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儒彥
摘要:在精準扶貧全面扶貧的大環境下,隨著勞務輸出力度的加大,留守兒童問題也呈現出許多新狀況新特征,同時也給解決此問題提供了新平臺新的方法途徑。
關鍵詞:扶貧;關愛;留守兒童
當前,精準扶貧、全面扶貧正在神州大地上轟轟烈烈地開展,貧困人口廣受恩惠。在扶貧資料中顯示,貧困戶中36%以上的致貧原因是“因學”,相應的幫扶措施中,“就業轉移”成了使用最多的選項,也是最能立竿見影、政府幫扶人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了。
嚴峻的貧困形勢,許多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在政府扶貧幫扶人的引導下,或培訓或親戚介紹,紛紛踏上勞務輸出、轉移就業之路,以解決貧窮落后之現狀;他們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為全面打贏扶貧攻堅戰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隨之而來的留守兒童隊伍更為龐大,問題日益突出,亟需我們教育工作者、班主任老師引起極大的關注。下面以我村小學所轄區為研究對象,探析新形勢下留守兒童的基本狀況和關愛、管理的方法與途徑。
一、新環境下留守兒童呈現出的基本狀況特征。
(一)親情淡漠,留守兒童人數面積很大,占在校學生數的三分之一,以低年級更為偏重。而父母雙方都一同外出務工的又占留守兒童群體的一半以上,多數是隔代監護,也有少數委托親戚家代管。孩子對父母印象很是模糊與陌生,對父母沒什么好感,缺乏親情。致使務工家長打電話回家問候爺爺奶奶后讓孩子說幾句,有些孩子都拒絕接聽或說不上一兩句話。
(二)留守兒童生活、學習自律性差。他們在生活上表現為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起居飲食懶散隨易,孤僻自卑,性格趨于內向。而隔代的托管,代溝的距離,老人文化素質普遍的偏低,加上地里農活的忙碌,很難做到對孩子的有效管理,致使孩子作業功課沒有得到輔導,老師布置的作業都是草草應付得過且過,甚至拖拉不交,日積月累向后進生行列滑入,留守兒童在班級里的成績都是普遍靠后的。
(三)留守兒童存在相當大的安全隱患。由于爺爺奶奶等隔代監護人歲數普遍偏大,農活繁忙,很少有時間精力將孩子監管、教育到位。留守兒童大多時間是獨自在家或離家外出玩耍,沒有時間觀念,一玩就是露天,甚至在網吧里玩上幾天幾夜,造成的各類意外事故時有發生。全國兒童意外事故報道中,留守兒童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四)留守兒童缺乏上進心。因長期親情的缺失,導致性格的孤僻內向;落差的成績,旁人的冷眼,促使留守兒童日漸養成了沒有上進心;經常的作業不完成,老師的批評都讓留守兒童幾乎懷疑人生;沒有理想追求,認為自己永遠是差勁的家伙,大有破罐破摔的思想而渾渾沌沌度日。
(五)學校對留守兒童的關愛還有不完全到位。“關注留守兒童,同享一片藍天,”政府部門早已提出了多少年的口號。但是,繁重的教學工作任務,緊張忙碌的各類培訓進修,下鄉扶貧表格填寫整理等各種工作讓老師也無暇顧及。留守兒童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更多的關注,說明學校老師對此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是草草應付。
二、新環境平臺下關愛留守兒童的方法途徑。
(一)現在的口號是“扶貧先扶志,扶貧先扶智”。幫扶人應與貧困戶共同分析致貧原因,明確低文化水平、缺技術素養是貧窮落后的根源。因此,再不能讓在讀子女重蹈覆轍。應該徹底摒棄“讀書無用論”的思想,鼓勵并幫助家長盡可能在本市縣范圍內打工,盡量減少隔代監護或委托親戚監護。還可引導利用家鄉資源,扶持生產,幫助他們申請產業啟動資金,申請貼息貸款和免費種苗等,大搞特色產業種植養殖,這些都是脫貧致富的好途徑,同時又能照顧子女,輔導孩子的功課,監督孩子的日常行為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效保障孩子的安全。
(二)學校班主任老師應該以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常態化管理。留守兒童人數已經占據了班級人數的三分之一了,忽視這一部分學生,放任問題的自流,那這個班級、這所學校的工作也是失敗的,它會拖累教育教學等工作的順利進行。班主任在調查摸底的情況下,制定切實可行的關愛計劃,定期聯系學生的現暫時監護人,了解其在家的生活表現,有沒有新動向或不良行為及異常舉動。掌握該學生的在家情況后結合其在校表現,找學生一對一談心,肯定他的良好的一面,敲警鐘他的危險傾向,引導其良性發展。再電話微信聯系遠方打工的家長,匯報和現監護人和學生的談話內容,要求家長在近期及時地與孩子視頻通話,也起到監護的作用。
(三)鼓勵社會力量一起關愛留守兒童。隔代監護人最大的難題是對孩子作業的輔導,就是年老的爺爺奶奶只會說說催催孩子做做作業,至于做對不對做多少完成沒有也不會看;孩子提出不會做,因自己的文化水平所限也不會輔導而放任自流了。現在學校周邊都有各類托管作業輔導班,對于這部分人是最適合的,也可以電話請教科任老師,也可以請教村里高年級的同學等等,乃至于村里面有文化的熱心人都可以請教,不讓孩子一次次的賴交作業成為不良的習慣。
(四)政府部門和學校領導對留守兒童給予政策傾斜性的關愛。對在外省市打工又有留守兒童的貧困戶家庭,政府部門和幫扶人盡量找能在本地工作的崗位就業,讓孩子不再成為留守兒童。對工作量大的留守兒童班級,學校也應該在班主任津貼中按留守兒童人數給予相應的補貼。學校圖書室也應該向留守兒童傾斜開放,既能豐富學生的閱讀開拓了視野,又能在閱讀中遠離社會上不良習氣的侵蝕,培養起良好的人格人品。
總之,自有勞務輸出后,留守兒童問題隨之而來,且呈各種負面影響不斷,研究探討其現狀及發展新特征,探析解決新問題的方法,運用新途徑新手段,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班主任老師的義務與責任。
參考文獻:
[1] 《淺談如何更好的關注留守兒童》
[2] 《關愛留守兒童 “牽手關愛 快樂成長”活動暖心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