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關注度日益密切。新課改對教育提出了不同的理念和思想,比如“以生為本”,“建構主義”等。當今,學生的數學學習壓力不斷加重,初中數學教學如何實現高效學習迫在眉睫。本文旨在從數學活動課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活動課;高效
一、 引言
在初中教學中,數學教師要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面對許多較小學更深奧也更抽象的知識。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數學可能要比其他課程更加困難,而學生一旦在學習上感受到困難,就很容易產生反感以及害怕的心理。教師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讓學生形成更深層次的數學思維,學會用數學思維去解決一些學習問題。對此,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不斷完善數學活動課,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 當下初中數學課程的現狀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有一定局限性,其教學方式是單向的,也就是說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只是一個勁地向學生傳遞知識,以完成自己的教學計劃為主。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教師的教學過程就是課上向學生講授數學相關知識,之后讓學生完成相關作業,然后對作業進行一個講解,鞏固課上學習的知識點。這樣一個以教師為主體不斷向學生傳輸知識的教學模式就是當下很多教師應用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缺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缺乏興趣和學習熱情,同時由于缺乏交流和互動,進而使得課堂教學“一廂情愿”,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因此,提高學生興趣的數學活動課就應運而生了。數學活動課能促使學生融入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進而提升數學的教學質量。
三、 如何提升數學活動課的效果
(一) 合理選擇教學材料
對于任何一門課程而言,課堂中的教案是前提。教師要想提升活動課的質量必須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選擇合理的教學材料和教學方案。選擇恰當的教學材料關鍵在于教學難度適宜,教學材料“有趣”,能讓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例如,在初中數學課本中,為了提高教材的全面性和便于章節導讀,任何一章的最前面都會有一個章前圖以及一些文字引言。章前圖的特點就是引出該內容的重點以及重點之間的知識聯系,引言的特點就是編造一定的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分數到分式》是《分式》的第一節,教師通過這一章節的教學,讓學生主動將分數和分式進行比較和總結,在自我思考和交流中,加深對分式相關概念的理解。
(二) 充分重視合作環節
數學活動課核心在于學生通過一些活動實踐來提升數學學習興趣和加強學習。在這些活動課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合作和交流。分組交流合作學習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這一思想。教師在數學活動課中,要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做好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習互動。
在互動和交流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作用是引導和鼓勵學生,適時肯定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表現。第一步,數學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能力進行分組,在分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能力的互補,有些同學知識能力夠,但是交流能力不足,這就需要一個交流能力強的同學進行互補,讓每一個小組的綜合能力平均,這樣也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盡可能發揮自己的優勢,找到學習數學的興趣點。第二步,在對具體的問題和實驗進行合作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做到人人參與。教師更要注意觀察學生交流討論過程,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啟發。例如在九年級“點、直線、圓和圓的位置關系”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前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針對不同的位置關系,準備一些圓形的卡片以及一些直尺等工具,進行實踐操作。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一些情景,通過一道題目,在題目的分析和解答過程中,畫出相關圖形,進而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相關的概念。
(三) 實施進行德育滲透
新課標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品質,進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在數學活動課的實施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學習困難和學習困惑。教師應該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和困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敢于面對任何問題,努力解決困惑,幫助學生養成面對困難不放棄,積極有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品質。同時,多數活動課的開展都會涉及小組合作,在這個過程中,總會出現意見不合甚至沖突,教師在活動課中,應該不斷引導學生提升自己的合作能力和理解能力,學會與人溝通,學會理解和尊重。這些都是學生今后成長的必備品德。在全等三角形這一章節的學習中,學生很容易對對應邊、對應角以及全等三角形性質感到困惑。教師便可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拿出實物三角形來進行分析討論,從而發現和理解全等三角形對應角所對的邊是對應邊,兩個對應角所夾的邊是對應邊等一些性質。這樣不但能有效地解決學生在平日的學習中遺留下來的問題,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協作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人格品質。
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有機開展活動課教學,讓學生在活動課中挖掘數學的魅力和自己的能力,進而培養思想素養。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數學活動課的內容和形式,竭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健全學生的品德素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未來幸福奠基。
參考文獻:
[1]徐俊杰.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的幾點思考[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7(10):36.
[2]陳衛利.初中數學活動導學中分層練習設計的幾點思考[J].理科考試研究,2016,23(10):16-17.
作者簡介:
陳慧芳,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