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改革的深入,農村小學加快了課改的進程。結合地方實際教學情況,開展多方位的研究,尋找適合農村小學數學課堂發展的方向。實踐中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客觀地分析問題,努力地解決問題。在探索與實踐中總結經驗,創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已有序開展,并獲得成效。
關鍵詞:小學數學; 智慧課堂; 內涵意義; 影響因素
一、 引言
教學改革的深入,農村小學課堂教學的改革備受學校、家長和社會的關注。課堂教學是對小學生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學習平臺。社會科技快速發展需要更多有知識有能力的人才。課堂改革從智慧課堂的探索出發,在實踐中提高了農村小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推動了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在教學改革中有一定的難度,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研究“智慧課堂”,在探索與實踐中得到良好的效果。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是一個較長的培養過程,對于課堂改革容不得半點馬虎。組建強有力的課題研究小組,深入調查學情和教師現行的教學情況,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以科學的理論做指導,加大對課堂教學的教研力度,不斷積累經驗提高教學質量,探究教法,完善課堂教學的手段。在取得成效體現了研究成果。
二、 創建小學數學的智慧課堂
“智慧”是指對事物能認識、辨析、判斷處理和發明創造的能力。也是一種整體品質,它在情境中誕生和表現,以美德和創造為方向,以能力為核心,以敏感和頓悟為特征,以機智為主要表現形式,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結合賦予它底蘊和張力。
(一) 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
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使課堂教學具備實效性。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分為三個階段,即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由于年齡特點,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不盡相同。創建智慧課堂,首先是小學教育心理學入手,分析各年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能力特點。并通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進行摸底考察,客觀準確地了解學情。從考察的信息反饋中,查找在傳統教學中體現的不足之處。為創建智慧課堂確立改革的行為目標。
(二) 關注重難點的突破
課堂教學改革,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執教水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參加業務培訓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是基礎環節。要求各年段的數學教師交流各年段的教學方法彼此溝通數學知識點在各年段的承接性,探討運用了哪些自己認為可行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怎樣的教學收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保障。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才會有從理論到實踐的實質性效果。
(三) 關注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智慧課堂的構建不是單一的數學知識的堆砌。小學數學作為基礎學科,本身有著強大的工具性,數學思想的核心在于知識來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的實踐性,在自主參與的學習中,實現對學生三維目標的培養。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實踐性貫穿整個課堂之中,教學的特色內容等部分也是通過實踐進行體現的,學生會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問題,這種數學思想的滲透可以促進小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探究欲望。
(四) 關注課堂智慧評價
課堂教學中有效的評價,是對學生學習能力迅速、靈活、正確的點評。及時評價可以觸動學生的思維發展,是對學生創新學習的鼓勵,使學生有自己的思維方式開展下一步學習。課堂教學中的及時評價有助于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激進,成為智慧課堂的亮點。
(五) 關注信息技術的實質輔助
信息技術進課堂,對小學生的學習十分有益。教學中已在我校普及應用,在生動形象的課件輔助下,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聲情并茂的互聯網資源,為課堂教學資料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音頻、視頻的插入,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智慧課堂在愉快的教學中體現了更大的價值。
三、 排除創建智慧課堂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 排除分值的禁錮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缺少理念的更新。傳統教學重視學生的分值提高,素質教育注重的是學生的能力培養。二者之間不該發生偏重于哪一方面的矛盾,因為能力決定了知識水平。但是,受傳統教學影響,過重看重分值的現象,驅使教師教學中認為直接灌輸知識,才是有利于學生發展前途的。殊不知,分數不等于能力。教學改革的深入,禁錮教師的不該是分值而是教者本身的教學理念。教學中通過開展各種學生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客觀評價學生的能力。
(二) 排除單向思維的一言堂
新的教學理念倡導教師是課堂的指導者。之所以是指導者,是因為面對的是一個學生群體展開的教學活動,需要學生自身或學生和學生之間,在對同一知識上的,不同樣的思維去發生碰撞,激發他們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欲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發現能力的提高。杜絕老師在課堂上做主導者,一味地通過單向思維的講解貫穿課堂。單調的課堂不能實現小學生的主體地位,阻礙了小學生在學習上的創新意識,不利于小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四、 智慧課堂在實踐中遵循學生數學認知的規律
處于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里,通過各種途徑點燃學生求知的欲望,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內在的需要,引領他們積極主動的探究,在探究中打開思維,彰顯個性,生成智慧。智慧課堂就是促進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是教師引領學生將所學知識形成技能,在技能形成過程中生成智慧。這樣有利于學生智慧的形成與發展,有利于學生的情感世界在一種自由、和諧的氛圍中不斷得以陶冶與美化,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內化為智慧。因此,智慧課堂是以教師的智慧開啟學生的智慧,實現課堂質量高效化,達到師生智慧共生的一種課堂。
五、 結語
通過研究,使農村小學的教師認識到智慧課堂教學的重要性,提高了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的技能,形成獨具一格的教學風格。引導實驗教師探索出,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教學方式,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良好的發展,構建出促進學生快樂學習、全面發展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倪艷.創建智慧數學課堂促進學生成才的探討[J].成才之路,2015(33):80.
[2]卓明雄.提升教師領導力創建活力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
[3]楊開城.學生模型與學習活動的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02(12):16-20.
作者簡介:
胡連祖,貴州省福泉市,貴州省福泉市牛場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