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多是割裂的、片段式的,不能讓學生構建起完整的語文知識框架,因此,利用整合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本文就將結合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試對高中語文整合式教學策略及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整合式教學;教學策略;教學應用
一、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
(一) 語文老師的教學水平需要提升
伴隨著現(xiàn)代社會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及各類高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很多新興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工具已經(jīng)涌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師和學生日常生活中對互聯(lián)網(wǎng)接觸并不多,因此教學多采用書本、板書的教學方式,并且教學理念也偏向保守和傳統(tǒng),但是由于大環(huán)境的原因學生普遍都能接受這種教學方式。現(xiàn)代社會的日新月異,學生日常生活中每天面對的都是電子設備及各類移動端,他們也習慣了便捷、高效的生活節(jié)奏。這樣一來,在新時代背景下部分學生面對老師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時會很不適應,會對語文課程甚至老師產(chǎn)生抗拒心理,這樣對他們的語文學習非常不利,這一問題亟需得到解決,老師要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 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興趣不高
結合上文所述內容,新時代下學生的心理特征也發(fā)生了變化,但是很多老師并沒能很好地去了解和感知,仍然沿用陳舊的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對高中語文課程學習失去興趣。在現(xiàn)代社會這個宏觀環(huán)境下,互聯(lián)網(wǎng)成為了人人知曉、人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門學問,高中生們也不例外,并且由于高中生們的學習能力和悟性都極強,因此他們的互聯(lián)網(wǎng)感知度往往也很強。從小接觸互聯(lián)網(wǎng)、從小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接收各類信息導致現(xiàn)代學生的心理偏向成熟,并且對新鮮事物更感興趣,而老師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方法與這會產(chǎn)生強烈的沖突,學生可能會覺得老師好老土、跟不上時代,這樣一來自然對語文課程不感興趣,逐漸產(chǎn)生厭學心理。
二、 高中語文整合式教學策略及應用
(一)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學生自主地去探索知識,并能將課堂所學知識遷移到自己的生活中,用其去指導自己的生活。高中語文老師在進行教學時,要主動將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嘗試運用新興的教育理念與方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影響很大,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能夠加速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在日常教學中,老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度,主動去探究學生在生活中所關注的熱點、學生生活中喜歡的事物、學生向往的未來的生活,這樣一來有利于老師加深對學生的了解程度,也有利于老師將學生在生活中的關注點融入教學,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同時,語文老師要對新興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工具保持更加開放的態(tài)度,課下利用便利的互聯(lián)網(wǎng)自我充電,學習國內外優(yōu)秀老師的教學方法,用于自己的教學中;老師還可以加深對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熱點事件的挖掘,挖掘其背后的教育意義,通過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生活熱點相結合的方式,將知識與學生興趣相整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 結合教學與實踐,提高學生的教學感知度
學生從小接受教育是為了讓知識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同樣的道理,高中語文課程的學習也是為了為未來其他學科的學習打好基礎,培養(yǎng)起基本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幫助學生用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在老師對《動物游戲之謎》《宇宙的邊疆》等說明文文體進行教學講解時,可以將學生分為5-6人小組,并在組內做好分工,規(guī)定哪些同學負責課外資料搜集、哪些同學負責說明文文體的特點講解、哪些同學負責說明文的撰寫,將學生合理分工,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書本上的具體內容,探究并總結文體的特點,體會說明文語言的嚴謹性,最后嘗試著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筆寫一篇說明文,并最終進行小組展示和比拼。
(三) 老師要強化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思維導圖是一項較常用的工具,能夠通過色彩、形狀和層級,將所有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印象。高中語文知識點較多,太過分散的知識點很容易被學生忘記,老師可以將思維導圖介紹給學生,幫助學生將混亂的、復雜的知識點和思路變得清晰,將整本書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幫助學生構建起宏觀的思維框架,再進一步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學會從各個維度去考慮事情。例如,語文老師在對《離騷》《孔雀東南飛》等文言文、古詩文進行講解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常用的文言文詞語、句式、用法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梳理,在過程中鼓勵學生去大膽提問、大膽表達自己內心想法和疑惑,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利用思維導圖去發(fā)散學生思維、梳理知識、遷移知識,逐漸培養(yǎng)起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為將來更高級的學習打好基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越深,越有利于其將知識正確用于指導生活。
三、 結語
對于知識掌握的完整性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生活起著指導作用,語文老師要努力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采用整合式教學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鄧燕林.高中語文整合式教學[J].考試周刊,2017(55):54.
[2]胡喜林.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實施“整合式”教學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5):11.
[3]李秀娟.高中語文整合式教學初探[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3):98-99.
[4]劉燕燕.淺談高中語文的整合式教學[J].考試周刊,2017(5):24.
作者簡介:劉國清,湖南省漣源市,湖南省漣源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