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紅
摘 要: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交流。為順應時代發展的具體需要,現在的小學已經開設了英語課程,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與綜合能力。然而,由于沒有相應的英語環境,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容易感到困難,口語能力遲遲得不到提高。口語交際訓練對于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就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訓練與培養進行探究,并提出幾點教學建議。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英語口語
社會在不斷發展進步,世界的交流與溝通也越來越多,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在國際的交往與交流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英語已經成為小學的基礎課程之一,其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與交際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當創建一個英語口語交際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交際活動,讓學生敢于開口交流,敢于用英語與他人聊天,不斷培養自己的語感,從而提高自身的口語能力與交際能力。但在進行口語交際訓練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學生的交際訓練情況,不是讓學生漫無目的地用英語亂說一通,而是讓學生學會用英語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見解、看法與感受。
一、創造良好的交際環境
英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且發音以及句式與中文有著極大的不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到一定的困難。某些學生本身就比較害羞,不愿也不想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怕自己說不好,更怕別人笑話。因此,教師可通過創建一個良好的交際環境來激發學生交際的欲望與激情,讓其能主動并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見解。
想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口語交際當中,教師在平時必須要注意搞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相關研究顯示,嚴厲、不近人情的教師最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與抵觸,因此,平等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口語交際課堂上,教師可走到學生中間、俯下身子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其能感受到教師的鼓勵與關懷,從而激發學生說話的欲望與熱情。同時,教師應當營造良好的交際環境進行教學,如,在教與水果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播放各種水果的圖片,并配上輕松活潑的音樂,讓學生的視覺與聽覺受到強烈的刺激,從而使其情緒得到放松,并主動與其他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交流的內容包括自己喜歡的水果、家人喜歡的水果等等,使其語感得到培養。
二、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語言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交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也主要是為了提高自身的英語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不是為了應付英語考試。同時,語言能力必須要通過不斷的表達方能得到提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訓練學生表達能力,讓其能流利地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看法。
如,學習到“說說我自己”這一口語交際的內容時,教師應當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敢于用英語介紹自己,包括自己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特長等等,從而加深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了解。同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抓住自己的特點進行介紹,如自己的興趣愛好是畫畫,可說說自己畫過哪些自己覺得比較好的作品,最喜歡哪位畫家等等,從而使自己的介紹內容更豐富、更有條理。此外,教師可要求學生仔細傾聽他人介紹內容有哪些亮點與不足,并在自己介紹的時候進行補充與完善,使自身的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由此可見,英語學習是一個表達與學習相結合的過程,且表達能力的提高對其學習成績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表達的機會。
三、培養學生說話的技巧
英語與其他語言一樣,都十分注重說話的技巧,比如說話的連續性與條理性,如一個人問你吃飯了嗎?你就不可能回答我今天鍛煉了,這樣的對話不具有完整性,且會讓人感到不舒服。教師在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時候,應當注意訓練的方式與手段,注意培養學生說話的技巧,從而使學生的表達具有一定的完整性與連續性。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時,可先給學生示范一遍,如閱讀一篇小短文,并讓學生注意教師說話的語氣、語速以及發音,并讓學生模仿進行表達,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教師經常在課堂上開展口語交際活動,如演講、唱歌以及故事等活動,讓學生相互間進行交流,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從而使其口語交際能力得到鍛煉,說話技巧也不斷得到提高。由此可見,即便沒有相應的英語環境,教師仍然可以通過開展一定的活動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英語是我們的第二語言,在當今社會發展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且已經走進了小學課堂。然而,作為一門語言,交流與溝通仍是第一要素。當前,小學英語教師可采用創設教學情境、組織教學活動等方式來激發學生交流的欲望與熱情,不斷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與表達能力,從而讓其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靜.“說”出你的風采:淺談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47).
[2]田亞娟.英語口語交際訓練的幾點做法[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21).
[3]全琳琳.讓小學生說好英語的幾點做法[J].中華少年,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