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玲
摘 要:繪本是小學低年級學習的重要讀物,其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育部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基礎教育,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學習興趣的培養才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所以,小學低年級的教學工作者就應該以學生的心理為基礎,把多彩的繪本作為日常教學的工具,引導學生去學習、去閱讀,從而激發學生對繪本閱讀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關鍵詞: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策略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圖畫書。其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兒童生活的圖書。其適合學生早期教育的主要原因是其圖文并茂,且其內容豐富多彩,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繪本上的內容往往很直觀,便于學生理解,且其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而且圖片美觀,所描述的事物形象生動,極其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也相當符合小孩子的心性特點,所以,以繪本的形式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進行閱讀教學,能夠極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且還有益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當然,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要注意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方法對繪本進行閱讀,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的基礎構建
小學教育是極其重要的。但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缺乏一定的語言積累,還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要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借助繪本這一教學載體,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繪本閱讀中。
(一)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良好的閱讀環境能讓學生感知閱讀的樂趣,而且能在無形中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有助于加強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比如以書籍為主題對教室進行布置,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畫一些與書籍有關的圖畫,篩選出來貼在學習園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倘若讓學生在充滿書香氣息的環境中進行繪本閱讀,潛移默化中學生則會受到學習環境的影響,這樣一來,更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教師應精心設計繪本教學情景
小學生愛玩好動,他們對于新奇的事物都倍感好奇。所以,在進行繪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工作者要根據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并按照繪本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情境,把繪本中的內容通過多樣化的情境展現出來,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走進繪本,走進文本,進入情景,體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比如,教學工作者可以根據繪本內容,播放與繪本有關的視頻和影像,首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展現繪本中的教學內容,這樣的話,學生定會興致高昂,會很快地進入對繪本的學習。
二、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繪本閱讀方式的多樣化
多樣化的閱讀方式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所以,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學工作者可以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對繪本進行閱讀。比如:學生自主閱讀,引導學生自覺地閱讀繪本,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也能有效地發揮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師生共讀,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閱讀,而且是一起閱讀同一本繪本,以此方式進行閱讀,能加強學生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對于不懂的字詞,學生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從而加深學生對繪本知識的學習;同伴共讀,讓很多學生一起閱讀同一本繪本,不懂的知識點可以相互討論,共同解決,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所以,多樣化的閱讀方式,有助于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提高了繪本教學的效率。
(二)繪本教學內容便于學生理解
繪本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點。學生通過對繪本的閱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學生能對繪本的內容做出淺顯的闡述,并且發表自己的看法。因為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只要是他們感興趣的內容,他們都會印象深刻,而且還能將書中的內容再現出來。所以,在繪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選取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繪本,故事類的圖書便是最好的選擇,比如《小蝌蚪找媽媽》這類圖書等。另外,我們學校每周三最后一節是繪本閱讀課(每班對繪本閱讀有興趣的學生自愿報名參加),上課時老師出示精彩的繪本內容,引導學生邊聽邊觀察,然后老師啟發學生回答,并提出疑問,引領學生總結繪本的教育意義或讀懂了什么,同時引領學生續編繪本內容,以此方式來激發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
(三)定期開展親子閱讀活動
學生的早期教育極其重要,但是僅靠教學工作者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要采取家校合一的策略,學校要定期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讓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閱讀、一起學習,這樣的話,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而且還易于記憶。因此,學校應該定期地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讓家長陪著孩子一塊學習,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定會收效甚佳。
總而言之,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繪本是其閱讀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讀物,其對于加強學生的基礎閱讀也有著明顯的作用。所以,小學低年級的教學工作者就應該把多彩的繪本作為日常教學的工具,引導學生去學習、去閱讀,從而激發學生對繪本閱讀的興趣,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