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曉芬
班級是學校最基本的群體和“細胞”,班級集體是學生成長的搖籃,是學生成材的階梯。班級環境可以影響學生一生,班級集體建設是班主任工作成敗的重要標志。下面結合自身的工作經歷談談如何加強班集體建設:
一、加強自身修養,發揮示范作用
一個好的班主任應是令學生欽佩依賴的楷模,其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自然受到熏陶。
工作實踐中,我總是嚴格要求自己,注意加強自身修養,完善自我形象。如: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出滿勤,我自己就從不遲到、早退,有病也堅持上班,從未丟過一節課;要求學生增強衛生意識,不隨意丟棄廢物,我就首先做出表率:即使講課用的粉筆頭兒都裝在備用盒中,而不隨處丟棄;要求學生有集體意識,熱愛班級,我就走在學生前面,我自己掏“腰包”購買物品,把教室當成自己家一樣去布置,讓他們感到家庭的溫暖。清潔、優雅、寧靜的班級環境,折射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學生,同學們也自覺地為班級獻愛心——有的從家中拿來肥皂,有的用零花錢為班級購買了毛巾等日用品,很多同學拿來了自己的藏書,為班級建了“圖書角”。
學生是班主任的影子,班集體好比一面鏡子——能夠反射出班主任的工作。每名學生猶如一個傳媒體、評論家,他們純真的心將透視出班主任的美丑;每個學生的背后又如一個觀察站,他們有上百雙眼睛在觀察你、上百張嘴在評論你。作為班主任應將心潤心,以愛播愛。班級郭君同學家庭貧困,說話有輕微的口吃,平時表現很自卑。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我從點滴小事去關心他——如買學習用品、交雜費等方面,讓他從中感悟到班主任的關愛,漸漸地使他增強了信心,克服了自卑感,并與同學們友好相處,其他同學在此影響下也主動幫助他,關心他。
班級孫君、衛君兩名同學的家長很不支持子女讀書,這兩名學生曾一度輟學,我就多次家訪,了解其家庭情況,耐心做家長思想工作,并主動掏出工資為這兩名學生交雜費。誠心感動家長,孫君、衛君同學重返校園后學習積極性非常高,班級的各項活動也十分主動。
一個好的班主任既要有嚴父般的威——可敬可威、果敢剛毅;又要有慈母般的愛——可親可信、關懷備至;還要有兄長般的信——可近可效、身體力行。及時、經常的家訪是掌握學生第一手材料的最有效途徑。如有的單親家庭學生缺少父愛或母愛,表現出沉默寡言,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不關心集體榮譽,形成孤僻的性格,這類學生需要教師的特別關愛并帶動班級同學都去關心、愛護和幫助。
因生理基礎、文化基礎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學生在進入新班級以后逐漸分成差異很大的若干類型,弱者我們常稱之為“學困生”,這類學生十分需要班主任伸出友愛之手,扶他向上,助他進步,使之與其他同學一樣。
二、發揮班級干部的組織、帶動作用,努力增加班集體
的凝聚力。
1.優化班級組織管理結構:實踐證明“獨斷專行”、“家長制”、“一言堂”的班主任常常為學生所反感、討厭;明智的主任則通過挖掘班集體內部潛力,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群體,注重使班委會發出強大的能量。
2.協調好集體活動,班主任的大部分精力應投入班集體中,跟班干部一起解決問題,還要注意分工到位,各施其職,引導協調。真正使每個成員都把集體看成“自己的班級、我的班級”,人人參與管理,事事有人過問,形成“上下成線、左右成網”的管理體系。
三、建全管理制度,促進學生能力發展
必要的制度是促進教育、教學良性循環、上軌道的必要前提,是訓練學生良好習慣的有效措施,也是培養耐力、意志的重要保證。
一是確立集體目標。剛入初中的新生興趣廣泛、愛好多樣、性格多變、情緒多變、情緒迭宕;相對而言,較難管理。不過,如果幫助他們確立集體目標,增強集體觀念就會順當得多了。
二是嚴格實施個人目標管理。實施目標管理可避免盲目性,減少隨意性,從根本上改變“堵漏式”的被動教育局面。通過此法使管理達到制度化、序列化、科學化,對學生嚴格要求不遷就。
三是學生自行管理。現代教育應側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是班級的主人,讓他們管理班級會增強主人翁意識,致使他們盡可能做得最好,有利于培養爭先創優精神。我班采取的“每周班干部帶班”、“每周一名班會主持人”、“每天一名班務活動記錄人”、“每日一個值日班長”等辦法都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示才能的空間。
四、提倡團結協作精神,互勉互勵
一是揚長去短,不斷激勵。
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利用多種渠道去點燃他們理想的火花,使他們在某一方面成為佼佼者,從而受全體同學的鼓勵和尊敬。
二是取長補短,互勉互勵。古人云:寸有所長、尺有所短。長短優差是相對的,并非一成不變,而且優生并非什么都優,行行冒尖;學困生也不是樣樣都差,處處不行。同學們朝夕相處的機會多,有利于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我在安排學生座位時充分考慮到這一點,采用學生包圍學困生的辦法,促其努力,形成一個“互幫互學”的氛圍。此外,通過建立各種興趣小組,讓人人都有自己“理想”的去處,“風光”的時候,“揚名”的機會;這樣,學優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學困生然后知不足,見賢思齊。
總之,班主任率先垂范,班干部帶頭,全體同學共同努力,才會建設一個優良的班集體,才會形成濃厚的“勤奮、團結、務實、創新”的良好班風,才能實現教育目的——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海倫市向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