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 要:立足于教學實踐,從“合作教育”“規則教育”兩個方面入手,圍繞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進行了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初中體育;德育;合作教育;規則教育
《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明確指出“學生應當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這就決定了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能僅僅立足于學生體能的增強,還應想方設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如此才能在確保學生身心均衡、協調發展的同時更好地適應學校及社會生活。也正因為如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恰當進行德育滲透勢在必行,且迫在眉睫。
一、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合作教育
合作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彼此配合以實現共同目標的一種活動?,F階段,大多數初中學生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很難在家庭中獲得與同齡人合作的機會,這就使得他們普遍缺乏良好的合作精神。而體育活動中蘊含豐富的集體活動項目,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可以以集體體育項目為載體,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合作教育,這將有助于初中生合作精神的形成。
對此,筆者感受頗為深刻。例如,某次上體育課時,由于天氣較為炎熱,學生普遍興趣較低,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了更好地滲透合作精神教育,筆者在講解具體體育動作之前,率先帶領學生做了“兩人三足”的課堂游戲。具體規則為:學生兩兩結合成小組,用繩子將兩人的左腿和右腿綁到一起,這樣一來,兩人就由原來的四只腳、四條腿變成了三只腳、三條腿,在這些準備工作完成后,不同的學生小組進行50米競走比賽,率先達到終點的小組獲勝。在比賽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小組能快速到達終點,但很多學生小組卻磕磕絆絆,始終難以到達終點。
針對這一現象,筆者特意對學生詳細講解道:“兩人三足是一項考查成員默契度的活動,但成員間的默契度來自哪兒呢?來自于兩個人的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大家可以看到率先達到終點的小組,其兩名成員在邁步之前就商量好了先邁哪只腳,后邁哪只腳,而且兩人還在競走的過程中喊著‘一二一的口號,這充分體現了兩人的合作精神;相反,那些競走過程中不時摔倒且相互埋怨對方的小組,則恰恰是因為缺乏合作精神,也沒有做好明確的分工,才導致最終的失敗,所以,不管是在游戲中,還是在學習生活中,我們都應始終有與他人合作的精神,為了共同的目標共同努力,共同進步……”如此一來,借助“兩人三足”的課堂小游戲,不僅學生的熱情被激發,課堂氛圍得以活躍,更重要的是,還使得他們切身感受到了與人合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合作教育顯然比筆者死板地向他們傳授“大家一定要合作”要更有實際效果。
二、在體育教學中滲透規則教育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員,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否則就會因為各行其是,陷入一片無秩序的混亂中。初中學生的心智尚未真正發展成熟,未曾建立端正的規則意識,而這勢必對他們更好地適應充滿各種規則的社會生活產生諸多不利影響。也正因為如此,初中體育教育工作者應當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規則教育,以促進他們的長遠發展。
筆者在自身的教學活動中就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學生反響異常良好。如,在帶領學生進行4×100m接力賽訓練時,起初等待接力棒的學生都能在規定的地點耐心等待,但隨著時間的推進,慢慢地一些不遵守接力賽規則的現象接踵出現,有的學生“越過”指定的起跑線奔跑,有的學生在上一名接力隊員還未到達指定地點時就接過了對方的接力棒……
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及時叫停訓練活動,改為對學生進行規則意識的心理輔導。首先,筆者詢問學生為什么體育活動中會制定諸多條條框框的規則?假設沒有這些規則,活動進行的方式不就更加自由了嗎?聽到筆者的提問,學生進行了短暫的思考后紛紛發言,有的說:“體育活動中之所以制定這么多規則,是為了給所有參與者提供一個公平的比賽環境。”有的說:“假設沒有這么多規則,所有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正常的體育活動?!薄脛?,筆者就啟發道:“正如大家所說,體育活動中,規則的制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可是,為什么在剛才的4×100m接力賽訓練中卻出現了這么多不遵守規則的現象呢?”聽到筆者這么說,學生不約而同地露出慚愧的表情,見狀,筆者并沒有一味地給予其批評與指責,而是以鼓勵性的語言引導他們重新在規章制度下挑戰自己:“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老師相信剛才的表現只是大家一時的失誤,相信大家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會以自身的實際行動證明遵守規則的力量,大家有信心嗎?”“有”學生自信的回答久久飄蕩在操場的上方。在接下來的課堂中,學生全都遵循著既定的規則,完成了接力比賽。這節課對于他們來講,不僅僅學到了一些接力比賽的體育知識,更重要的是還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嚴格遵守規則。
總而言之,德育是初中體育教育中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心身的和諧、健康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影響意義。對此,我們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在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積極滲透德育。如此,才能真正在完成體育教學目標的同時,收獲“潤物無聲”的良好德育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光明.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12).
[2]孔秋梅.德育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