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
【摘 要】目的:探討白血病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后口腔粘膜炎(Oral Mucasitis,OM)的護理措施。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白血病造血干細胞移植術60例患者,。隨機均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預見性護理方法,護理后對比兩組患者OM的不同程度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結果:觀察組OM發生例數25例,觀察組患者OM發生率為58.14%,對照組發生例數為37例,發生率為86.05%;觀察組患者經預見性護理后的口腔粘膜炎發生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白血病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對患者進行預見性的護理可以減少患者的OM發生率,值得進行運用。
【關鍵詞】白血病造血干細胞移植;口腔粘膜炎;預見性護理
【中圖分類號】R5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口腔粘膜炎(Oral Mucasitis,OM)也稱作為口腔潰瘍,又叫“口瘡”,是指發生在口腔粘膜及口腔軟組織的疾病,該病為病毒感染所致,當身體免疫系統異常時,這些病毒會特別活躍,病情也會明顯惡化[1]。發生口腔粘膜炎一般由口腔粘膜病、創傷性潰瘍、由腫瘤引起的“惡性潰瘍”三類原因引起,有研究認為,在異基因移植過程中,患者非常容易發生口腔粘膜的潰破、感染,是在移植過程中令患者最為痛苦的不良反應之一[2],因此需要積極的應對方式進行處理。本文研究了在白血病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對OM的預見性護理,以期降低患者OM的發生率,現將相關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3月~2018年3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住院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7例,女23例,其中自體移植28例,異體移植32例,年齡23~60歲,均藥浴后經無菌處理后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觀察組3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疾病嚴重程度、所接受的治療方案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一般的疾病護理基礎上,行傳統的護理方案:患者頭偏向一側,用生理鹽水棉球23~25個擦拭口唇,牙齒內、外側面咬合面,頰部,硬腭,舌面,舌下面,口腔底及舌系帶兩側并觀察口腔是否擦洗干凈,有無炎癥、出血、潰瘍。同時給予自制漱口液(50ml生理鹽水+亞四氫葉酸鈣100mg+維生素B120.5mg)漱口。觀察組患者進行預見性的口腔護理:①移植前:評估患者口腔健康情況,觀察有無齲齒、殘牙,對牙結石、牙斑等進行清潔,給患者做好口腔健康教育宣教,講解口腔清潔的必要性,提高口腔健康的認知性,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②移植中:應用自制漱口液+NaHCO3漱口液+復方氯己定漱口液進行交替漱口;③移植后:囑咐患者及其家屬選擇合適的漱口液,指導盡量咀嚼促進愈合。口腔潰瘍膏每日涂抹2~3次,涂抹前消除潰瘍表面白膜,三餐后均給予自制漱口液漱口并隨身攜帶,每次漱口時間不低于90s。每次20ml,每日次交替漱口。認真觀察患者口腔有無出血、潰瘍、炎癥,另外鼓勵患者每3h鼓腮5min,促進血粘膜血液流動。
1.3 觀察指標 口腔粘膜炎[3]:1 度:口腔黏膜干燥、潮紅、變薄、未有破損,進食時可有輕觸痛;2度:局部口腔黏膜有輕微破損、蛻皮,破損不超過3個,范圍不超過3mm×3mm,進食時伴有明顯疼痛;3 度:口腔黏膜多處潰爛、出血,伴有劇烈疼痛,且范圍超過 3mm×3mm,不能進食;
1.4 統計學分析 所得數據采用spps20.0軟件包處理,組間差異比較采用檢驗,以百分率表示,取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30例患者中發生OM 10例,發生率為33.33%,對照組發生例數為21例,發生率為70%;觀察組患者經預見性護理后的OM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見表1
3 討論
據統計,在進行化療、放療及脊髓干細胞移植治療的腫瘤患者中,口腔粘膜炎的發生率高達40%~100%[4]。口腔粘膜炎不僅影響口腔,還影響整個消化系統,它帶來的臨床癥狀包括疼痛、營養不良、局部和全身感染等。它還影響治療方案的有效實施,增加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還嚴重影響患者的機體功能和生命質量并導致終止化療方案。治療延遲、藥物劑量減少和不連續的治療會大大地影響整個治療的有效實施,進而不能得到預期的療效。目前,口腔護理能有效地緩解口腔粘膜炎的癥狀,但并不能完全預防其發生,口腔的護理對所有腫瘤患者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時間和人力的限制,要對所有的患者進行全面的護理是困難的,因此對所有患者進行預見性的護理十分重要。口腔粘膜炎的預見性護理是改善化療、放療及脊髓干細胞移植治療的腫瘤患者口腔粘膜炎發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針對可能出現的患者反應做出相應的護理行為,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通過合適的交替口漱水預防口腔感染,達到了良好的口腔潰瘍控制作用。本次研究對觀察組43例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通過移植前的準確的口腔評估,科學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口腔認識水平,避免了后期因認知不足導致口腔損傷。在移植后,注重細節,采用適合的漱口水液,每日堅持,持之以恒的清潔口腔環境,根據護理結果數據可以發現觀察組(30%)患者的OM發生率遠遠低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86.05%)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白血病HSCT患者OM的護理方案選擇需要對口腔粘膜炎的發生機制做深入研究,預見性的護理應用有助于降低患者OM的發生率,值得在臨床進行運用。
參考文獻
王迪,趙希.維生素復合漱口液與碘甘油混合思密達局部涂抹對化療后口腔粘膜炎的療效對比[J].實用癌癥雜志,2017,(6):1038-1040.
王迪,趙希.預防和治療與腫瘤治療相關的口腔粘膜炎的護理計劃[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5,(10):586-588.
蔣和玲,周貽振.造血干細胞移植相關性口腔黏膜炎的護理進展[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4,(8):5-7,8.
譚燕,何艷,張清磊.口腔急癥之疼痛322例病因分析及治療干預[J].醫學信息,2015,(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