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振遠
摘要: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之中,需對學生的日常口語交際能力進行培養,標準則是“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并且更進一步的要求就是,讓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
口語交際,顧名思義是口頭語言的交往。口語交際能力,不是學來的,而是在交往中訓練出來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提出了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標,可以說這個目標的提出既向教師和學生發出新的挑戰,又適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以激發學生主動、積極的交往情緒為基礎,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為手段,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為目標,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 口語交際與識字教學相結合 “一字開花”,豐富學生詞匯積累。
句以詞為基礎,詞以字為單位,要進行聽說訓練,首先學生要有一定的詞匯儲備。一字開花,就是為更好地進行說的訓練打好基礎。如,教“中” 字,先讓學生擴出詞:中國、中央、中間、心中、中心等,然后啟發學生用這些詞說話。如:“中、中國、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是中國。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心中:我的心中裝著一個小秘密。媽媽的心中最愛的人是我。祖國在我的心中”等。無論學生怎么說,只要他說得有道理,語句通順,都應予以肯定。
敘述方法,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識字教學要與發展思維、發展語言相結合。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自學,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語言敘述自己自學的方法和結果,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如,學習“告”字:先讓學生自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再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有的學生說“我是用熟字加一部分的方法學習的,告字上面是牛字一豎不露尾,下面加個口”,有的學生說“我是先把上面一部分拆開成一撇和一個土字,下面加個口”,還有的學生說“我覺得我的辦法比他們的還好,我是用編字謎的方法來學習的,謎語是:一口咬掉牛尾巴”。學生在說方法的過程中,相互啟發、補充,語言能力在無形之中得到了提高。
2. 關注生活,利用一切機會練習口語交際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當。
生活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交際工具,豐富多彩的生活給口語交際提供了源頭活水。教師要善于捕捉現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利用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對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說話方式,是人們運用口頭語言進行交際的主要形式之一,說話具有即時性。學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時間就是課間,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間交流中,要求學生對每一個話題的表述都盡量做到說流利、有條理、說準確,并注意選擇恰當的對話方式,形成良好的訓練氛圍和說話習慣,進行對話訓練。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在對話中不斷糾正錯誤,提高說話質量。優秀的電影、電視節目,學生都非常喜歡觀看,教師可從學生愛看的電影、電視節目中找到切入口,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說話訓練。如《西游記》是人人喜歡看的電視劇,在學生觀看后,我組織他們說說劇中的精彩情節,訓練學生說話的條理性、準確性;對劇中空白的情節進行想象說話;有時讓學生轉述節目的主要內容;我還組織了一次“《西游記》人物評論會”,學生的說話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層次性,收到良好的訓練效果。此外,孩子們感興趣的動畫片、電影,都是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好題材。這樣的說話訓練,學生能在愉快的氣氛中,既回顧了電影、電視節目的內容,豐富了知識儲備,又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訓練,一舉多得,是可以經常性、長期進行訓練的好方式。
3. 創設和諧氛圍――讓學生大膽交流 融洽的人際關系、真誠的情感交流、和諧的心理氛圍是保證口語交際順利進行的關鍵。
因此,我們積極倡導人人互愛、人人平等的綠色環境,積極倡導師生平等、人人平等的學習公平理念,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理解、雙向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師的親和力。因為,學生只有在感覺到安全的情況下,才會大膽地與他們交流。而讓學生感到心理安全的前提是在與同學、與老師的口語交流中是平等的。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非權利影響力,以身作則,以平等的姿態參與口語交際,為學生們口語交際提供樣板,引導學生平等、信任、互助地交際。
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課前三分鐘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上、課外活動時間里堅持不懈。課前三分鐘只是在這良好氛圍下的一個教學活動。
4.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訓練可以結合學校或班級開展的多種活動進行,學校、班級經常開展課外活動,我們抓住活動的機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起到了較理想的效果。如:春游活動、清明節掃墓活動、“六一”慶祝活動,參觀訪問活動……這些都是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很好的平臺。每次活動后我們都組織學生談體會、談收獲。此外我們還充分利用班隊活動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演講活動,朗讀比賽,成語接龍,講故事,聽記名言,讀自己最好的作文,又或者說說自己近來最開心的事情等,這樣的做法,豐富了學生生活,既積累了說話材料,又激發了說話興趣,活躍了思維,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要說。讓學生在交際環境中,通過師與生,生與生面對面的口語交際,豐富口語交際知識,掌握口語交際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聽、說和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