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素梅
摘要:英語已經作為一門學科深入到我國各小學中,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知識基礎和應用能力,小學生的英語現狀令人堪憂,大多數小學生不能準確地掌握英語發音,也不能對英語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采取一系列的教學方法,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他們學以致用,是現在很多英語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激發興趣;小學英語;提升對策
英語作為一門課程深入到小學,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多數老師和家長更加注重對孩子的英語學習要求了,教師也不斷研究各種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不可否認,很多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確實有所改進,但他們的學習興趣與運用能力卻沒得到明顯改善。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將其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如果學得再好而不會運用,只能成為“紙上談兵”。由于英語的特殊性,我國小學所教授的英語課程基本都是簡單的單詞、對話等,也正因為此,多數小學生學習時并沒有掌握英語之間的聯系。筆者經過觀察發現,多數小學生對教師講的內容接收得比較快,對所學的內容記憶得也比較快,但他們多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吸收知識的;并且很多小學生平時交流基本不練習英語口語;有些對話片段,教師要求學生之間互相對話加強口語鍛煉,但課下學生往往單獨完成對話中的兩個角色,缺乏一定的互動和監督,他們學的時候是比較隨意的。結合以上種種現象,教師們有必要研究學生的特點,結合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更有趣的英語課堂教學,讓他們在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喜歡英語、愛用英語。
1.方法很重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陪伴者和指導者,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他們的學習采用差異化的指導,讓每個孩子都得到應有的指導和尊重;同時,教師要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正確的學習方式給予糾正和指點,如,針對班上多數學生不敢開口讀英語的現象,教師可以找那些學生單獨聊聊,用委婉的語氣鼓勵他們敢開口說,比如教師可以這樣說:“你上課很認真,我覺得你在閱讀方面下點功夫,會更好的。”針對那些喜歡死記硬背英語的學生,教師可以這樣鼓勵他們:“我們每天說的每句話不是背下來才說的吧!這是我們學了很多語文知識之后形成的自然運用能力,我們學英語也可以這樣的,學會了英語,我們到了外國就不需要導游給我們翻譯了,還能順利與外國人交流,這是多么偉大的事情啊!那么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努力用心練習,而不是背誦,因為即便背下來也不是真的學會了英語。大家說好不好?”學習方法很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懂得適時傳授給學生學習方法,讓他們在學習中少走彎路。
2.直觀形象融入到教學更有效
由于小學生與英語使用環境接觸得比較少,他們學習單詞、句子一般是通過實物、圖片、動畫等形式來實現的。所以,教師在授課中要結合小學生的這一特點,有效將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帶進課堂,讓學生感到課堂的快樂,讓他們感覺英語原來就在我們身邊,這些物品能通過英語來表達,他們會學得越來越有興趣。比如: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Unit 2Colours!教學中,知識點是幾種表示顏色的詞red,yellow,green,blue,并讓學生學會使用這些詞語交流。為了讓學生們記住這幾個單詞,我采用了卡片的形式進行教學,一張卡片上畫的是綠樹葉,一張畫的是火,一張畫的是藍天,另一張畫的是小黃鴨。我隨機抽到一張,會用英語問學生們,如“What is the color of leaves?”學生們可能會對leaves比較陌生,但看到我拿的那一張樹葉圖,他們自然明白我要表達什么,于是回答道“green”;隨機抽到另外一張,繼續追問:“What is the color of sky?”學生回答道“Blue”。一節“色彩紛呈”的英語課在歡快積極的氣氛中結束了。學生們不僅參與性高,思維也變得活躍了,通過直觀形象的教學,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視覺判斷力和聽力,也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游戲激發學習趣味性
小學生上課注意力時間比較短,很難完全堅持上一節課,這就需要教師發動腦筋,采用能激發他們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大多喜歡玩游戲,教師可以把游戲帶到課堂,讓學生在有趣味的課堂中邊玩邊學,寓學于樂。例如,在教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 Unit 4 We love animals時,我帶了幾個毛絨玩具動物到課堂上,學生們看到這些玩具個個神采飛揚,在帶領他們學習“Lets talk”之后,我給他們布置了一個“游戲”: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拿其中的一個毛絨動物,展開對話,最后由我來做評委,看看哪個小組的對話最標準、正確。比如第一個小組拿到我的毛絨玩具—小豬,第二組拿到玩具小熊,第三組拿到玩具小鴨子。第一組的對話就是“Whats this?”“Its a pig.”第二組的對話是“Whats this?”“Its a bear.”第三組對話是“Whats this?”“Its a duck.”這樣的游戲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讓他們在不斷強化中掌握了“Whats this?”“Its a...”的用法。這種“玩中學,學中樂”的教學方式,把知識融入到了游戲中,讓學生不僅學得輕松,還能鍛煉他們手腦并用的能力。
總之,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處于發展時期,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造成了他們學習時種種問題的存在,所以教師應轉變教學思路,正視不合實際的教學觀念,采用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學方法,采用直觀形象的圖形方式或靈活多變的游戲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掌握知識,快樂運用知識。
參考文獻:
[1]王芹. 關于培養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習慣的思考[J]. 好家長,2014(39).
[2]顏小玲. 授之以法,以學生為本,保持學生學習興趣[J]. 快樂閱讀,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