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秀 郭召召
摘 要: 實踐教學是整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升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和有力手段。本文通過了解發現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對實踐教學的認識不足、實踐教學能力不足、實踐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評價體系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轉變觀念,提升對實踐教學的認識;豐富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實踐教學能力;加強聯系,建立完善的學生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等建議,旨在為促進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開展有效的實踐教學活動提供經驗借鑒。
關鍵詞: 高校 學前教育專業 實踐教學
一、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為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幼兒園教師隊伍,2016年教育部頒布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強調:“要以培養幼兒教師的能力為重,把學前教育理論與保教實踐相結合,突出保教實踐能力。”高校作為培養幼兒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為滿足幼兒園發展的需要,理應做出相應的變革,其變革主要凸顯在學前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是整個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知識付諸實踐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實際能力、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教學環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應立足于幼兒園及早期教育機構對專業人才的能力需求,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以幼兒教師教育專業素養為核心、與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的實踐教學活動,從而促使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互補充、緊密配合,共同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提升目標的實現。
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認識不足。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認識不足,主要包括對實踐教學觀念、教學對象的認識不足。首先,對實踐教學觀念的認識不足。部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受傳統教育的影響,認為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只是對理論知識的補充,甚至是在浪費時間。部分學生只重視理論內容,忽視實踐和技能的重要作用;部分學生由于自身愛好,過于注重藝術素質的提高,忽視理論知識的重要性;部分學生忙于準備各種考試,對于實踐教學基本抱有完成任務的心態,也不重視綜合能力的培養。其次,對實踐教學對象的認識不足。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學前兒童的了解只是停留在理論課程和對身邊小孩粗淺了解的基礎上。由于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發展水平和特征、興趣愛好等把握不太清楚,以至于實踐教學時無法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實踐前缺乏充分考慮,導致組織實施設計的教學活動時教學效果差或活動進行到一半就草草結束。
(二)學生實踐教學能力不足。
通過對高校學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育實習的了解,發現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教學能力不足,主要表現在:第一,學生在實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欠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由于剛從學習者轉變為教育的實踐者,對教學環境生疏,缺乏教學經驗及實踐教學鍛煉,難以將學到的知識與技能轉化到實際教學中。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會出現各種問題,如不熟悉教案,導致教學活動不易進行;抓不住學前兒童的學習興趣,使得活動枯燥乏味;無法安定活動秩序,導致活動現場混亂等,這些都會使學生感到強烈的焦慮與無助,導致對幼兒教師這一行業缺乏信心。第二,缺乏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經驗和能力。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經過系統的理論課程學習后,已經對學前教育這一專業或幼兒教師這一職業有很深的了解,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存在教學語言表達能力不足、與幼兒溝通交流能力不足、隨機應變能力不足等問題,導致精心設計的活動在現場的組織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
(三)實踐教學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評價體系。
現階段大多數高校學前教育實踐基地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教學的評價不太成熟,部分新建立的實踐基地尚未建立健全評價體系,評價缺乏全面性。首先,評價的主體大多是指導老師,且由一個老師代替評價,評價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表現時都是按照個人要求評價,評價較主觀。其次,評價內容側重教學活動中的表現,如教態是否自如、教學過程是否完整、教學語言是否符合學前兒童的理解范圍等,而沒有結合學生的教案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再次,評價方式較為單一,大部分幼兒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選擇總結性評價,大概對最后階段的組織教學活動進行簡單評價,沒有真正綜合考慮學生實踐開始、實踐過程中的表現等整個實踐過程進行綜合性評價,缺少過程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使評價流于形式。最后,學生的自評缺乏客觀性和真實性的問題。學生在自評時由于參照個體太多,有些缺乏自信,對自己的評價過低,認為自己的實踐教學沒有優點,缺乏信心;有些評價過高,甚至有些自負;有些因在實踐過程中未參與實踐教學,所以在評價時,無從下手或抄襲別人。
三、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教學有效開展的策略
