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龍
摘 要:足球課堂是校園足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年級足球課堂是起點更是重點。本文對一年級足球課中應注重哪些要素進行實踐摸索,總結出興趣、球感和紀律的培養是一年級足球課應注重的三要素。
關鍵詞:一年級足球課;興趣;球感;紀律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06-0067-02
一、注重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年級時首先要努力讓盡可能多的孩子喜歡足球,當他們對足球產生興趣之后,自然會更認真地練習。筆者通過實踐,得出學生興趣培養的3種方法。
1.游戲激趣
在一年級足球教學中,運用游戲激發學生的足球興趣。一年級的學生愛玩游戲,這是他們的天性,體育課中的很多游戲即使天天做,他們都不煩。準備部分時,運用一些熱身游戲,讓學生多接觸球,貫穿一個單元。例如:一分鐘踩球比多、拉球比多、顛球比多這3種方法促進學生對球的控制能力。課的基本部分時,安排一些與課的主題相對應的游戲。例如:3人一組踢小比賽,注意一定控制人數,人數過多容易混亂,以擴大球門或者用多個球門為手段,無守門員,加大進球機會,讓學生盡情地享受進球的樂趣,以激發學生的足球興趣。
2.比賽促趣
在一年級足球教學中,通過組織比賽促進學生足球興趣的形成。一年級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只要一聽到“我們比一比,看誰更棒”,他們就會像小超人一樣,倍加努力認真。想爭第一、不想輸是他們的心理特點。
(1)組織班內比賽。以足球踩球練習一課為例,第一個班級上課的時候學生練習較沉悶,練習幾分鐘后就沒有勁頭了。第二個班級上課時,改變了方法,多進行比賽。先是四個小組之間的比賽,學生練得都很帶勁;然后選學生進行比賽,大家都是齊喊加油;最后男女之間比賽,學生更是認真,人人都不想輸。所以多組織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比賽很能激發他們的練習興趣。
(2)班級與班級之間的比賽。這個操作起來其實很簡單,只要有同年級的課一起上的時候,都是時機。兩名體育教師商量好,制定出比賽內容。例如,組織1分鐘踩球比多比賽。每班挑選幾名學生進行比賽,幾分鐘簡單的比賽過后,各班教師再帶領學生繼續,這時老師只要簡單地引導,如對輸的班級說我們想不想下次打敗他們、相不相信自己,或者對勝利的班級說我們想不想繼續戰勝他們等,通過類似的語言加以引導,學生的練習勁頭直接就到達高潮。
(3)組織年級組內的比賽。筆者的方法是一年級組的體育教師包括兼職體育教師,大家一學期有兩次把體育課都調到下午第一節課上,第一次,每班選出5名學生進行幾個單個項目的比賽,這5名學生是經過老師一段時間觀察后,練習程度優秀的學生。第二次,每班選出5名學生進行班級與班級之間的比賽,一場比賽5分鐘左右。老師進行分工,有組織比賽的、有維持紀律的,場上裁判都各司其職,既不影響學校其他活動的開展,又使學生得到了有意義的鍛煉,以比賽的方式促進學生足球興趣的形成。
3.評價提趣
在一年級足球教學中,適時恰當運用評價來達到提升學生足球興趣的目的。在日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很少對學生進行評價,老師只管教,學生做得對不對,學生自己不知道,老師也不去評價。及時的評價能讓學生知道他接下去該做什么,該怎么做。我們要知道評價的目的是什么,是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能更好地投入到接下來的練習中,這不是簡簡單單的批評,也不是簡單地說一句“你真棒”能達到的。在一次足球踩球練習課中,一名平時很內向的學生,不愛發言、不敢展示,但筆者發現他練習得很認真,動作基本能掌握,于是筆者邀請他在全班面前展示并給予肯定還表揚了他??吹剿欠N發自內心的喜悅,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出聲音的那種感覺,才知道原來一句簡單的表揚對學生有如此之大的推動力。在此之后,同樣表揚了幾個學生,他們在得到表揚后也都很努力地去學練。筆者發現,讓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并予以肯定表揚,會給學生很大的學習動力,讓學生愛上足球課,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足球興趣。
二、注重“童子功(球感)”的培養
“童子功”是每個體育人所熟知的。尤其是球感的培養如果錯過了兒童時期這個最關鍵期,到了青少年期再培養,可能單個技術動作會練習得很標準,但是“人球合一”的這種球感卻很難獲得。所以作為給一年級教學的體育教師,培養學生的球感是重點。筆者通過實踐,得出球感培養的兩種方法。
1.教會學生課外也可以自主練習的幾種方法
(1)對墻踢球并停球。學生用腳弓對墻踢球并把墻面反彈回來的球停住。此方法可以很好地練習腳內側傳球技術和停球技術,練習學生如何把握好踢球的力量和方向,可以逐步加大人與墻之間的距離。
(2)繞桿練習。繞桿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球性,一年級學生可在練習時加大標志桶與標志桶之間的距離。提示學生回家后可以把標志桶換成紙團或不用的書本等物體代替。長時間練習可以較好地提高腳對球的控制能力。
(3)顛球。說到顛球,一部分老師可能會說,我都不會顛球,學生能會嗎?有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練足球一輩子都要練顛球,顛球是停球的基礎,停球是踢球的基礎。顛球是一定要練習的,只要增加練習次數,一年級學生也是能做到的。
2.布置課外作業
球感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良好球感的建立需要練習數量的支持,只是在課內時間進行練習,效果大多不佳。在課內教會學生方法,回家后布置作業,作為一種興趣與身體鍛煉進行練習,效果會更好。所以教師一定要布置球感練習的課外作業,才能促使學生更好地練習,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足球球感。
三、注重紀律的培養
良好的紀律是足球課的保障。學生從幼兒園過渡到一年級,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差,如果沒有良好的紀律保證,一年級的足球課容易失控,因為他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球上,教師的指揮和口令他們根本聽不到,這樣一來對體育教師就有更高的要求。筆者通過實踐,得出培養球感的3種方法。
1.開學初的紀律養成很關鍵
班級管理的功夫在平時,體育課也是一樣,體育教師在開學初基本隊列隊形的練習時要把課堂紀律打牢固,做到能很好地調動學生。不能放松每一節課,松一松,將會前功盡棄。
2.第一節足球課很關鍵
一年級足球課單元第一課時的課前暫時不要發球。課前在學生沒摸到球之前就要進行安全紀律教育,然后從分球開始,就要讓學生一個一個排隊領球,領到球后一定控制住,讓學生不要亂拍亂踢,拿到球后迅速站隊,充分形成紀律與安全的認識。然后形成固定分組,明確好組長與責任。6人一組,安排一名小組長在分組練習時看管好本組成員,有問題及時制止并向老師匯報。
3.充分利用小組教學
第一次足球課分好組之后,建立學生互管、互教意識。形成固定分組后,布置小組長課前分發球,并且形成組與組之間的課堂常規比賽,比一比哪個小組的上課鈴響后,表現得最好,教師可鼓勵點評。在教學中多運用小組比賽,要求小組長帶領本組學生認真有序地練習,練習過后,組織組與組之間的小比賽。這樣學生練習會認真很多,紀律自然也會好很多,教師能更好地巡回輔導學生動作,而不是一節課都在忙著管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