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素英
摘 要: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使得學生的德育越來越為廣大教師和家長所重視。小學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身為對小學生進行德育的主要負責人,班主任責任重大。要知道,良好的道德素質不僅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影響很大,與此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整個國家的未來走向。主要就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進行闡述,希望能給各位讀者帶來一些啟示。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班主任教師需自覺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因此,要想開展好德育工作,班主任必須得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在無聲無息之中對學生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當然,只有良好的道德素質還遠遠不夠,班主任還需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對此,各位班主任不妨積極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我充電”,在學習班級管理知識的同時,還應努力鉆研現代小學生的心理,只有這樣,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的時候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和有的放矢。
二、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現今的小學生所能接觸到的信息遠勝于從前,可是,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社會閱歷不多,所以他們極難辨別所接觸信息的好壞。因此,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變得十分艱難,與此同時,思想品德課的教化作用也已漸顯乏力。那么,到底該如何扭轉這種局面呢?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點入手。
1.保證思想品德課的有效性
現如今,雖然思想品德課的教化作用已漸顯乏力,但這并不表示思想品德課從此失去了教育意義。從德育宣傳的角度去說,該課程的優勢還是非常顯著的。所以,為了德育能在學生群體之中有效滲透,班主任必須重視思想品德課的質量,因此這就要求班主任教師要主動并且及時和思想品德教師進行溝通,在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同時,還要與思想品德教師一起研討有效的教學策略,借此來保證思想品德課的有效性。
2.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社會實踐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德育,因為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要幫助他人或者被他人幫助,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同時還能使他們在無形之中受到熏陶。因此,班主任應積極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過為了社會實踐活動能在學生日常生活中切實落實,班主任教師應聯系學校有關領導,開辟能讓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有效渠道,比如,組織福利院義工活動、清除路邊小廣告行動等。利用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不但能培養小學生的德育意識,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3.聯合學生家庭,實現“家校共育”
就目前我國小學德育的現狀來看,其實是有些尷尬的。因為很多時候,學生剛剛在學校接受了正面的德育,回家就能看到反面典型。舉個例子,在學校里,教師常常會告誡學生不要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不要亂闖紅燈。可是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學生家長就很有可能把這兩條全犯了,而且當學生“質問”家長為什么要大聲喧嘩、亂闖紅燈的時候,很多家長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還另有一套說辭,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德育觀念的崩塌。所以,為了使學校的德育能深入學生心里,班主任教師務必要時常和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要就德育這一點達成共識,告訴家長必須以身作則,全力配合學生的教育。另外,家長不妨借此機會全力推進“家校共育”理念的落實,因為教育向來就不是學校單方面的事,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同樣巨大。
4.積極利用各種校園宣傳平臺
德育如果只靠教師和家長的口頭宣傳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為了德育能更加深入人心,班主任教師必須積極利用各種校園宣傳平臺,也就是說,班主任教師除了言傳身教以外,還應當全力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德育環境,比如,可以利用班里的黑板報或者學校的廣播站、宣傳欄等平臺進行德育宣傳。另外,班主任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班級進行裝飾,像是在班里的墻上貼上一些德育標語,又或者讓學生依照座次,一人一天念一篇與德育有關的小作文,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德育氛圍的構建,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與此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優良品質的形成。
5.充分利用各學科進行德育滲透
要知道,學生在學校的生活幾乎是被各學科的教學填滿的。所以,利用各學科對學生進行德育十分必要。而且,就當今各小學設立的科目來看,幾乎每一科都很適合開展德育,比如,語文課,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進行德育(例如學習《軍神》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劉伯承將軍那鋼鐵一般的毅力);再如,法治課,教師就可以從法治的角度去說說喪失道德的危害。當然,要在各學科中滲透德育不一定非得結合教學內容,對此,教師應該靈活理解。舉個例子,在平時的教學中,難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教師剛剛把問題說出來,就有學習好的學生把答案說了出來。雖然,這個學生的表現值得肯定,但是他這種做法卻使得很多中等生和后進生失去了思考的機會和表現的機會。所以,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任課教師不妨借機來實施德育,在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情況下,教導學生回答問題前要先舉手,同時還應學會謙讓,學會尊重別人。而要想達到上述效果,班主任就必須加強和各科任課教師的聯系,此外,還應積極和這些教師進行研討,以期能找到更加適合開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綜上所述,要想開展好班級的德育工作,班主任需多方聯系,不僅需要學校、各任課教師的配合,還得尋求學生家庭的幫助。其次,身為班級德育工作的主要負責人,班主任務必重視自身的德育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德育的有效滲透。
參考文獻:
[1]黃愛勤.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好家長,2017.
[2]王秀云.淺談小學中班主任如何開展有效德育教育[J].中華少年,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