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強化對學生道德與法治觀念教育,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具有積極重要的作用。隨著《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如何強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水平,成為廣大教師普遍關注的焦點。“運用你的經驗”是《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中設置的一個欄目,在此我們就結合“運用你的經驗”提高學生學科素養(yǎng)進行簡要的探究。
關鍵詞:運用你的經驗;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素養(yǎng)
初中思品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社會性、人文性,許多概念及原理比較抽象。因此在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往往會采用說教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下降,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嚴重制約,學生沒有參與教師組織的各種學習活動的欲望,進而限制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理念逐漸深入到了廣大教師心中,原有的初中思品學科也以全新的《道德與法治》的面貌出現在廣大師生面前,其中的內容、活動形式都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必須改變,教學方法也應當不斷創(chuàng)新,以適應當前的教育改革與社會發(fā)展。“運用你的經驗”是當前《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一個欄目,巧妙運用這一欄目,可以更好地導入新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一、 用好“運用你的經驗”,激發(fā)學生情感體驗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注重整合不同學科知識為學生的思想道德發(fā)展服務,對學生的思想意識、思維理念都具有較強的指導教育意義。如果教師一味針對學生進行口頭的說教,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損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挫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同感,導致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弱化學生積極、廣泛地參與到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習活動的熱情,必然影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運用你的經驗”中有大量的內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他們道德成長。例如教學部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七課《親情之愛》,教師可依據“運用你的經驗”中的相關問題,引導學生開展深入的討論——“家”是什么?在家庭中,你愛你的親人嗎?你應當如何去愛你的家人呢?在討論中,有的學生說家就是有爸爸、有媽媽的地方;有的說就是一個小區(qū),一個村莊;有的說就是那種讓人時刻眷戀的一種歸屬的感覺……有的說愛是在家人之間不停涌動的那種情感,自己也在深深愛著全家人;在學校中不給爸爸媽媽添麻煩,認真學習、不停進步,就是愛自己的爸爸媽媽了……經過這樣的討論,學生對家庭的認識更加深入了,也形成了愛家、愛父母的正確理念,讓學生充分明確了自己在家中應當肩負的責任和義務,實現了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
二、 用好“運用你的經驗”,促進學生認識自我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步入了青春期,身體、思想、愛好、理念等方面都已經慢慢發(fā)生變化。青春期是一個思想跳躍發(fā)展的階段,也是學生的青春心理萌發(fā)階段,但是學生往往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青春期,甚至可能會對自己在生理、心理方面發(fā)生的變化而感到苦惱。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結合“運用你的經驗”,促進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長男女性別相關知識,把握青春期異性間的友誼。例如教學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二課《青春的心弦》第一框《男生女生》,教師就結合“運用你的經驗”中的內容,讓學生開展思考和討論,尋找自己兒時的愛好與現在的愛好之間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并對男生和女生的愛好進行比較,尋找男生和女生在進入青春期之后心理方面的差異。在第二框《青春萌動》教學中,教師可利用“運用你的經驗”中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你心目中理想的異性應當具有哪些特點?借此問題來延展課堂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理智對待青春期的情感,了解愛情的特點,進而感悟愛情的本質,把握和異性同學交往的尺度,明白和異性交往的益處等等。正因為結合與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密切相關的“運用你的經驗”內容開展活動,讓學生對自我有了一個更加客觀、正確和深入的認識,保證學生能夠正確面對生活,健康成長。
三、 用好“運用你的經驗”,促使學生體驗社會
每一名中學生都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國家發(fā)展的生力軍和維護社會繁榮與穩(wěn)定的原動力,因此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社會生活能力,提升學生深入體驗社會的能力,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每課教學過程中預設達成的重要教學目標。因為中學生的年齡尚小,心智還未成熟,對社會的感知較為膚淺,所以在學習中對社會問題興趣不濃,學習活動無法深入開展,體驗感悟社會也流于膚淺形式,難以促進他們社會生活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師如果能合理有效利用“運用你的經驗”這一欄目中的活動開展教學,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社會的體驗更加深入,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例如在部編《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一課《豐富的社會生活》第一框《我與社會》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人與社會進行融合對于人的生活、學習、成長的重要性,教師可針對“運用你的經驗”中提到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社會生活的回憶與討論。在“運用你的經驗”內容的激勵下,輔以適當的引導,學生很快就會踴躍地說出了自己體驗社會生活的方式,例如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商場購物,和同學們一起參加社會公益事業(yè)的活動,和家人朋友一起出外觀光旅游……通過回憶這些社會活動,讓自己對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讓自己的生活體驗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學生們的興趣高昂,教學效果當然也就有了更好的保障。
總而言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教師科學有效地利用“運用你的經驗”這一欄目的活動開展教學,可以更加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發(fā)學生的生活感受,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的思想、意識、能力、心理和道德等方面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促使初中生向著更加健康、更加科學的人生之路不斷發(fā)展成長。
參考文獻:
[1]陳亞珍.初中《道德與法治》新課導入技巧探微[J].散文百家:下,2017(9).
[2]鄧聯海.新教材新教法——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法探微[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34).
[3]李寧.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導入基本原則的幾點思考[J].教育科學:引文版:00185-00185.
作者簡介:
王永誠,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