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進邦 張玉婷
摘 要:傳統的初中教育教學過程中,受到“師道尊嚴”的理念的影響,教師往往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形象出現的,過分追求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甚至部分教師希望通過讓學生畏懼的心理來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殊不知,在這種思想引導下的初中教育教學工作中,學生同教師之間有了隔閡,學生對教師沒有了親近感和認同感,直接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形成抵觸情緒。因此,構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成為初中教育教學的必要之舉。
關鍵詞:教學理念;師生關系;愛心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逐步深入到了所有人民心目當中,大家都在為了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著。“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通過教育教學事業推動國民素質的普遍提升,通過和諧、輕松、愉悅、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學生以更加活躍的情緒投身到初中學科的學習當中,實現初中教育教學事業的更高發展,保證初中教育教學效果的顯著提高,促進初中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有效改善。那么,初中教師應當采取什么樣的手段來構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呢?我們在此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的策略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指導性綱領,因此要想構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首要條件就是要保證教師教學理念的深入更新。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事業中教師至高無上、主宰課堂教學全過程的理念,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表現自己才能、展現自己素質的機會,讓學生更加喜歡課堂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激情高漲了,與教師的互動頻繁了,師生關系自然在這種師生之間的交流當中變得和諧了。另一方面,教師還應當主動走下神壇,走近學生,同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例如,教師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或者開通微博,把學生都拉進群,給師生搭建一個互相溝通的平臺,學生同教師之間進行了平等的對話,對教師原有的畏懼情緒消失,和教師的關系自然變得和諧、愉快了。
二、對學生投入更多愛心
教育是一項需要投入大量感情的事業。初中生相比于小學生而言,身體有了一定程度的生長,心理有了一定程度的成熟,思維和感情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對于是非也有了較深入的認識,能夠對教師的教育產生認同感,因此教師在初中教育教學工作中投入愛心,真誠對待每一名學生,用充滿感情的工作去感染學生,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濃濃的愛意,讓學生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學生便會對教師產生一種親近感、信任感,并通過“親其師”促使自身“信其道”,對教師的教育言聽計從,對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進行深入的互動,和教師進行廣泛的交流,保證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例如,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在學生身上傾注了大量的感情,學生病了,教師就趕緊領學生就醫;學生因為特殊原因需要回家,但是家長臨時有事不能來接,教師就親自送孩子回家;學生的生活、情感上出現了問題,教師及時了解,對學生進行深入的思想工作,讓學生從困境中脫離出來……教師的愛付出了,學生感受到了,也會對教師回報以愛與溫情,師生關系就會變得越來越和諧。
三、民主平等對待學生
傳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衡量學生的標準就是成績,成績優異的學生就是好學生,就成了教師眼中的“寶貝疙瘩”,即便違反了紀律也是和顏悅色地進行思想工作,絕不會對其加以批評;那些成績落后的學生是壞學生,是教師眼里的“罪魁禍首”,有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遭到老師的“狂風驟雨”,這種不公平、不民主的行為導致部分學生對教師產生了逆反心理,師生關系緊張也在所難免。因此,在初中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公平對待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僅要尊重成績優異的學生,更要尊重成績落后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因為成績原因已經飽受他人的鄙視目光,形成了一定的叛逆心理,如果任由這種心理發展,他們只會在歧路上越走越遠。但是一旦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他們的學習熱情將會持續高漲,將會將熱情完全投入到學科學習活動中來,同教師進行良好互動,實現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例如對班上成績不突出的后進生,教師一方面鼓勵他們學習,當他們取得了一定的學習效果的時候,教師就及時給予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創造機會給后進生展示自身才能的機會,讓學生了解到后進生在音樂、體育、書法、美術、演講等方面的才能,提升后進生的存在感,也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后進生的價值。如此一來,學生的積極性更加高漲,師生關系更加和諧了。
總而言之,構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經過一個短期的工作就能夠實現的,需要廣大初中教師將新課程理念和素質教育理念貫徹到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從思想上貼近學生,從心理上理解學生,從感情上關愛學生,通過和學生的深入交流去感染學生,打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實現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的有效構建。
參考文獻:
[1]張昀,蒙雪影.構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旬刊,2008(8):33-34.
[2]趙迎東,于曦,張連娜.淺談構建和諧新型師生關系[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8):104-105.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規劃課題《師生關系的構建與發展趨勢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課題號GS[2017]GHB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