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
摘 要:家長和教師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教師和家長能否有效溝通,尤其是小學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至關重要,但知易行難,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容易存在溝通不暢等各種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導致教師和家長溝通不暢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學班主任和家長溝通有效性的策略,以期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家長;有效溝通;策略
家長和教師是對小學生的生活中重要的兩個角色,對其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教師和家長能否有效溝通,尤其是小學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至關重要。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家校和班主任溝通的途徑和方式也已經不再局限于以前的面談、上門家訪、電話手機溝通等方式,出現了微信、微博等網絡溝通方式。互聯網的應用賦予了家校合作全新的聯系渠道,其優勢在于可以快速便捷地縮短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距離。雖然有這么多溝通方式,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存在各種因素導致溝通不暢等各種問題。因此,班主任如何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就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導致教師和家長溝通不暢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學班主任和家長溝通有效性的策略,以期及時發現孩子在初步成長的環節中產生的各類問題,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1影響班主任和家長有效溝通的因素分析
1.1班主任和家長間的溝通存在不平等關系
在過去的教育理念中,家長認為班主任具有權威性,在和班主任的溝通過程中自身應當處于從屬的被動地位,應當和學生一樣是被教育的對象,被動盲從學校的安排與班主任的建議,與此同時教師自己也是這么認為的,這種教育理念下,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地位是不平等的。反觀當下隨著教育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重要作用,會自主運用自己的教育思想,擁有較強的自我意識,無法完全聽取班主任的建議,希望獲得和班主任溝通的平等關系,但一些班主任卻并沒有改變自己落后的理念,這樣就導致班主任和家長的關系失衡,大大降低了溝通的有效性,不利于學生的教育。
1.2班主任個人精力有限
目前的班級設計中一般都是一個班40~50個學生,這就意味著教師要和幾十個家長進行溝通,而每個家庭的需求和家長的性格不同,這樣就導致班主任和家長溝通這一工作知易行難,很多班主任因為個人精力有限,幾乎不可能和所有學生家長都實現有效溝通。
2小學班主任和家長有效溝通的策略
2.1溝通形式多樣化
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不同,而其家長和班主任進行溝通也存在著不同的需求,因此,班主任應該拓寬溝通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行溝通:
(1)家長到校訪問
傳統的家長訪校模式為召開家長會的形式,通過召開家長會,能夠向家長們展示學生班級建設的有益成果,傳達某個階段內學校對學生制定的目標和要求,通常為每學期舉辦一次,溝通時間較短。學校應當優化這種方式,為家長來訪校園提供更豐富的捷徑,比如定期開設校園開放日,邀請家長前來聽課和交流。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家長到學校接送孩子的過程中和家長進行溝通,通過溝通班主任可以及時地將學生在校期間的情況告訴家長,同時也可以從家長口中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這樣更有助于班主任開展管理工作。
(2)教師家訪
班主任在和家長約見的過程中,可以在家長有空閑并允許的情況下到學生家中進行溝通,但這種方式只能應用在少數溝通問題比較嚴重不足的學生家庭上。教師通過家訪,能夠加深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環境和狀況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等,有助于推動學生健康成長,從而實現個性化的現代基礎教育。
(3)電話溝通
當家長比較忙時建議采用電話溝通,因為電話溝通較便捷,耗時短。在打電話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隨時將學生的情況告訴家長,當學校中有什么活動需要家長配合的時候,班主任可以打電話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了解活動的意義,進而促使家長能夠和班主任共同來對學生進行管理,促使學生更好地成長。
(4)互聯網溝通
在互聯網時代,溝通方式也必須和網絡聯系起來進行優化,建議學校可以構建起一個家校網絡立體互動平臺,讓溝通方式更加流程化、可追溯化。移動智能手機的平臺也促進了學生、家長和學校的網上互動,主要互動手段有微信、qq、微博等自媒體和郵件溝通。
2.2溝通內容合理化
班主任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要注重內容的合理性,一方面要讓家長理解自己的工作,進而促使家長可以積極主動地配合工作,另一方面要讓家長能夠接受自己的建議,共同來對學生進行管理。因此,班主任在和家長進行溝通的過程中,要從教育理念以及方法兩個方面進行溝通。班主任要讓家長知道成績并不是論英雄成敗的唯一因素,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但要注意其中的度,不能因為學生成績不好就對學生打罵,家長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挖掘學生潛在的能力,以此來促使學生在家庭中能夠更好地成長。同時,很多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學習引導的過程中,采用的引導方式不合理,鑒于此種情況,班主任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應對教育方法進行溝通。比如說,家長在為孩子購買學習用品的時候,要教育學生不能攀比,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幫助,讓學生能夠有信心解決問題等。總之,班主任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內容,這樣雙方的溝通才能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通過雙方的配合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3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材,是國家發展中的希望,想要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僅依靠班主任是不夠的,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注重家長的作用,班主任要和家長多進行溝通,讓家長能夠放更多的注意力在孩子身上,能夠采用正確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育,樹立好自己的榜樣,讓學生能夠從家庭中學習中到更多積極的內容。同時,班主任也可以通過溝通從家長口中進一步了解學生,這對于班主任開展好管理工作有著積極的幫助。因此,班主任應該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讓家長能夠參與到管理工作中,共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慧.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與家長溝通的幾點實踐思考[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5(22):114-115.
[2]錢瑾.外來工子弟小學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藝術[J].文教資料,2012(12):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