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強
摘 要:學生的興趣是開展高效教學的前提。學生的興趣能夠為學習行為提供強大的內驅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本文中筆者立足于自身實踐教學經驗,從感受生動地理世界、融入熱點開展教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三個方面探討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學習興趣培養策略。期望本文能夠為高中地理教學提供一些具有價值的借鑒。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學習興趣
地理是高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旨在讓學生具備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地理核心素養,學會使用地理的視角認知與欣賞自然與人文環境,對于個體的認知發展和精神成長有深遠的意義。但是在教學實踐工作中,我們常常發現一些學生因為對地理課程興趣不高而表現欠佳。本文正以此為研究對象,從幾個方面討論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一、感受生動地理世界
高中地理的教學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它包含著大千世界的各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現象。在地理課程中藏著一個精彩紛呈的世界,值得學生去一探究竟。地理課程可使學生遍歷大江南北、塞外極地。可是許多學生認識不到這一點,對地理知識缺少好奇心,這從根本上影響了學習效率。對地理課程缺少興趣的學生常常感到地理是僅限于課本中的枯燥知識,體會不到它與那個無奇不有的外在世界的聯系[1]。
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教師在就要轉變教學思維,在教學時更多地同真實的外在世界聯系起來。學生從課本中看到的不應當僅僅是文字和圖畫的枯燥排列,而應當是具有無限多樣性的生動地理世界:沙漠中的水并非是從天上降落的,而是凝結于地下;具有溶蝕力的水形成了壯觀的喀斯特地貎;梯田農耕形態使得山地變成良田;在交通樞紐地帶能夠形成一個全新的城市……要在教學中做到這一點,不僅要求教學特別注意與生動地理世界相結合,更要求教師自身有較豐富的知識儲備,在課堂上向學生講出地理的魅力所在。
對于學生來說,一些距離生活經驗較遠的地理知識也可能易于讓學生感到陌生。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地理課程對于學生的切實可感性,在教學中不僅要涉及到別開生面的地理世界,也要多聯系日常生活,發掘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現象。例如怎樣看云認識天氣,日常所食食物與本地自然地理條件的關系等。教學可多同本地區域地理結合起來,發生在身邊的事情對學生來說更容易理解,可以在教學中多引導學生觀察自己所在的區域,認識當地的經濟發展形態、在全國交通地圖中的位置等等。
二、融入熱點開展教學
在各科教學中,結合熱點教學都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地理作為一門人文性質較強的學科,具有同熱點結合的豐富可能性。例如在講到與巴西有關的地理知識時,可講講巴西足球發展的情況。許多學生對足球運動很感興趣,從足球切入進行講解,能夠很快地拉近學生同這個遙遠的南美國家的距離。待學生產生興趣后,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再延伸到對地理位置、經濟、風土人情等的講解,教學的推進就會更加容易[2]。
許多熱點同時事有關,例如在講到與人口變化有關的知識時,可以插入與我國人口政策有關的知識,并讓學生分析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要有效地開展熱點教學,要求教師了解學生心理,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除此之外,還應當把握三個原則:一是教育原則,所選擇的熱點既要新穎有趣,又要具有教育意義。要與相關的地理知識密切結合起來,為一個鮮明的教學目標服務,絕不可為趣味而趣味,為生動而生動;二是互動性原則,在開展熱點教學時,不能只是教師在講臺上獨自講論,還要加強同學之間的互動;三是時間原則,教師在利用熱點教學提升學生興趣時,要妥善安排時間,既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又要合理控制教學進度,以免教學脫離正軌。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在信息化對高中教育影響不斷加深的今天,高中地理教學也應當與時俱進,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課堂的生動性,增強學生對地理課堂的興趣。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優勢是能夠創造生動的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氛圍,加深對地理現象的體驗。在傳統的地理課堂上,因為缺少多媒體展示設備,情境創造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口頭描繪來完成的。教師的口頭描繪效果畢竟有限,難以形容無盡豐富的地理現象。現代信息技術則能夠模擬現實環境。與教材上的圖幅展示不同,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能夠提供動態視頻,并配上音樂,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感性認識。例如,在學習常見的天氣系統時,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描述天氣形成的原因,所講的無非是抽象的原理,就難以讓學生產生興趣。因為口頭描述難以提升學生的認知,學生感到知識難于理解,還會進一步挫傷學習積極性。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動畫演示氣旋和反氣旋的動態形成過程,知識的具象化就會大大提高,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3]。在教學中也可以選用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專題短片當堂播放,例如中央電視臺的專題節目《地理中國》便是很有益的教學資源。在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豐富課堂信息之后,還能夠從整體上改善學生的地理課堂體驗,讓學生在上課時產生更多的積極情感,這對于學習興趣的提升具有深遠的意義。
結 語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個體內部動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學生對一門學科產生了興趣,才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對一門學科產生持之以恒的探究動力。學生缺少興趣是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長期存在的問題,高中地理教師要深研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誘發、發展和升華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促進教學效果的根本好轉。
參考文獻
[1]王延福.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必修課程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國市場,2016(47):135
[2]李哲宇.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2:93-96
[3]陳黎明.多途徑激發中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談高中地理高效課堂實現的主要方式[J].學周刊,2016,1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