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教學過程中,生物課程是對于生命科學嚴格剖析的一門課程,是讓學生對于生命的起源和意義有初步認識的過程。因此,在開展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將生物知識和日常生活有效結合在一起,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充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初中生物;核心素養;現狀;對策
一、 前言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除了關心學生的成績外,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越來越重視。提高生物教學的方法關鍵在于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當前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已經加強了相關方面的關注。但是仍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教師們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
二、 加強生物認知,提升核心素養
(一) 加強對于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生命的基本特征。例如在學習了《單細胞生物》之后,學生們會了解到草履蟲整個身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它的生命活動,也都是由這一個細胞來獨立完成,那么學生們會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從而學會尊重生命。這樣對于引導學生領悟生命活動和生物世界的博大精深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加強對于自然的珍愛和敬畏
仍以“單細胞生物”為例,讓學生們了解到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像多細胞生物一樣,都是由細胞構成,并且通過細胞來進行生命活動,比如草履蟲依靠纖毛運動,依靠表膜呼吸,依靠口溝、食物泡來取食、消化,這一個細胞相當于多細胞動物的生物體,學生們會感受到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從而更好地珍愛和敬畏大自然,使生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社會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 加強對于科技的認知和了解
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的時候,應該掌握一些科學探究方法。在感嘆生物科學發展的過程中,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問題的解決能力。由于生物學科的學習離不開實驗,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技能,這樣才能夠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 勇于擔當社會責任
在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在對于健康知識和環保知識等有所了解的基礎上,還應該對于社會有所擔當,積極承擔起他們本身所要承擔的責任。而初中生可以積極地開展社會調查,讓更多的人了解生物學知識,使生物學能夠更好地融入與服務于社會。
三、 了解生物特點,培養思維方式
(一) 體現生命性
生物科學要注重體現生命性。首先,課堂應該成為生命與生命對話交流的地方,能夠成為團結合作的平臺。其次,作為生命本身,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聯系實際,聯系生活和生產,實現學以致用。最后,在大自然中,到處都是鮮活的生物,所以,生物學的學習不能夠局限在書本和課堂中,應該延伸到實驗室和實際生活中,充分體會生物學科的生命性。
(二) 體現實踐性
生物科學的特征之一就是實驗性比較強,而實驗需要開展實踐來進行。因此,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組織學生在實驗中進行實踐練習。例如,在學習《細胞分裂》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操作實驗,讓學生對于細胞分裂的知識有更好的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會更加牢固,學習的效率會大大提升。
(三) 體現科學性
生物學科是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因此生物教學應該充分體現科學性。除了對于科學知識有一定的掌握之外,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對于科學家思考問題的方式進行研究,從而培養學生理性學習思維,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探究學習中掌握學習的方法,了解探究的艱辛歷程,分享探究成功的喜悅。例如,在學習《光合作用》一節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學習,讓學生能夠用理性的思維思考問題,掌握問題的探究方法,提高問題解決的效率。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能力,從而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四、 培養科學品質,掌握正確知識
(一) 強化對于生物學知識的掌握
想要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思想品質和精神方面的培養。還應該幫助學生夯實生物學習的基礎,使其掌握一定的生物學科知識。只有懂得自身的結構和生理,才能夠更好地開展學習和工作,更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例如,在學習《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正是存在著遺傳和變異,才能夠開展優生優育,才會有高產量的農作物。所以,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掛圖和模型等教具,對于生物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緊密聯系生活,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
(二) 培養良好的科學品質、態度和精神
學生良好科學素質的形成,與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品質和科學精神有著重要的聯系。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用一些對于人類社會有杰出貢獻的生物學家的例子,使學生能夠通過其勤奮求實的故事,培養自身頑強的精神和毅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造更多地參與探究學習的機會。這樣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都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三) 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觀念
學習生物學知識,具備正確的科學觀念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科學觀念的核心就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世界是物質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相互聯系和制約的,但是其都在有規律的發展和變化過程中。在生物學中充滿了這樣的辯證觀點。教師在講述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加強這方面的引導。生物與非生物具有統一的一面,生物進程反映出了辯證唯物主義中的一切都在運動和發展的真理。因此,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也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引導,引導學生開展探索學習,使學生能夠在開展實驗的過程中,更加有效地獲取生物知識。這樣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能力和獨立操作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這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質,使學生能夠獲取求知本領的重要手段,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邢菊芳.立足初中生物課堂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中學生物學,2018(2):36-38.
[2]王夢薇.初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培養探究[J].好家長,2018(5):36.
作者簡介:
陳燕紅,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明新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