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銘
摘要:封開麒麟李是當地重要的經濟水果品種,2017年在封開縣種植面積達2.57萬畝。本文淺談了麒麟李當前發展遇到的問題,為保障果農持續增收,針對麒麟李提質增效面臨的問題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封開麒麟李:提質增效:對策建議
封開麒麟李屬三華李中的紅肉雞麻李,1973年引種至今已有40多年歷史,其外觀粉紅,具有“果大核小、清甜脆口”等特點,深受縣內外群眾喜愛,是眾多李品種中的一個優秀品種[1]。近年來,由于管理不善和受柑桔小實蠅嚴重為害,導致了產量下降、品質不佳,造成了生產效益低下。為解決麒麟李發展遇到的瓶頸問題,實現封開麒麟李健康可持續發展,分析麒麟李提質增效面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封開麒麟李發展現狀
麒麟李是1973年從廣東省翁源縣三華鄉引種到封開縣漁澇鎮麒麟山腳,當時面積約70多畝。多年來,隨著當地政府重視地方名優水果生產和當地科研人員對三華李品種的不斷提純復壯和優化培育,形成了具有獨特品質的漁澇麒麟山三華李,并于2001年由麒麟山水果公司成功注冊“麒麟李”品牌。隨著麒麟李知名度的提高,縣內外都掀起了種植熱潮,甚至廣西蒼梧、滕縣都有果農到封開購買麒麟李果苗種植。2017年,單麒麟李一個品種,在封開縣種植面積就達2.57萬畝,產量達1.115萬噸,麒麟李成為當地重要的特色水果之一。
2 封開麒麟李提質增效面臨的問題
2.1 管理粗放
果農對麒麟李管理較為粗放,標準化管理意識不強。盡管科研部門多年來都十分注重標準化生產管理體系建設,推廣應用新技術,但從整體果業生產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態勢來看,仍然是標準化程度不高,技術水平較低,無公害生產技術的覆蓋率較低,特別是以千家萬戶家庭生產經營為主的果農,標準化管理意識不強。
2.2 受小實蠅為害嚴重
近幾年,柑桔黃龍病在兩廣地區大勢蔓延,封開也深受黃龍病困擾,柑桔種植面積從2011年的22.12萬畝減少到2017年的11.66萬畝。從利的一方面來說,柑桔黃龍病促進了作為重災區換種品種的麒麟李的種植,擴大了麒麟李的種植面積。然而從弊的一方面來說,柑桔小實蠅南于柑桔樹的死亡或者換種別的品種,出現了食源不足,轉而加大對麒麟李、番石榴、楊桃等的為害。麒麟李首當其沖,成為小實蠅的主要為害對象之一。特別是2016年,由于柑桔小實蠅為害加上天氣惡劣,麒麟李不僅品質不佳還大幅落果,減產21.3%,嚴重影響了果農的收入。直到今年,在當地農業部門的努力下,麒麟李才重新迎來了豐收。
2.3 樹體普遍老化
由于果農管理水平不高,整形修剪意識不強,大部分麒麟李樹形混亂,十幾二十年的老樹老枝隨處可見,尤其是遇上多風的年份,樹體普遍發生斷枝情況,嚴重影響了麒麟李的產量和品質。
3 封開麒麟李提質增效的對策建議
3.1 實行標準化生產管理
按標準化生產管理規程實行生產,以配方施肥為重點。以麒麟山一帶為重點對象,推廣標準化管理,統一施肥噴藥時間段、統一用藥。配方施肥主要抓好四個時期:一是催花肥,于1月中旬結合全同深耕施下,以復合肥為主:二是壯果肥,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施下,以磷鉀肥為主:三是果后肥,在采果后即施(7月中旬左右).以尿素和復合肥為主;四是冬肥,于11、12月結合深翻斷根分層施人,以有機肥為主[2]。
3.2 注重病蟲害綜合防治
以防治柑桔小實蠅為重點,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以噴殺、誘殺配合蓋防蟲網[3]全方位防治相結合。蓋防蟲網為近年采用的新方法,已有在柑橘栽培中的應用研究,研究證明蓋網對小實蠅等蟲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使用方法要科學。蓋網前必須對土壤進行殺蟲殺菌,蓋網時產生的枯枝落葉、落果要及時清除,同時土壤要適時深耕,合理施肥,保證肥效。
3.3 科學實施修枝整形
良好的樹形有利于樹體的通風透光和病蟲害的防治,科學的修枝整形能有效提升果實的品質[4]。對于十幾年以上生產能力下降、樹形不佳的麒麟李衰老樹,可以通過重度回縮,縮到3~5年部位,疏除細弱枝、多留預備枝,同時結合疏放的方式去老留新,重新培養形成疏散分散形或白然開心形等樹形。
參考文獻:
[1]歐麗萍,全乃華,蘇俊朝,黃文培,歐景汕.麒麟李優質豐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7,(第13期).
[2]呂朝龍.分析信宜三華李病蟲害特點及綜合防治方法[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7,(第6期).
[3]張小風,郭雁君,郭而英,蔣惠,周希琴,胡亞平,吉前華.防蟲網技術在柑橘栽培中的應用[J].中圈同藝文摘,2018,(第2期).
[4]何忠望,邱粵平.三華李優質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17,(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