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磊 彭瀟松 胡康
摘 要 對當今新媒體時代的氣象廣告發展進行了研究思考,通過剖析當前社會新媒體和氣象新媒體廣告發展的狀況,分析了江西氣象廣告的發展現狀,最終提出了有關新媒體時代江西氣象廣告發展方向和具體舉措的建議。
關鍵詞 新媒體;氣象;廣告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09-0064-02
新媒體時代,人們獲取氣象信息的方式多種多樣,手機App查詢,微信、微博實時推送,使得人們獲取氣象信息的途徑不斷拓寬,類似通過收看電視氣象節目來獲取氣象信息的傳統方式不再是獲取氣象信息的唯一手段和主要手段,導致傳統的氣象服務受眾尤其是氣象影視觀眾的逐漸減少,從而制約了氣象廣告業務的發展。江西氣象廣告以電視影視廣告為主,廣告形式為在播報天氣預報的同時插播平面無聲廣告畫面,該方式不能充分展示電視媒體聲、像、色的優勢,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這種廣告宣傳效果較差,導致廣告商紛紛轉投其它類型的平臺。因此,當前環境下如何結合新媒體的優勢進行氣象服務廣告宣傳,最終提高江西氣象服務的廣告效益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 新媒體和氣象新媒體廣告
1)新媒體的概念和優勢。新媒體,學術上的說法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網絡為載體進行信息傳播的媒介,而通俗的說法是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新媒體有兩大特點:一是傳播媒介從傳統媒介變成了基于互聯網的新媒介;二是傳播者由權威媒介組織變成了大眾群體。新媒體的主要優勢:一是傳播與更新的速度快、成本低、實時性強;二是多種媒體傳播,傳播形式豐富;三是內容豐富多樣;四是互動性強。
2)媒體和廣告的關系。一般來說,媒體傳播越廣,影響力越大,廣告效果越好,廣告方越愿在該媒體投放廣告。但也不是絕對,因為很多接受信息的又不是廣告的受眾目標,例如電視天氣預報的觀眾中很大一部分是農民,農民是化肥廣告的受眾目標,而不是高端消費品的受眾目標,在天氣預報中播化肥廣告會有較好的廣告效益,而播高端消費品則收效甚微。此外,廣告效益還受媒體的權威性和認知度的影響。媒體的權威性越高,認知度越廣,受眾對其所發布的廣告產品也會越信服,廣告就越容易被人接受,也就更容易產生好的廣告效益。
3)氣象新媒體廣告。氣象新媒體廣告是在傳播氣象信息的新媒體上宣傳的廣告,當前傳播氣象信息的主流新媒體有微信公眾號、微博和手機App,這些氣象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互動性強、內容形式豐富以及定制化信息等特點,如此的特點更有利于氣象信息受眾和廣告方之間的信息溝通。
2 江西氣象廣告的發展現狀
目前,江西氣象信息官方發布的平臺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傳統媒體發布的氣象服務產品主要有電視《天氣預報》欄目、廣播、報紙以及短信推送等,其中江西衛視《天氣預報》欄目是現有產品中觀眾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廣告最好的一個平臺,但即使如此,當前的電視《天氣預報》欄目并未充分利用電視中的聲、像、形并茂的優勢來展現廣告,主要以無聲平面靜態圖像來宣傳廣告,加上該欄目無互動、天氣信息單一等缺點,使得欄目的收視率逐年下降,廣告效應逐漸減小。新媒體方面,近幾年江西省氣象局開通了官方氣象微信微博,向粉絲實時推送天氣信息和氣象相關的知識,形式和內容都較為豐富,并且能夠和粉絲留言產生互動,但由于開通時間不長,且缺乏專業運營團隊,目前粉絲數量不多,互動較少,廣告效益微乎其微。除此之外,江西省氣象局和外公司合作開發了手機App“美天氣”,該軟件能夠進行精準預報,有權威數據源授權信息,全面覆蓋了城市、區縣、鄉鎮和景區,但由于缺乏專業的推廣人員,且市面上有大量類似的手機App占據市場,使得該軟件的使用人數不多。因此,面對當前巨大的氣象服務市場需求,新媒體技術并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對江西氣象廣告未帶來可觀的收益。
3 新媒體時代江西氣象廣告發展的建議
