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評價具有導向與激勵的功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利用多種作文評價策略,充分利用合理的評價模式以及注重結合生活實際的評價方式進行多元化評價互動,以此來培養小學生作文能力,促進其寫作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將針對小學作文評價策略進行簡要分析,以期為小學作文教學提供可借鑒參考。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評價;評價體系
作文是來自于生活的語言,是人們對日常生活語言、想法以及情感的一種表達形式??梢赃@樣說,生活中時時有作文,處處是作文。按理說,作文本不該很難寫。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作文難教,作文難寫的問題始終是中小學作文教學揮之不去的“尷尬”。為何?筆者認為,作文是一種個性化的表達,作文應該從學生個體學情出發;作文應該是一種生動、豐富的情感流露;作文不能總囿于一個工具,一個任務;作文理應走向雙向的、多向的、立體的交流?;诖?,相應的教學與評價策略就顯得十分重要,需要我們細細去琢磨與實踐。
一、 完善評價體系
評價要關注過程與方法,也就是說評價要善于引導學生既評價思維的成果,又評價思維的過程、角度、方式和走向,從評價的過程中看到分歧的原因、各方的優劣、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方法,從而獲得知識與技能。因此,在小學作文評價指導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寫作的過程和寫作內容以及對寫作表述及意思進行深入分析,需要對寫作的整體進行全面評價,包括作文寫作前提和修改過程。利用完成性評價與最終形態評價相結合,充分了解學生的協作情況,對整體作文教育進行有效提高。
(一) 協作素材與準備工作評價
作文評價,應當從作文選材以及協作準備上進行基礎性內容評價,關注和了解學生們對于寫作素材的積累情況,對前期準備過程和基礎素材進行評價。
(二) 作文思路評價
學生在進行素材選擇和題目擬定之后,會進行一個寫作的思路整理,而這樣的思路整理和構思準備往往能夠對整個作文水平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教師對作文思路進行一定的評價,能夠讓學生們在寫作時擁有更加清晰明確的主題方向和寫作思路。有了明確的思路,學生在習作時候定可洋洋灑灑、下筆千言,一蹴而就。
(三) 作文文本評價
當學生的作文寫出來之后,應對其習作文本進行激勵性的評價。一篇作文的完成,不僅需要學生在素材和思路上進行一定的整理歸納,還需要花費學生們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師評價文本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對學生的基礎觀察,對學生作文內容給以中肯性評價。另外,教師在評價過程中需要和學生站在同一位置思考問題,通過平等的對話交流,架設起真誠溝通的橋梁,進而達到深入了解的目的,之后再通過深入解讀對文章給予合理評價。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真正站在學生立場上。對作文文本的有效評價,也能讓學生們更好的感受評價的激勵作用,從而促進寫作態度主動化以及寫作水平的整體攀升。
二、 評價體系的多樣化
在作文評價中,教師的評價作用雖然很大,但是實際上僅僅靠教師個人的評價仍然無法滿足作文評價的要求,教師應當在評價方面,增強學生們的意識,讓學生們了解到對文章自我評價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從而提升學生們創作熱情和文章寫作思考能力。另外,通過家庭和相關社交平臺多元化、多層次對學生作文展開評價,對于完善學生作文評價體系,促進評價多樣性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 學生自我評價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為了應付作業而對寫作產生不重視的心態,教師應當讓學生們了解作文評價的重要性,能夠讓學生們在寫作方面認識到自己才是寫作的主人,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以此促進其對寫作主動性。通過這樣的教導,讓學生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能夠進行良好的自我寫作及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相關寫作過程的策略與思路不清晰等情況,使得學生能夠通過自我評價作文對作文進行修改,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意識。
(二) 構建社會與家庭評價模式
通過家庭、社區、相關專業人士團隊進行全面評價。作文評價除了需要教師和學生的評價,還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讓家庭和社會進行作文評價,通過學生家長和社區等團隊活動的評價能夠更好地讓寫作與生活、社會相連接,讓學生們能夠更加感受到寫作的實際意義,在社區和家庭評價過程中,通過一定的積極評價讓學生們能夠擁有一定的自豪感和價值感。另外,通過社會和家長的作文評價,能夠對學生和教師的評價做信息互補,通過不同方向的作文評價來加強和提高寫作水平,從而更好地促進寫作教育。
三、 評價內容的全面性
在寫評語的過程中,應當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評語填寫,應當足夠靈活,將感情和內容進行融合分析,之后再進行全面性評價。
(一) 評語的具體化與針對性
撰寫評語的實際目的是為了對作文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指導,讓學生們能夠了解文章寫作的不足和長處,能夠讓學生們在今后的寫作過程中擁有更加正確的方向和寫作方法。評語應當足夠具體且能夠針對不同情況給出不同意見。在進行作文評價時,需要根據各個年級語文知識學習水平進行評價,根據個人學習能力以及知識文化素養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不能打擊和傷害學生們的積極性與自尊心,應當鼓勵和激勵學生。針對相關寫作能力較低的小學生,應當對其評價標準相對降低,避免出現言語諷刺,切勿將小學生作文批得“體無完膚”,有句話說得好:表揚急“饋贈”。
(二) 評語的真實與感情體現
“俯下身子,學會欣賞”,筆者以為,無論什么形式的作文教學,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帶著情感來教他們寫作文。因此說在進行評語撰寫的時候需要盡量用真實性語言,而且在評價過程中需要融入自己的真實感情,除了對文章的技巧和寫作手段進行中肯評價之外,還需要包含情感交流和育人思想,注重與學生的精神交流。高爾基曾說過,“文學即人學”。在作文背后,教師應看到一個個具有鮮活個性與特征的學生,透過作文了解學生的情感,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與態度,與學生產生一定的認同與共鳴。只有這樣,評語中一些育人和教導的話才能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認同。
參考文獻:
[1]董琳.小學高年級多元化作文評價策略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
[2]陳海云.小學作文教學與評價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
[3]吳安.小學中高年級“體驗作文”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4]吳晨晨.小學高年級想象作文教學的現狀調查與改進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7.
作者簡介:
徐惠民,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南浦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