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的課堂提問是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提問就是運用巧妙的激疑設問,讓學生頭腦中產生疑惑,進而引發主動思考;而思考是啟迪知識的鑰匙,學習深入的源頭,溝通智慧之路的橋梁。本文從效果和效率兩個角度出發,總結了一些有效提問的教學方式。在一線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持續性對課堂提問的方式、角度、途徑、過程、內容等方面進行優化,通過科學的課堂提問,強化教與學的和諧互動,全方位立體性地調動起學生學習動力,充分發揮提問的有效價值,進而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學有效性,達到激發學生思維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提問;方式
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手段,從深層次講也是一種教學藝術。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提問,可以啟發學生的心智,拓展學生思維,有效的提問還能夠讓師生關系更為密切,但是在小學數學一線教學中,課堂提問還存在很多問題。
一、課堂提問現狀反思
課堂提問主要問題與誤區是: 一是不能有效傾聽學生正在回答的問題。當學生的回答與教師預定答案不太符合甚至有差異時,有些教師就會打斷學生的回答,讓其他的學生回答或教師直接說出正確的答案,使學生以后不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 二是提問拓展性、探究性問題比例不高。 只是把提問視為簡單的一問一答,提出的問題低思維度,大多只有一個標準答案,讓一些瑣碎的低效問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就找不準自己的方向。 三是候答時間過短。學生回答問題需要醞釀和思考的時間,教師在極短的時間給出標準答案,學生的思維不能進入思考狀態。 四是答案被老師完全控制。問題的設計是為了教師好教,不是為教學服務。教師有時草率地加入個人的評價,或不恰當地打斷了學生的回答,從而左右學生的思維。
二、小學數學有效提問的方式
運用好的提問方式提問,能夠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從而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發展。
1.擴大提問涉及面。一些教師的課堂提問中中等以下學生通常不受重視,提問對象常常為優等學生。這樣做雖然比較省力,提問也會很順利收到答案,但是違背了面對全體學生和因材施教教學原則。教師在提問中應多設計難易適度的問題,對尖子生可適當拔高,對中等生多加訓練,對學困生可適量降級,從而使全體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進來。
2.要學會傾聽。喜歡打斷學生的老師常常并不愿意探究學生為什么會這么回答?并不能真正“理解”學生。教師應該堅持有效傾聽,創設傾聽環境,開發并轉化學生的觀點,把學生的回答變為教師跟進追問、引導的起點和階梯。這種做法可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學生成為重要的課程資源,自然地把學生的回應轉化為教學的資源,而不是簡單的接受者。
3.啟發性要強
啟發性是課堂提問的靈魂,缺少啟發性的提問不是有效提問。所以,教師所設計問題要能夠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要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提問使學生受到效果較好的思維訓練。要把教材知識點與已掌握知識之間的矛盾作為設計提問的突破口,讓學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發現“為什么”。 在小學數學課堂提問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學生的主體地位突顯出來,啟發訓練學生能夠自主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在設疑時應設法讓學生在提出疑問基礎上,再次產生新的疑問,自主地把問題發掘出來,達到一種更高要求的訓練。然后引導、鼓勵學生去質疑、解惑。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提出的問題數量適中、適時。一堂課如果有太多的問題,讓學生長時間地處在思考中,學生就會厭倦、懈怠、生成的質量就會明顯下降。課堂提問要有明確的出發點和針對性,問題精要恰當,避免繁雜瑣碎,做到精益求精,教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不僅本身要經得起推敲,同時還得強調組合的最優化,就是問題與問題之間有聯系、有層次,力爭使教師設計的每一個問題組成一個有機的嚴密的整體。讓學生解答這些問題時,既理解和掌握知識,又得到嚴格的思維訓練。 提問該作鋪墊時就鋪墊,該作歸納時歸納,要把握最佳時機提問,使之能化解難點、深化認識。
5.提問要明確并有針對性。在課堂提問時注意組織語言,把握語言技巧,把問題交代清楚,讓學生聽清楚教師在問什么。設計提問時要充分顧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引起他們的興趣。優化課堂提問首先教師要選擇可以引發學生興趣的熱點構成提問,力求提問過程新穎別致,使學生喜聞樂答。 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提問要圍繞教學目標,要達到這個要求,教師就對教材進行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并以此作為設計問題的依據,使設計的問題既明確易懂,又突出知識的重難點。
6.課堂提問應情境化。小學數學知識大多為靜態的,有些知識還有些抽象,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提問要有創設情境的能力,把靜態的知識動態化,進而對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激發,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辨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引發猜想,引導學生去驗證。這樣的提問形象直觀,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
7.要做好評價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要和有效評價緊密相連。要想達到實效二者缺一不可,盡量少用“對了”“好”或者“你真棒”這種程序化的、毫無意義的評價,真正有效的評價應該是及時的針對問題的回應,小學數學老師要盡力辨析、擴展、修改、提升,以此評價學生的回答。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結合教材,聯系生活實際,把握提問時機,講究提問技巧,對提問內容進行優化,持續提升自我提問的能力,同時也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使學生的數學水平和能力才能不斷的提高,最終發揮有效提問的作用,達到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玉仁《小學數學教學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2]游愛霞《論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年第6期
[3]魯獻蓉《對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課堂提問技能的思考》《課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0期
作者簡介:
郭獻紅, 女,漢,河南西華1978.6.6 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