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萬銳 哈能娟
【內容摘要】如何評價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效果是教師培訓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但目前的教師專業能力提升評價存在著諸多問題,這制約了教師培訓工作的進步。本文分析了語文教師專業能力內涵,并據此提出了具體的評價方法,以此來完善相關體系。
【關鍵詞】高中語文 專業能力 評價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開始注重教育問題。我國也早就提出了要“科教興國”。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教師的專業能力極大的影響了語文教學的質量。我國發展至今天,已經進行過八次教育改革,堅持強調提升學科的教育專業水準等標準,要求各科教師應該不斷的學習,提升專業能力。
一、語文教師專業能力的內涵
語文教師的專業能力主要是指語文學科的教師能夠在一定的教學環境和規定的教學時間內,通過自身的教學技能、經驗和知識等,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教師對解讀理解教材的能力。這是語文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要想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理解等能力,首先需要教師能夠深入的理解教材,然后才能展開其中的精華知識。鑒于語文教材的特殊性,教師可以靈活的編排教材文章的順序,以一個合適的順序最大的發揮出教材的作用。第二是引導示范能力,語文學科的基本功就是聽說讀寫,這是教師教學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的專業能力。聽不僅僅是傾聽學生,還要對聽到的內容進行理解和評價。指正學生表達不準確的地方,注意學生表達的層次和條理。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首先要對學生起到示范作用,自己表達要有層次和條理,語言簡潔生動。讀是教師除了要善于閱讀以外,還要能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和習慣。寫是教師需要能梳理基礎知識的板書能力。三是創設恰當的情景的能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四是組織教學能力。傳統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應該成為過去式,教師可以在可管理的范圍內適當的進行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等,引導學生積極的探究學習。五是反饋能力。教師需要根據反饋心機及時的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調整,一方面是對自己課堂教學進行一個正確的評價,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其學習的效率。
二、提升高中語文教師能力的對策
針對現在高中語文教師發展的主要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從高中語文學科教育的責任感、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構建高中語文自修的方法三個方面進行改善。
1.培養高中語文學科教育的責任感
培養高中語文學科教育的責任感是提升高中語文教師的基礎。責任感是高中語文教師展開教學工作的必要條件。語文是非常重要交際工具也是組成人類文化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高中語文的學習,學生會產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文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將母語教育作為自己最重要的責任,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和優秀的精神品格。
2.提升課堂的效率
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水平是為了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的優秀語文課堂。同時,高效的語文課堂又可以促進教師獲得正確的方向和目標,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水平。
提升課堂效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是教師在上課之前的設計的預設案需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預設案主要是為了幫助教師在實際上課時對課堂的控制能力,但是高中語文學科的預設案不需要將所有的細節都事先完全確定好,具備一定的針對性即可。在有限的時間選取具有針對性,能體現出教學目標的點進行教學才是高效的教學。第二是鑒于語文學科本身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帶領學生追求科學真、藝術美。語文學科的教學不再是從前的學習文章,而是學習文學和文化,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內涵,不同文體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就需要不同的教學方式。三是教學需要具備科學性。題海戰術屬于是低效的訓練模式,教師需要精心選擇用來訓練的內容,堅持簡而精的原則,對學生語文能力進行訓練。
3.構建高中語文教師自修的渠道
第一,積極了解同行教師的研究成果,從別人的經驗和優秀案例中總結出經驗,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第二,對語文學科的教育學經典和文學經典多加研讀,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另一方面可以從經典之中汲取教育理念,這樣才能對語文教學活動有更深的領悟和把握。第三,堅持教學反思,不斷的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再度審視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總結出成功教學活動的經驗,以及不足之處,日后加以改正和注意,才能不斷的發展自己。第四,在前面的基礎上完成教學論著,將自己的經驗和觀點形成文字,這個過程也是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一個過程。
結束語
高中語文教師的專業能力水平極大的影響了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出現問題的原因首先是教師自己本身不夠重視,其次是學校教學壓力主要放在了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了對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要求。本文針對這些因素提出一些提升高中語文教師專業能力水平的方法,以供一線高中語文教師參考。
【參考文獻】
[1] 陳玉秋 主編.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 秦訓剛.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甘肅省古浪縣第五中學;甘肅省古浪縣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