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以多媒體教學為主要形式,在較短的時間內講解一些碎片化的知識點的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資源。數學微課可以選取知識重點難點、概念公式、作業習題等內容,不僅可以用于課堂知識教學間的銜接,也可以作為專題復習的有效形式,還可以開展學生反饋教師答疑的課后教學輔導延伸。微課以其短小精悍、見微知著的特點,可以針對學生知識薄弱點進行精準強化教學,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系,體現“小課堂大教學”的理念。本文筆者根據實際教學經驗簡要談談如何將微課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微課;應用探究
微課是指在短時間內,以多媒體視頻的形式,展現一些碎片化知識的講解。微課可以實現個性化教學,其性質不類似于“授業”,更偏向于“解惑”,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從學生的知識需求出發,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索和思考,強化學生知識體系中較為薄弱的環節。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非常適合運用“微課”這種教學資源,把聲音、圖像、文本所承載的知識內涵融合在一個精煉濃縮的視頻中,以“小步子”原則穩步推進知識的積累,幫助學生樹立學科體系,培養數學思維。
一、 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一) 以微課創設生活情景
數學來源于生活。小學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理解能力還不成熟,對于新課程的學習理解掌握的速度比較慢,所以小學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入手,幫助學生從熟悉的現象中理解數學概念和方法。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時,教師用微課作為課堂導入,選取趣味生動的生活問題情景,如“教師要帶A、B、C三個小朋友去北京參加數學比賽,火車票每個人110元,買票時總共要給售票員多少錢呢?”微課視頻上顯示故宮、火車、車票的圖片,并給出從四組100元和10元到四張100元和10元變換的flash動畫,幫助學生理解加法計算的方法。
(二) 以微課激發活動興趣
教師教學中經常能發現,學生動手操作時很興奮活躍,可以從親身體驗中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用微課來開展教學活動,以輕松趣味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動手和動腦的能力。例如學習《圓》的知識時,教師選擇微課視頻播放故事情景:“農民伯伯用5米長的繩子把小羊拴在草地上,小羊的活動面積有多大呢?”教師引導學生用手邊的文具制作教具,如用橡皮作為栓羊樁,用繩子綁著筆在紙上畫一個圓,從動手操作的具體活動中,明白圓規的使用方法,學會畫一個圓并計算圓的面積。
(三) 以微課培養創新能力
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在于幫助學生滿足生活的需要,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學生在生活背景中理解和掌握數學,又將數學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雙向促進的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感悟數學的價值和意義,體驗到知識學習和個人成長間的聯系。如《數與形》專題教學時,教師可以播放微課視頻,以正方形的拼接變換展示1+3=22,1+3+5=32,1+3+5+7=42等序列,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來查找規律。再給出平方差公式的圖形,讓學生根據圖形面積的計算推導出平方差公式。通過探究實踐,幫助學生發現算式中的規律,掌握數學快速計算的技巧。
二、 幾種課型的微課應用實例
(一) 概念教學課
數學概念是學生學習數學理論和構建數學框架的奠基石,對數學概念的正確理解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科學準確的邏輯思維。數學中很多概念比較凝練深奧,學生理解起來較有難度,對于類似的概念容易混淆記憶,導致學生做題時把握思路不準確,出現解題的失誤。教師可以使用微課教學工具,把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視頻形式展現給學生,把概念翻譯得直觀形象,并與容易混淆的類似概念作為對比。學生對于某個概念有了特定的記憶點,徹底理解通透就能記牢記準確,在做題時融會貫通,做到舉一反三。同時教師可以把微課發到家長群里,學生保存在電腦或手機上,有需要時學生可以隨時點開回顧學習,對于學生學習掌握概念幫助很大。
(二) 典型題和易錯題專題課
典型題和易錯題的強化訓練是數學課堂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總結掌握典型題和易錯題可以幫助學生培養知識遷移、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微課是進行典型題和易錯題教學很好的形式,重點突出主題明確,圖像視頻的形式把題目的邏輯條理和圖形的變換分析得透徹清晰,學生理解起來難度不大,可以補充學生腦海中的知識體系,且微課分享到網絡上,也便于學生保存和傳播。如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形、方形等知識點學生都能掌握,但放在圖形線段較為復雜的題目中,學生經常不知道從哪里入手來分析。根據這種情況,教師用微課播放動畫,將圖形按順序拆分為基礎的圖形,幫助學生理解這種疊加圖形的題目如何分析。
(三) 復習指導課
教師開展復習課時,總是面臨著內容覆蓋面廣、時間緊張等問題,而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理解能力略有參差。教師可以使用微課的形式提高復習課的效率,做到復習課上兼顧所有學生知識的薄弱環節,讓學生有知識水平的提升。教師經常能收到學生的學習反饋,對于典型的重點難點知識,教師可以使用微課有針對性開展專項強化練習。制作或選取微課資源要包含歸納的知識點、知識結構圖和難題易錯題復習題,有邏輯有順序地開展復習過程,并針對復習題的反饋進行查漏補缺。
微課以其見微知著、精準凝練的特點,在數學課堂系統教學中可以扮演課堂導入、知識過度、課后復習、重難點強化等角色。一個微課講解一兩個知識點,看似很慢,但穩步推進,有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過不斷的微知識、微學習,從而達到大道理、大智慧。
參考文獻:
[1]敖麗麗.微課多樣化教學形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6).
[2]左洪,真毛蕊.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以人教版《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6(18).
[3]何曉園.微課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影響的實證研究——以《找次品》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22).
[4]姚智文.見“微”知效教學相長——淺探微課技術對小學數學教學的促進[J].亞太教育,2016(3).
作者簡介:賴美連,一級教師,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坎市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