(一)轉變觀念,提高對實踐教學的認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提到高等教育就是要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要兼備創新和實踐能力,提倡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和發展。因此高校要從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出發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首先,教師要在思想上轉變觀念,實踐教學是與理論知識學習并重的部分。高校要組織各級教師隊伍共同研究和積極組織與實施實踐教學,真正把實踐教學作為課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將之與理論課程視為等同的地位,讓二者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最終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其次,高校教師要引導學前教育學生在實踐中如何讀懂兒童。每個兒童有不同的生活環境、成長經歷,其認知、個性特點的差異性很大,這些都是在與學前兒童交流的過程中才能了解的。了解他們的各種生理與心理需要之后,運用恰當的教育方法促進兒童成長,如“這個孩子什么時候該喝水”“那個孩子該去衛生間了”、“這個交往能力差的孩子該用什么樣的方法引導”等。學生要自然而然地與兒童互動、游戲,從而更深刻地了解他們,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更好地教育他們,引導他們去游戲、去生活、去學習。再次,高校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和教育,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實踐教學。學生要以學習者的態度謙虛努力學習,在實踐教學中獲取和存儲實踐經驗,為成為真正的幼兒教師奠定基礎。
(二)豐富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實踐教學能力。
豐富的實踐教學活動是學生提高能力的舞臺,在不同的實踐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吸取不同的實踐經驗。首先,高校可以建立幼兒園實訓室,幼兒園環境創設及五大領域相關的課程都可以在實訓室內完成,為學生創設一個模擬的幼兒園環境可以更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到理論運用于實踐的過程,避免學生只有去幼兒園才可以了解到實踐活動的缺陷,同時促使學生進入幼兒園后快速適應幼兒園,勝任幼兒教師這一角色。其次,密切聯系實踐教學基地,保障學生的實踐教學需求。緊抓教育見習、階段性教育實習及教育實習等模式,促進學生實踐能力質的提升。尤其是教育實習,教育實習可以說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真正的長時間與幼兒園接觸、與幼兒教師接觸、與幼兒接觸,全面了解幼兒及幼兒園的良好時機。再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要抓住機會通過多種途徑鍛煉自己,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如學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到幼兒園或早期教育機構進行短期工作,創造與幼兒密切接觸的機會,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三)加強聯系,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實踐教學評價就是讓學生在實踐中遇到實際問題時進行自我反思及結合他人的客觀評價,達到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興趣的目的。因此,高校與幼兒園要加強聯系,互相監督,制定嚴格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將學前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評價制度化、嚴格化。一是評價內容豐富化。幼兒園教師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評價不僅要有職業道德評價,還要對保育和教育工作、班級管理工作等進行全面評價。二是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時可從多個評價者出發,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更全面的評價。評價者可以是園長、保教主任、指導教師、同班同學,同時注重學生的自評,將自評與他評相結合,更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尤其是同班同學進行評價時,一方面可以激勵學生進行學習,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自我反思,從反思中獲得成長。三是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時既要有總結性評價,又要有過程性評價及綜合性評價。評價時要綜合各方評價意見,進行更公正、客觀、科學的評價。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評價體系,更有效地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方方.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困境與破解思路[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6):19-21.
[2]教師教育課程標準[S],教師〔2011〕6號,2011.10.8.
[3]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S].教師〔2012〕1號,2012.2.10.
[4]吳虹.對高校實踐教學的思考[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5(06):123-124.
[5]鄧揚眉.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問題分析與對策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0):185.
[6]劉啟燕,瓦韻青.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策論[M].北京:中國財富出版社,2016.
[7]吳超.試論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5(10):118.
[8]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N].人民日報,2016-10-11.
[9]劉利.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技能課實踐教學現狀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10]董愛霞.論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問題與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5,31(05):29-30.
[11]陳榮.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19(01):88-89.
[12]張莉.關于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策略的再思考[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4(10):107-108.
[13]劉樂天.“職業人”視角下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策略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6.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全面二孩背景下陜西學前教育資源供需變化及其應對策略研究”(項目編號:SGH17H27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