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磊
摘要:學風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和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其好壞直接關乎高校的辦學質量、管理能力和培養人才的質量,也是一所大學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如果一個高校擁有優良的學風,可以有效提高該校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各方面得到健康發展。在高校學生中,學生黨員是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其進行管理,發揮學生黨員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對高校的學風建設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在學風建設中,學生黨支部可以為其提供各項保證,主要包括載體保證和思想保證。本文從仔細分析學生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發揮,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學生黨支部;學風建設;作用
學風是校園文化和學習風氣等多種因素的反映。在高校中,學風建設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基本保障,也是加快發展的強有力基礎。作為高校學生黨支部,在學風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想要促進學風建設,必須要成立學生黨支部,并且確保其可以真正發揮出自身的作用。
一、發揮學生黨支部在學生建設中作用的有效途徑
(一)增強形象作風建設,發揮學生黨支部在學風建設中的模范作用
樹立學生黨支部形象是經過長期的實踐。對于每一位學生黨員而言,必須要增強自身的模范意識,要求學生黨員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不僅要努力學生黨章對學生的要求,而且應該認真學習校規的要求。[1]學生黨員在工作中,應該發揮帶頭榜樣作用,以身作則,通過良好的學習狀態,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此外,學生黨員在學習中,應當積極幫助其他的同學,一起努力學習,從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體現自身的作用。學生黨支部的同學在班級和校園中必須要樹立良好的形象。首先,保持優秀的學習成績,體現出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同時,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考試中,不得出現作弊的行為,自覺遵守考場紀律。然后,學生黨員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發揮榜樣的作用,應該推崇健康向上的綠色生活。[2]最后,學生黨員必須要確保身心得到健康發展,提升學習效率,鼓舞身邊的同學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鍛煉身體。
(二)加強學生黨支部與其它支部的共同建設,促進學風建設
長期以來,高校黨建工作都是遵循固定的管理模式,從黨委到黨總支,從黨支部到黨員。這樣的管理模式相對嚴謹,是中國共產黨總結的實踐經驗。可是高校黨建工作不能只是運用這種內部管理方式,而是應該依靠大學生,和同學加強聯系,才可以促使學生黨建的每項工作得到正常進行。加強學生黨支部和其它支部之間的共同建設,是加快學風建設的重要途徑。[3]由于一個支部的力量是不夠的,但是將許多支部整合在一起,其力量是無窮的。比如:將教師支部和學生黨支部進行共建,通過這樣的形式開展工作,有助于學生建設的發展。
(三)對大一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的指導
對于大一新生而言,大學校園是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在大學校園,既沒有家長教師的千叮萬囑,又沒有統一的考試壓力,導致許多學生不能正確意識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作為學生黨支部,需要發揮自身的作用,引導這些學生在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中,應該繼續“前進”,而不是“后退。”對于學生身上的優點,應該立即做出肯定和表揚,杜絕不良的學習風氣。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況,學生黨支部必須要強化思想教育。比如:關于入黨考核和動員,不只是學期開始和學期結束的工作,而是黨支部在不同的階段,根據每個對象的心理特征和實際情況,有意識的進行宣傳。[4]同時,學生黨支部可以根據學生需求,在第一時間組織學生召開大會。此外,黨支部必須要依賴學生干部的主要力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推動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加快高校學風建設。
(四)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當前,我國許多高校在學生黨支部建設中,主要依靠大學生思政教育方式開展各種工作,然而忽視對每個學生黨員進行考核,得不到制度上的保障。因此,必須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黨員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推動高校學風建設得到更好的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想要促進高校穩定發展,必須要注重學生黨支部建設。一支優秀的學生黨支部隊伍在學風建設中可以發揮領頭的作用。認真建立好學生黨支部,以其為牽頭正確指導學生會、志愿者協會以及團委等工作,也可以發揮較大的影響。將學生黨支部作為領頭羊,帶動學校其他部門開展各種工作,已經發展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建設的新型方法。尤其是在學風建設工作中,應當積極開展實踐創新活動,嚴格管理黨員的行為,貫徹落實學生建設制度。
參考文獻:
[1]文琳,徐慧.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在學風建設中發揮作用的途徑研究[J].文教資料,2017(19):158-159.
[2]劉蓉,唐紅秀.充分發揮高校學生黨支部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0):48-50.
[3]趙自然.高校學生黨支部在學風建設中的地位及作用探析[J].傳承,2012(12):14-15+17.
[4]程元平,厲星星,郝朝坤.發揮高校學生黨支部在優良學風班建設中的作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3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