農民工創業支持政策所存在的不足,主要從四個方面來加以綜述。在金融政策方面,資金是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基本要素(夏鋒,2016)。然而相關學者認為,目前國內有關返鄉農民工創業在金融方面,資金短缺、融資難、抵押擔保困難、政府與金融機構之間的聯動機構不夠完善成為普遍的難題。返鄉農民工的資產抵押能力較低,以及受歷史信用不高的限制,很難獲得當地金融機構的支持,得不到相應的資金便阻礙了他們的創業積極性和成功率(黃邁,2016;夏鋒,2016;丁孟春、李泓欣,2016)。在產業政策方面,農民工返鄉創業產業政策缺乏長期、系統性政策配套,政府相關部門缺乏監督考核機制(黃邁,2016)。而劉小春(2011)等學者的調查顯示,“創業環境不好”在返鄉農民工所反映的面臨的創業困難中位居第三。其次,“用地難”“用工難”“融資難”等“三難”問題阻礙產業轉移。農村公共品供給不足,制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黃邁,2016)。最后,在培訓政策方面,第一,培訓針對性較差。由于返鄉農民工的數量較多,他們對于培訓的需求也大,對他們的培訓需求進行分析則會發現現有的資源、培訓師資力量不足難以支持所有人的需求(黃邁,2016;劉小春、李嬋、朱紅根,2011;方鳴、詹寒飛,2016)。第二,培訓效果評價缺位,后續服務乏力,進行培訓后的一個重要工作便是對培訓結果進行評價,由于農民工數量多,個人素質不同,很難將他們的培訓結果、效果、可以運用的程度進行評價,從而造成資源浪費(黃邁,2016)。
三、政策支持對返鄉農民工創業影響的研究
國內學者的多數研究表明,政策支持對返鄉農民工的創業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政策支持力度越大,支持政策落實的越好,農民工返鄉創業意愿就越強(朱紅根、翁貞林、陳昭玖,2011)。王玉帥(2013)等學者認為,培訓支持政策的落實,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財稅政策的執行,以及金融體系的建立等,每個環節都會對返鄉農民工的創業過程產生影響。財稅支持政策的落實以及土地承包權的長期穩定,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王佳寧,2016)。基礎設施滿意度對返鄉農民工創業具有顯著的正影響,返鄉農民工對當前的創業扶持政策執行效果越滿意,越傾向于選擇創業(童星、孫思,2016)。除此之外,自身素質,對待風險的態度,家庭收入等因素也會對返鄉農民工的創業具有影響,自身素質越高,技能越強,對待風險的態度越平靜,都會促進創業意愿的產生。
四、創業支持政策體系優化的研究
針對返鄉農民工創業所面臨的各種難題,國內相關學者對不同方面的支持政策做了不同的研究。首先,政府應當充分利用資金對返鄉農民工創業進行金融支持,改善金融信貸服務,突破創業資金瓶頸,完善相關信貸發展,努力解決返鄉農民工創業抵押擔保的難題(黃邁,2016;檀學文,2016;丁孟春、李泓欣,2016)。其次,返鄉農民工所在地政府應當加強對創業園區等配套基礎設施的發展,加強集體用地的建設,完善經營環境(黃邁,2016)。再次,通過進行培訓需求分析,掌握返鄉創業農民工的需求,進而可以充分利用培訓資源,完善創業培訓機制,提高創業培訓的針對性,開展創業教育,提升培訓資源利用率;加強建設培訓效果評估系統,對進行過相關培訓的返鄉創業農民工的培訓效果、實際能力、培訓內容的利用效果進行系統評價并加以反饋,完善農民工創業培訓體系,提升專業相關技能和實際能力,爭取做到免費培訓,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黃邁,2016)。最后,加大稅收支持力度,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企業實施稅收優惠減免政策,返鄉創業農民工享受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進行財稅扶持,努力使財稅支持政策對返鄉農民工創業起到促進作用,同時簡化工商登記手續(黃邁,2016;朱紅根、陳昭玖、張月水,2011)。
五、評述與展望
1.簡要評述。縱觀現有研究成果,一方面,政策支持對返鄉農民創業的影響研究已日益受到理論與政策界的關注和重視,這必將為創業政策更好地支持返鄉農民工他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另一方面,現有研究總體來說處于起步階段,亟待進行深入研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研究方法上,需要更多的實證研究來驗證創業支持政策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影響;第二,在研究對象的特殊性上,當前對創業政策對創業影響的研究更多是基于一般創業者而言,返鄉農民工創業者群體的特殊性體現不足。
2.研究展望。根據現有文獻以及返鄉農民工創業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以下幾個方面有待深入開展研究:(1)不同創業政策的支持效應。現有研究對創業政策支持效應的考察多基于是否獲得支持政策或者獲得支持政策的項數對創業績效的影響,而鮮有具體分項創業政策對創業影響的效應分析,實際上對于政策制定者來講,除了了解創業政策整體的支持效應外,更需厘清具體的分項創業政策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績效的影響及其差異。(2)政策支持對創業績效地區差異性的研究。現有研究多數忽略了地區差異性,使得部分的研究結果果具有趨同性。但實際上,我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以及經濟結構的差異,使得返鄉農民工創業特征呈現明顯差異,同樣會使得相同的創業政策出現不同的支持效應。
3.創業政策供需匹配的研究。現實中,不同創業者以及處于不同創業階段的創業者對于創業支持政策的需求存在優先序等差異,而現有研究更多從供給層面研究政策支持對創業的影響,很少從創業者自身需求的視角研究創業政策的供給以及創業政策的支持效應。
參考文獻:
[1] 童星,孫思.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影響因素分析——以江蘇省鹽城市為例[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16,(5):79-86.
[2] 方鳴,詹寒飛.返鄉農民工對創業培訓政策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J].財貿研究,2016,(6):54-59.
[3] 黃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政策匹配[J].改革,2016,(10):73-83.
[4] 丁孟春,李泓欣.吉林省返鄉農民工創業現狀分析與政策建議[J].工業技術經濟,2009,(12):47-48.
[5] 王佳寧.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政策匹配[J].改革,2016,(8):18-31.
[6] 胡俊波.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績效評估體系:構建與應用[J].社會科學研究,2014,(5):79-85.
[7] 劉小春,李嬋,朱紅根.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評價及其完善—— 基于江西省 1 145個返鄉農民工調查數據[J].農村經濟,2011,(6):101-104.
[8] 王玉帥,吳超.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理論框架構建及支持體系[J].企業經濟,2013,(9):150-155.
[9] 朱紅根,陳昭玖,張月水.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J].商業研究,2011,(2):143-148.
[10] 史桂芬,劉歡,陳昕.以財稅政策助推農民工返鄉創業[J].稅務研究,2015,(10):120-121.
[11] 朱紅根,翁貞林,陳昭玖.政策支持對農民工返鄉創業影響的實證分析——基于江西調查數據[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9-27.
[12] 檀學文.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形式發展[J].改革,2016,(11):8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