1)繼續加強對傳統媒體品牌的打造,增加受眾黏性。經過長期的發展,以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在江西氣象服務發展中充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以江西衛視《天氣預報》欄目為例,該欄目的收視率在全國同時段播出的欄目中排名靠前,占有了相當份額的廣告市場。但在品牌建設方面,傳統媒體的腳步較為緩慢,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傳統媒體無法繼續有效的支持氣象服務發展,因此受眾人數逐年減少,廣告效應逐年降低。在新媒體時代下,必須重視傳統媒體品牌服務的建設,要不斷豐富服務內容,豐富廣告的表現形式,增強與受眾的互動性,這樣才能增加受眾的黏性,以電視天氣預報為例,對現有節目進行改版,一是在節目中增加一些當前大眾更加關注的氣象指數,例如空氣指數、穿衣指數和運動指數等,二是將原有的無聲廣告畫面改變成更加生動的有聲短片等,這樣不僅可以更好滿足觀眾對氣象信息的需求,也可以使得觀眾對廣告認知更加形象深刻,最終提升電視天氣預報的廣告
效益。
2)深入氣象新媒體服務的發展,實現傳統媒體服務和新媒體服務的互動發展。依靠傳統媒體傳播氣象信息使得氣象部門往往將自己認為重要的和老百姓需要的氣象信息進行傳播,由于其單向傳播,用戶只接受,沒有反饋,氣象部門難以精確掌握用戶對氣象信息的真正需要,無法充分發揮氣象服務系統的作用。新媒體互動性強、發布便捷、內容豐富的特點可以有效地彌補傳統媒體的短板。微信、微博都是以粉絲為中心傳播氣象信息,內容豐富,用戶粉絲可以發表評論,相關氣象工作人員應該加強與用戶粉絲的互動,掌握他們的需求,聯動傳統媒體的改版,讓氣象服務能夠實實在在滿足大眾的切實需求。手機天氣App為用戶提供天氣信息個人定制,用戶可以在軟件中選擇自己需要的氣象信息,在個人定制的板塊中嵌入相應的廣告宣傳可以最直接有效地鎖定目標客戶,從而提高廣告效益,例如對定制了運動指數的用戶推送運動品牌廣告,對定制了空氣指數的用戶推送空氣凈化器品牌廣告。
3)通過加強合作形成新媒體下氣象服務發展的合力。氣象相關部門應該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合作,例如爭取地方政府購買當地政府或景區的電視天氣播報權,這樣既方便了當地百姓和游客,也提升了氣象廣告的經濟效應。加強和主流媒體的合作,發揮主流媒體的優勢,在做好氣象科普宣傳工作的同時,針對各種復雜天氣過程,及時向媒體提供新聞素材,讓公益服務力度更大,從而提升氣象部門在公眾的影響力。需充分利用公司、媒體網絡等社會資源,充分發揮新媒體在氣象服務發展中的作用,可為氣象部門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加強對氣象廣告的監管和制度建設。目前,《廣告法》中涉及新媒體廣告的條例并不多,而江西氣象相關部門對氣象廣告的監管制度主要參照國家頒布的《廣告法》,主要是針對傳統媒體廣告的監管。相對于傳統媒體廣告而言,新媒體廣告的表現形式豐富多元,這也促使虛假廣告、欺詐、惡性競爭等行業亂象難以避免,依照傳統媒體的廣告監管模式來監管新媒體廣告肯定會遇到各種不適應,因此,江西氣象部門應在完善原有氣象廣告監管制度的基礎上,納入對氣象新媒體廣告宣傳的制度和監管體系,要在確保氣象服務信息的權威性與準確性的同時,建設一個有利于氣象信息傳播的市場機制與競爭環境。
5)大力加強江西氣象新媒體運營人才隊伍建設。目前,江西氣象局并沒有專門從事新媒體廣告運營的專業人才,讓運營傳統媒體的隊伍來運營新媒體,由于隊伍缺乏經驗和專業技術知識,難以快速勝任新媒體環境下的氣象商業化運作,使得新媒體的優勢無法充分發揮。因此,急需建設一支專業從事氣象新媒體運營的人才隊伍,該隊伍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氣象知識,還需具備較強的廣告營銷能力和對新媒體技術運用的能力,需具備能融合各項技術以及專業化知識的能力。
4 結論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單靠傳統媒體的氣象服務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嚴重制約了氣象廣告服務的發展。因此江西氣象部門應該加強對傳統媒體品牌的打造;深入氣象新媒體服務的發展,實現傳統媒體服務和新媒體服務的互動發展;加強對氣象廣告的監管和制度建設;加強江西氣象新媒體運營人才隊伍建設,來對接新媒體時代的氣象服務需求,提升氣象服務廣告效益。
參考文獻
[1]楊曉光,王賀.論新媒體在公眾氣象服務中的應用與前景[J].地球,2014(10).
[2]李浩.湖南氣象新媒體廣告發展現狀與對策思考[J].新媒體研究,2018(1):21-24.
[3]褚希,石振彬.新媒體時代的氣象服務發展探討[J].科技傳播,2015,168-170.
[4]徐暕文,王芙亭.論新媒體廣告的發展與前景[J].藝術科技,2013,26(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