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獻材
摘要: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數學中各部分知識都是相互聯系,在小學中,應用題是數學中重要部分,隨著改革教育的發展,數學成為小學教學中重要的學習內容,教師要發揮其自身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實現思維的靈活性和創新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關鍵是在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策略上,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數學課堂上要進行創新,在教學經驗中不斷的總結,探索自己的教學實踐,重在是對于學生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策略
長期以來,小學數學教師無論是站在教學應用題的難度角度上看待,還是從考核中應用題所占分值比重來看待,都意識到了應用題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提高的重要性。但是與此同時,教師往往只將應用題作為數學的題型之一,根據慣常方式加以教學,卻忽略了應用題中最重要的“應用”本質,導致應用題教學效率遲遲難以得到提升。正如新課標對應用題的定義一般,應用題應當是“從社會實際中提取出來,需要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的一種題型,其本質是應用,唯有從應用出發,其教學才能行之有效。故而下文我將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采用一定的教學策略分析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
一、設計趣味應用題,激發學生應用題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出現正處于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語文識字功底,但是語言邏輯思維能力尚有欠缺的時段,而應用題又常以文字的形式出現,這使得學生在解決應用數學題時既要理解文字,又要聯系數學知識點,難度大大增加,枯燥性也大幅度提升,長此以往,就會變得對應用題學習興致缺缺。想要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教師可將文字應用題加以巧妙地轉變,設計趣味應用題,如從文字敘述改成圖片敘述或者語音敘述等,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應用題學習興趣,還可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和應用題有效信息提取能力。如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教學當中,有一道簡單的文字敘述應用題為:小紅和小明一起去買水果吃,小明買了20元,小紅買了30元,請問誰買得多?多多少?為了鍛煉學生的信息提煉能力,并增強應用題的趣味性,我首先運用多媒體屏幕顯示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提著水果的卡通圖片,并標注名稱,然后根據應用題信息向學生提問填入與人物相關的話語,如小明說:“我買了二十元水果。”小紅則說:“我買了三十元水果。”學生在圖片的引導下很快便能理清其中的數量關系,并辨別出兩者的大小及其數量差,我由此再次添加對話,如小明對小紅說:“哇,你比我多買了十元水果。”最后,從圖片反推到應用題上,學生則可在趣味中快速解答出應用題,在圖文并茂的情況下掌握了應用題信息理解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教學效率得到了保障。
二、應用題聯系生活,增強對數學與生活的認識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眾多問題都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于傳統教學方式中將數學與實際生活相分離,在應用題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對生活的濃烈好奇心與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教師應當積極將應用題聯系生活,培養學生將生活帶入數學問題的聯想能力,在生活中將數學學以致用,增強學生對數學與生活的認識,不但有利于學生反復鞏固運用數學知識,取得學習效率的提升,而且鍛煉了學生的應用題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比例》章節的應用題教學中,我利用了“泡奶粉”的實際生活問題來展開對比例應用題的探討。我先將兩杯水、奶粉比例迥然不同的牛奶端給兩名學生喝,并請他們品嘗和表達感覺。一位學生表示“這牛奶和水一樣淡”,而另一位學生則表示“這牛奶太濃,甚至有點膩”。原因則在于兩種牛奶奶粉和水的比例相差懸殊,分別為1∶3和1∶9。由此,我引出應用題:“根據說明書提示,當奶粉和水的比例為1∶8時,泡出來的牛奶最好喝,那如果我要用150g的水泡牛奶,應該添加多少奶粉呢?”學生在前面的“泡奶粉”中已經被調動起了積極性,而這與平時生活緊密相關的應用題正是可以采用所學的內容解決的,由此在聯想和思考下,學生對此應用題的解答能力大大提高。
三、應用題融于活動,鍛煉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
教學活動的運用有利于學生體驗多種教學方式,從多個角度認識數學問題,同時在活動中,學生除了鞏固數學知識外,動手能力、思考能力、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能力都可得到提升。將應用題融于活動中,對幫助學生加深對應用題的邏輯思考和鍛煉學生數學學習能力都大有裨益,能夠使得小學數學課堂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認識人民幣》的教學當中,為了讓學生更加充分地認識到人民幣的面額差值和提升有關“人民幣”應用題的理解能力,我設計了一個“賣東西”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我首先給出了多個形式類似,但數值和表達方式稍有區別的應用題,令學生從其中選擇兩個不同表達方式的應用題設計對話,并在對話中進行“賣東西”和“買東西”的角色扮演。如應用題“在水果店中,一斤蘋果需要3元錢,小紅買了一斤,給了店家5元,請問應當找回多少錢?”學生一個扮演店家,一個扮演“小紅”,進行交易和找零。學生在此活動中,很快便掌握了多種形式的人民幣換算,同時其應用題的解答能力快速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中的數學是基礎的課程,也是人們在生活中能夠普遍用到的專業,在進行教育改革的同時也為數學指明了方向,數學課程中重要部分就是應用題的教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時應認真研究教學方法,應用題的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其教學的方式也應該是多種多樣,在課堂上,教師要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產生對應用題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掌握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從而提高應用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連滿秀.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研究[J].市場論壇,2010(10).
[2]秦小齊.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題教學[J].魅力中國,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