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
摘 要: 高等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大學生數量快速增加,同時帶來大學生就業問題。高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還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
關鍵詞: 高校 創業教育 大學生 創業能力
我國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加,這就造成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大途徑就是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自主創業不用參與激烈的崗位競爭,還可以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所以高校要加強創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
1.高校創業教育與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高校教育水平。
高校教育不只是教給學生專業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及綜合能力。我們要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而創業教育是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也是提高學校教學水平的必要條件。學生畢業之后要走向社會,進行就業,這個時候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創業能力,這也是評價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準,對學生就業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高校必須要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這同樣是提升學校辦學水準的重要途徑。
1.2有利于培養創業型人才。
高校要培養創業型人才,就必須加強創業教育工作,重視創業教育工作的開展。學生的創業能力有許多評價標準,包括實踐能力、信息獲取能力、市場分析能力。加強對學生的創業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首先要培養的就是學生的創業精神,現在很多學生缺乏創業精神,不敢冒險嘗試,害怕失敗。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冒險精神。還要求學生具有廣博的知識,加強創業教育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更自覺地學習,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這些都是創業教育帶來的好處。現在的大學生因為傳統觀念影響較深,不敢創業,墨守成規,缺乏創新精神,當我們進行創業教育的時候,就會彌補學生這些方面的不足。
1.3有利于緩解大學生的就業難度。
就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現在不少學生熱衷于考公務員,應聘一些熱門單位。然而這些就業方式成功率不太大。即便如此,也只有部分學生選擇自主創業。自主創業可以減輕就業壓力。當學生創業成功之后,還可以為其他學生提供工作崗位,為緩解就業壓力做出自己的貢獻。而且,進行自主創業可以讓學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少學生畢業后盲目選擇工作,進入工作單位之后發現并不適合,然后產生頻繁跳槽的現象,這對于大學生的就業是非常不利的。但是自主創業的自由度比較高,學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解放創造力。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學生的創業能力,重視創業教育工作。
2.高校創業教育與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
2.1重視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建設,培養學生創業精神。
目前有關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課程還是太少,很多學校只是象征性地開設一些選修課,很多學生對此并不感興趣。我們要求把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必修科目里面,學校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學校要培養優秀的教師團隊進行授課,保證相關課程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進行創業精神培養,對于創業來說,最先提及的就是創業精神。我們要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創業精神。老師要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教育,比如可以播放那些創業成功人物的演講視頻,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優秀人物身上的創業精神,以此激勵學生樹立創業精神。老師還可以邀請社會上的創業成功人士現身說法,給學生排憂解惑,現場解答學生有關創業的自身問題,提高學生的創業信心。讓專業人士給學生進行就業思想培訓。這些都是創業教育課程中可以采取的教學方式。課程教學觀念要新穎,不能拘泥于傳統刻板形式,要追求課堂教學效率。
2.2加強創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師生間的聯系。
目前有些高校不重視對于創業教育課程老師的培養,很多學校都是安排其他學科老師兼任創業教育課程老師,這些老師并沒有相關創業知識教學經驗,只是生搬硬套,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學手段單一,導致學生學習熱情過低。所以高校應加強創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引進相關教學人才,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力量。學校還可以對創業教育老師進行專業技能知識培訓,加強對于老師教學能力的訓練,組織教學團隊前往那些優秀的院校進行觀摩,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質量,促進教學隊伍建設。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過少,學生不愿意和老師交流相關創業問題,因為學生人數太多,老師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需要老師主動和學生交流,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學生也要加強自身主動性,有創業方面的問題要積極詢問老師,及時解決自身的疑問。老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耐心細致地解答,不能敷衍了事。要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力所能及地幫助學生解決創業道路上的問題。
2.3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宣傳創業精神。
要在學校里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學校可以通過張貼橫幅或者海報的形式宣傳創業精神,創造優秀的校園人文環境,形成人人創業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可以采取各種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比如可以舉辦大學生創業大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創業目標設計創業計劃書,然后上臺進行路演。在講解完成之后,接受評委和觀眾的提問。對于那些優秀的創業創意,學校可以提供資金和資源支持,營造鼓勵創業的學校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學校還可以開設大學生創業基地,為學生創業提供場地支持,因為很多學生初期創業資金不足,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自己的創業項目,學校可以劃分出學校設施給學生提供創業基地支持,讓學生減少初期創業資金不足的問題。學生可以在大學生創業基地自由創業,與其他有想法的同學進行交流合作,提高創業能力。學校還可以舉辦有關創業精神的演講比賽,讓同學們盡情抒發自己的看法,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因為現在很多學生缺乏創業精神,不敢冒險,不敢創業。通過這些比賽可以激發學生心中的創業意識,增強學生的創業自信,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
2.4要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加入創業教育。
現在大學生的基本組織就是班級,我們要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加入創業教育,比如輔導員開班會的時候可以滲透相關創業知識,在平常班級工作理念中以創業精神為導向,對學生進行相關創業精神教育。老師可以在班級進行創業先進人物評選,對那些在創業方面表現良好的同學要在班級內進行鼓勵和宣傳,發揮創業能力較強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讓學生自覺樹立創業精神。老師可以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運用網絡平臺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比如建立一個微信班級群,同學們可以在群里面交流創業相關知識及個人意見。同學們之間相互交流,互通有無,交流不同的創業思路,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老師還可以建立有關創業教育的公眾號,呼吁班級同學們關注相關公眾號,然后可以在公眾號里推送一些有關創業知識的文章,讓學生在網絡上學習創業知識,緊跟時代發展潮流,這種教育模式學生更樂于接受。
本文對高校創業教育與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有效方法進行了探究,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自主創業是學生就業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加強對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學生成功創業。
參考文獻:
[1]祝力維,劉丹.互聯網視角下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6,18(12):69-71.
[2]李焱.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9(1):32-34.
[3]段麗娜.基于國際比較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24).
[4]毛亞男.行業協會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3.
[5]尹敏.關注高校“雙弱勢群體”就業,完善社會就業保障體系[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04).
[6]姜麗美.大學生就業難對農村家庭教育投資的影響——基于安徽省懷遠縣[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