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艷
摘要:陶行知先生說過:“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學生自己做好自己的先生。”意思就是要讓學生養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好習慣。學習小組建設在班級的德育管理中不僅加強了管理的針對性,同時也減輕了教師的負擔,鍛煉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真可謂一箭雙雕。
關鍵詞:班級管理 小組建設 自我教育
前言:
陶行知先生說過:“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學生自己做好自己的先生”,就是要讓學生養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好習慣。學習小組建設在班級的德育管理中不僅加強了管理的針對性,同時也減輕了教師的負擔,鍛煉了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班級學習小組建設的背景:接手新生的第一學期,班級經常發生遲到、早退、逃課、曠課、儀表不端莊、清潔衛生打掃不徹底、課堂起哄,更有甚者在課堂上直接和老師對著干等現象,完全沒有學習主動性、自覺性。大面積的集體違紀,摁下了這頭,那頭又翹起來了,真是應了任賢齊歌詞里的一句: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真讓我傷透了腦筋。
在學校班級小組建設的大前提下,合作性學習小組建設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金鑰匙”,給班級的德育管理工作打開了一扇神奇的大門。它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管理,充分調動了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如今,課堂氛圍活躍而不“亂了套”,同學關系團結友愛,班級凝聚力也日益加強,我也基本可以做到“垂拱而治”,這都得益于這把神奇的“金鑰匙”。下面簡要敘述一下我在班級小組建設中的一些具體操作方法與思路。
一、建立小組
首先,劃分小組。班級總計40人,男生14人,女生26人。我根據學生的性別、性格、興趣愛好、成績優劣、守紀與否等進行了整合,將學生劃分成了6個小組,盡可能地讓各小組能力平衡。
其次,選好小組長。組長管理組織能力的強弱決定了整個小組發展的成功與否,小組長要比班干部更能干。他們不僅要管理好自己,還要能組織成員積極參與學校、班級各類活動,為組員服務,幫助組員共同進步。每個星期要召開小組長會議,了解他們在工作中存在的難題,培訓、指導他們在工作中的方式方法,讓他們在管理中更加游刃有余;同時,讓各組長相互交流處理問題的方法,取長補短。
再次,建立小組文化。首先是擬定組名及口號。如IST領域組,他們的口號是we are ready;雄鷹組,他們的口號是我們快樂、團結、勤奮、齊心協力、永爭第一;清風竹影組,他們的口號是不做口頭的巨人,只做行動的標兵。還有其他幾個小組,他們都通過所有成員的共同商議,有了自己獨特、響亮的組名和富有鼓動性的口號。光有組名及口號還不夠,各成員還要共同商議、決定本小組組規。如開拓進取組,它們的組規是團結一心、維護小組榮譽,不做小組叛徒;不許遲到,提前兩分鐘準備好書本,安靜地坐在位置上等待老師上課;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做好筆記,不影響他人學習;按時認真完成作業等。組榮我榮,組衰我恥!這些措施為組員們朝著同一目標前進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成員分工
高爾基說過:要使周圍的一切都大放光彩,自己也應該像蠟燭那樣燃燒。每組除了組長之外,還設立了小組長、記錄員、各學科小組長等職位。組長主要負責本組的課堂紀律、每天德育分的統計并報告給對應的記錄員; 小組長主要負責本組作業的督促;記錄員主要是做好對應組德育分的統計,并每天填寫上墻;學科小組長主要負責課堂組織學習討論等工作。總之,組內成員各司其責,讓他們感到自己是小組一份子,是小組七色之光中不可或缺的那一縷。
三、評價到底
中國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孟子說過: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可見制度的重要性,評價機制在班級管理中也必不課少。有了良好的評價機制就會有公平的競爭,有了競爭就會產生動力,有了動力大家才能進步。為此,全班草擬并通過討論修訂,最后確立了班級量化管理及罰則,并執行到底。
班級管理采用量化管理的辦法,量化管理基礎分為80分。每位班干部可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對其他同學進行管理、監督,并依照考核細則和評分標準進行加分或扣分。如扣分,應及時告知本人,并記錄清楚扣分理由。如加分,應記錄加分理由,并報班主任批準。如果對扣分不滿,可以在當天向相關班干部或班長提出申辯,由班干部裁決;如仍不滿,可提請班主任裁決。嚴厲打擊損害班級榮譽的違紀違規現象,鼓勵學生參加省、市、縣、校競賽和活動,對于獲獎的人員,給與雙倍積分計入該組德育考核。
四、做好總結
原蘇聯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大師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評價自我教育的:在一切教育之中,自我教育是最高級最有價值的教育。職高學生在小組共同的學習和生活中必然會出現些矛盾、問題,這些矛盾、問題我們要讓學生自己發現、反省,達到自我管理,那就一定要給予他們自查自糾的機會和時間。因此,各成員做到每周一小結,每月一總結。
在第一個月的總結會上,我讓學生看了自己德育記錄情況之后談談感想。同學們看到簿子上具體到某天某時的德育加減分記錄,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忙得不可開交。我聽見其中一個平時行為習慣很差的學生驚訝地說:“我遭扣了這么多分啊?不可能哦!”但在“鐵證”下也只有紅著臉接受現實。在兩千字的總結中,他這樣寫道:原打算要為小組爭光,沒想到不經意間居然扣掉了這么多分,拉了小組同學的后腿。真的好愧疚!希望下個月看到不一樣的自己!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
在接下來的行動中,他確實兌現了自己的承諾,表現一天比一天好。在本期的第二個月,他已經躍為班級“德育之星”,如今已是班上的紀律委員、老師的左膀右臂。
一個成功的人,未必需要別人的嚴加看管,一個懂得自我教育的人,才是最可能成功的人。古語云:人之初,性本善。小組管理把學生的潛能通過強烈的集體主義感和榮譽感激發出來,各個成員積極參與,充分展現個人的正能量,形成一股強大的集體責任感。
參考文獻:
[1] 《班主任工作創新藝術100招》作者:張萬祥江蘇教育出版社。
[2] 《心理健康研究與指導》作者:張玲 教育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