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康 劉書穎 饒曉明 吳卓航 溫洪亮
摘要:近來,隨著大學生的擴招畢業生的數量快速增加,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對中醫院校畢業生來說,就業難度更是逐漸增大。本文分析了近幾年我院畢業生就業的總體狀況,包括就業率、就業行業、就業單位、就業地區四大方面,闡述了目前就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針對目前就業形勢我院所做的對策,從而促進畢業生更充分、更廣泛的就業。
關鍵詞:中醫院校;大學生;就業
近來,隨著大學生的擴招,高校原有培養模式、學生的擇業觀念以及人事制度與碩士畢業生就業制度的部分不相適應,給碩士大學生就業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當前我國中醫醫療機構規模有限,醫院吸收大學生的能力沒有同步增加,人才實際需求量較少,實際吸收能力亦不足,導致就業問題更為突出。本文通過對江西中醫藥大學2014-2017屆碩士大學生就業情況的分析,準確把握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的特點,解決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正確指導,真正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一、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1.總體上看,近4年我院大學生就業仍然保持著良好的態勢,每年就業率均在90%以上,近兩年更是保持在93%左右。2.就業的行業分布。絕大多數畢業生選擇醫療機構就業,少數進入高校工作,考博比例仍然很低。極個別專業不對口,進入企業從事其他專業工作的畢業生人數極少,其中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更是較少。3.大學生的就業單位。多數畢業生就業單位集中在綜合性臨床醫院,就業單位層次相對比較高。近幾年縣級醫院、社區醫院等二級醫院分流情況開始增多,選擇社區醫院工作的畢業生也逐漸增多。4.就業的地區分布。就業地區絕大多數集中在杭州或者浙江省內,選擇去其他地區的大學生較少,可能與浙江地區經濟條件相對其他地區比較發達有關。5.思想觀念 大學生因受到“天之驕子”、“教育精英”等耀眼光環的影響,在思想上易形成驕傲自滿、眼高手低的觀念,導致了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非大城市的醫院不進,大城市中的醫院非三級甲等醫院不進,小城市的醫院及縣鎮基層醫院則不予考慮,造成來自小城市的醫學生不愿回到基層去,來自大城市的醫學生則更不愿到基層去,形成了大城市中的三甲醫院門庭若市,而小城市的醫院、縣鎮基層醫院則門可羅雀的尷尬局面。“寧做上級醫院一條蟲,不做下級醫院一條龍”的擇業觀念,造成了醫療行業人力資源的嚴重不均,大城市的醫院人才過剩,基層醫院則人才匱乏,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看病難”的現狀。6.現行人事制度 在我國,“公開、公平、公正”的人事招聘制度還不健全,“公平、競爭、擇優、有序”的招聘機制還不完善,有社會關系和家庭背景的“關系戶”、以及醫院一些領導“任人唯親”的現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畢業生就業的競爭力,加劇了畢業生就業困難的矛盾。7.就業、考研分配不當。很多大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中醫醫療單位對中醫專業畢業生的質量要求明顯提高,招聘起點多為碩士大學生以上,個別單位只招聘博士大學生。隨著用人單位門檻的提升,很多畢業生不得不把考研當作實現就業的一個跳板,既可暫時緩解就業壓力,也可增加就業砝碼,擴大就業門路,這往往使畢業生在畢業的前一年就放棄了在醫院實習和鍛煉自己臨床動手能力的大好機會[1]。
二、提高大學生就業對策
(一)政策先行,切實貫徹落實中醫發展
2009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扶持和促進中醫藥發展若干意見》,這是中醫事業發展的一個良好的契機。除此之外,仍需在社會營造一個良好輿論氛圍,在政策上引導中醫院校畢業生放開就業觀念,鼓勵畢業生向人才短缺區域流動,引導畢業生面向西部、基層、艱苦行業就業,發揮其價值。政府也要切實落實基層醫療單位待遇水平,加大財政投入,才能讓就業觀念得到有效改善。
(二)加強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增強其就業競爭力
在走訪或者邀請用人單位來我校招聘時發現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要求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能、較強的動手能力,良好的英語水平。對應聘者來說,擁有良好的心態、理性的定位、得體的言談和一定的社會實踐經驗,都有助于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學院注重創新大學生教育理念,以科研學術為抓手,增強臨床、科研基本功訓練,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在大學生培養模式上,積極思考,促進大學生能力鍛煉,提升個人職業素養。
(三)建立合理的招生培養機制
一方面,中醫院校應根據就業市場的需求狀況適時調整課程設置,減少招生規模,提高教學質量,除了積極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臨床技能之外,也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和醫德醫風的培養,努力將其培養成為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技能、堅實的科研功底、高尚的醫風醫德、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醫學人才[2]。
(四)轉變傳統的就業觀念
從2001年國內成立第一家以健康管理命名的公司開始,到2017年國內開展健康管理服務的機構至少有6000家以上,充分表明了這個新興的行業在我國市場的巨大需求。健康管理行業被譽為繼IT行業后的“財富第五波”,相關從業人員也將有望成為“金領”人群。在這個新興行業中,中醫專業的學生具有明顯的就業優勢,運用中醫“天人合一”、“整體觀念”、“中醫辨證”、“治未病”等的治療、養生思想,以及中醫中藥、針灸理療、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等的特色服務,既可給用人單位創造經濟效益,也給自我搭建了一個大展身手的平臺。所以,中醫專業的學生應該轉變傳統的就業觀念,拓寬現行的就業視野,慎重考慮健康管理服務行業等新興行業。
綜上所述,要更好的解決中醫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不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宣傳、學校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用人單位的公平招聘和后續培養,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更需要學生個人提高專業技術能力、轉變就業觀念,增強自己的就業競爭力,這樣才能合理的解決中醫院校畢業生的就業難現象。
參考文獻:
[1] 朱崇梅,黃平.中醫院校醫學碩士研究生就業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11):114-115.
[2] 王灝,張湘明,劉莉.中醫藥院校醫學生的就業形勢與對策分析[J].中醫藥導報,2012,18(04):115-116.
通訊作者:溫洪亮,男,1979年9月—,本科,講師,江西中醫藥大學,研究領域為思政、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