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要求教學能夠滿足學習者隨時隨地進行碎片化學習的要求,因此,如何在“互聯網+”時代讓教與學更加輕松、有效、有趣,如何有效進行移動學習的組織與管理,并及時利用云課堂所產生的大數據對課程教學質量進行診斷與改進,是新時代教師所面臨的現實問題。藍墨云班課給了我們啟發。利用“藍墨云班課”APP開展教學活動,學生與老師可以在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及評教評學等方面進行積極互動。本文主要探討如何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特點,構建“工程力學應用”藍墨云班課平臺,并以三年制高職市政3171班課堂教學為例,利用“云班課”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對學生課前、課上、課后的表現做出客觀、科學的評價。
1.課程概述。“工程力學應用”課程是筆者所在學校的一門全校性的專業基礎課。這門課程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內容。其中,理論教學77課時,實踐教學13課時。課程的成績由平時成績(20%)、過程性考核成績(30%)、期末成績(50%)三部分組成。“工程力學應用”課程概念抽象,計算公式多,計算量大。盡管老師課前認真備課,努力上好每一堂課,課后認真批改作業,但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夠,學習興趣不高,作業抄襲現象比較嚴重,計算和深入思考能力不足,教學效果不理想,傳統教與學面臨諸多挑戰。
2.課前準備。老師先將藍墨云班課APP下載至手機上并創建班課,然后將課程的教學資源如教案、授課計劃、PPT、課程相關的圖片、視頻以及網絡鏈接推送到藍墨云班課,要求學生下載APP并加入班課,提前查看課程內容。
3.課堂使用。首先,教師使用藍墨云班課簽到功能進行點名,可一鍵簽到,也可以手勢簽到,還可以手工登記,相比傳統點名效率大大提升,也更有趣,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接著,教師將上節課主要內容組成的測試題推送到藍墨云班課進行測試,測試題都為客觀題,系統自動判卷,測試成績及做題所用時間都可實時顯示,準確無誤,大大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測試完畢后教師對全班得分情況做一個簡單分析,對出錯比較多的題目詳細講解,督促學生課后及時復習。最后,進入新課講授環節,講授的過程中穿插課堂提問,選人可使用搖一搖功能隨機點名;也可采用舉手,搶答和手動選擇等方式來確定回答問題的學生人選,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和神秘感,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一般來說,筆者會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采用不同的選人方式:對于比較難的問題以舉手和搶答為主,答對加經驗值,答錯了不扣經驗值,這樣學生回答熱情比較高;對于中等難度的問題采用搖一搖功能選人,答對了加經驗值,答錯的減經驗值;對于比較簡單的問題手動選擇經驗值靠后的同學回答,給他們一個增加經驗值的機會,如果回答不出來也會扣一定的經驗值;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也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3.課后復習及評教評學。在課后,老師可以將作業推送到云班課平臺上,同學們可以通過手機查看,并使用手機提交作業,可以采用個人模式也可以采用小組模式。作業評價可以采用老師評價、指定助教/學生評價和學生互評幾種方式,實現了評價方式多元化,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大大提高。為了強化同學們對重要知識點的記憶,老師可以通過頭腦風暴這一功能對重點難點問題集中進行討論,沖擊同學們的大腦,更有利于重點知識的復習。同學們還可以通過答疑討論區對還未掌握的知識點和老師進一步進行交流,提高教學效果。
通過藍墨云平臺數據對市政3171班51名同學期末成績和藍墨云班課經驗值進行對比分析。由圖1可知,學生期末成績基本和經驗值成正比,經驗值較高學生成績普遍高,經驗值較低學生成績普遍低,說明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能夠普遍提高學習成績。只有極少數幾個例外,對這幾個例外的學生進行深入分析發現,開展教學活動時有極少數學生存在刷經驗值現象,對老師發布的資源、課件、活動、視頻和小組任務等都以獲得經驗值為目的,并沒有認真去學習,這也是云課程教學存在的一個弊端。
通過圖2和圖3優秀學生和不及格學生學習對比分析發現,經驗高的學生在各個學習環節比不及格學生都更加積極主動。圖2所示楊同學出勤率100%,除了查閱資源經驗值稍低于班級平均值外,其他全部高于班級平均值,最后考試成績優秀。而圖3所示師同學除了查閱資源和討論答疑這兩個環節的經驗稍多,超過或者接近班上平均值,是前面所講的典型刷經驗的同學代表;還有就是師同學缺課率較高,出勤率才73.3%,最終考試成績也很低。

圖2 優秀學生學情分析

圖3 不及格學習學情分析
這些數據的分析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習及時幫助和督促其學習。當然,如果教師有時間能每月或者每周對全部學生進行學情分析,尤其要對經驗值較低學生進行重點分析,進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可見,以藍墨云班課為云平臺開展“工程力學應用”課程信息化教學實踐,以傳統教學內容為依托,移動信息化教學方法為載體,探索“工程力學應用”課堂教學的新模式,從禁止學生課程使用手機到引導學生利用手機進行“互聯網+”時代的學習。通過學情和數據分析,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態,并對工程力學應用課程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設計,有利于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幫助和督促學習興趣較低學生學習。
實踐表明,該教學模式采用不同的課堂提問選人方式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時也增強了師生之間交流,提升了課程教學質量,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表達溝通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也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質量,使教與學更加高效,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