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
摘要:我們現在正處于“互聯網+”的網絡信息時代,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知識更新速度加快,以及對學生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使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在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達到終身教育的問題。課堂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還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并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fā)英語學習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條件。從上面的內容可以看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互聯網+”網絡信息時代 學習習慣 復習習慣 課外學習習慣
前言:
葉圣陶說:“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yǎng)。”習慣是人們長期養(yǎng)成的不易改變的語言思維,行為方式,是在人頭腦中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條件反射,這種條件反射是在重復出現而有規(guī)律的刺激下形成的比較穩(wěn)固的神經聯系的系統(tǒng)。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學習習慣。好習慣能幫助一個人提高學習效率,使他終生受益。但良好習慣的形成非一日一時之功,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通過不斷的積累,多次練習之后才能逐步形成。
在“互聯網+”的網絡信息時代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在“互聯網+”網絡信息時代,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復習習慣。
俗話說“今日事今日畢,一周一復習。” 科學的復習方法既能鞏固知識,又能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我對學生有如下要求:
1、利用網絡軟件,及時反饋所學內容。上完一節(jié)課后,學生將所學的內容錄音通過微信發(fā)送給教師。教師每節(jié)課前挑選部分學生的錄音內容進行播放,然后全班學生進行點評。
2、學生每課內容“一口氣”讀熟或背誦,學生將自己練習的內容錄音通過微信發(fā)送給教師。遺忘有個規(guī)律叫“先快后慢”,剛學知識如果不及時復習,幾天內就會記掉一大半,所以復習要做到“先緊后松”“細水長流”,剛學的知識,要當天復習,不斷的重復,讀的速度由慢變快,達到“一口氣”讀熟或背誦,最后所學內容達到脫口而出的程度。然后隔兩天再讀一遍,以后一周再讀一遍,再過一月以后讀一遍。
3、教師將課堂板書發(fā)送到各班微信群共享,學生將所學內容進行對比復習,溫故知新。通過新舊知識的對比,找出它們之間內在的邏輯關系、區(qū)別,使它們得到一定程度的深化,使對知識的理解得到進一步加深。例如:在復習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現在進行時這三時態(tài)時,我常通過比較、對比的方法去讓學生來掌握它們的結構、用法,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此外反復閱讀嘗試回憶等也是提高復習效果的有效方式。
二、在“互聯網+”網絡信息時代,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學習習慣
魯迅說:“無論何人,如果不斷收集材料,積之十年,即可成學者。” 英語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yǎng),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也不能僅僅學習課本上的知識,課堂上學生接觸英語的知識面比較窄,還必須延伸課外,把課內外結合起來。要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在這方面我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在網絡上搜集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微課視頻,定期發(fā)送到班級微信群里,利用微課視頻讓學生課前預習或課后鞏固,如學習陜旅版四下《Unit2 I m Cooking in the Kitchen》前,讓學生觀看教師自制微課《動詞現在分詞的變化規(guī)則》進行預習,本單元內容學完后,學生觀看微課內容進行鞏固復習。同時,指導學生選定內容錄制自己的微課視頻,并上傳到班級微信群中,相互指正,相互學習,鍛煉學生們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閱讀英語材料,拓寬視野。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適合的英語材料,如:外研社出版的漢英雙語讀物《輕松英語名作欣賞》,《少年英語報》等、這既是學習英語的重要手段,又能培養(yǎng)學生課外多讀的習慣。在課外閱讀時,引導學生使用網絡詞典或查閱工具書的習慣,幫助克服字詞障礙,順利地進行學習活動。課外閱讀不僅能增加學生的詞匯量,還可以幫助他們提高的寫作能力。
3、學習英語不僅需要學習者接受正規(guī)的語言教學,同樣也需要一定的語言接觸。教師給學生推薦酷狗音樂軟件,學習英語兒歌和英語歌曲。如:《 She》《God is a girl》《Big big world》等。經常聽英語歌曲就是無形中自覺參與英語語言接觸的過程,而且英語歌曲中出現的許多單詞連讀也對學生語音方面有所提高。同時還推薦PPStream網站,觀看英文電影或歐美的電視劇,《Frozen》,《神偷奶爸》是我推薦給學生的眾多英文電影中的兩部,學生通過欣賞歐美影片,不但獲得了樂趣而且鍛煉了自己的聽力,了解到美國人不同的風俗習慣,還不知不覺學會了很多地道的美國俚語表達方式。 教師還給學生推薦有趣有用的英語學習網站,給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的機會。
4、家校攜手,建立QQ群。要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家校同步,共同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為了便于和家長及時溝通,我所帶的4個班都建立了QQ群,它在家長和教師之間搭起了一座橋,發(fā)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可以發(fā)送每天的英語作業(yè)、開設各種活動的具體要求、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另外還會將課堂拓展的板書內容及預習練習題發(fā)送到群共享,學生可以下載使用等。
在“互聯網+”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我會充分利用身邊的一切英語學習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為了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努力,最終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實踐證明:學生一旦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習英語兩極分化會大大減少,防止大面積掉隊,全面提高學生文化素質和技能就能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