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群
【內容摘要】培養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其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獲得知識,這樣的方式相比較任何一種灌輸式教學方法來說都是十分有效的,這也體現出了我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智慧。初中歷史是學生學會辯證看待史料,培養推理、論證能力和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學科。不論學生今后是否走考古這一職業道路,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使其樹立終身學習意識都是極為必要的。圍繞這一論點,本文以下將展開簡要地分析,希望可以對各位同仁有些許幫助。
【關鍵詞】初中歷史 自主學習 能力養成
初中歷史新課程改革中曾明確提出,要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學習興趣,轉變以往的教學工作作風,倡導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給予必要的輔導,并且還提出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21世紀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在這一時代我們稍不小心就會“被文盲化”,為了讓青少年緊跟時代的發展,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探索恰當的教學方式,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尤為迫切。
一、結合歷史教材中的內容,激發自主學習興趣
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確實如此,筆者也很欣賞和佩服能夠將學習當作一種樂趣的人。將學習作為一種興趣、愛好的人,自然對需要學習的知識能夠帶著積極的情緒去深挖,去體會,得到的也就比單純為了學習而學習的人更多。因為歷史教材中教學的內容十分豐富,所以,我們不妨可以利用這些多元的內容,來展開趣味性的歷史教學,以此激發初中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勉勵初中生在歷史學習中,獲得更加深入的發展。
比如,在教學“中國的近代史”相關內容時,為了激發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興趣。初中歷史教師可以結合本章中“馬關條約”、“南京條約”、“辛丑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來構建情境教學法。在學生理解關于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基本情況后,讓學生們組成學習小組,通過表演舞臺劇的方式還原當時的歷史談判場景,當學生看到西方列強在談判桌上對我國使者步步緊逼的時候,相信每一位初中生心中的愛國、報國之情都會被激發起來,另外,這種情境教學的方法,也更加容易激發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此外,我們在教學中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通過視頻播放、展示圖片,來真實還原當時那個令人心算的年代,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只要初中生看到我們的同胞因為列強的侵略而流離失所、戰火蔓延,就必然會集中他們的學習注意力,點燃他們內心那個熊熊的愛國之火。
二、精心設置懸疑,帶動思維發散
斯托利亞爾認為:“知識當它靠積極的思維得來,而不是憑記憶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所以,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使其在質疑中對真理和公式提出不同的看法,并且在思維鍛煉中實現創新。比如,對教師所說出的話產生質疑就是發散學生思維的第一步,以往我們在教學中無論說什么,很多同學都會附和“嗯”、“對”、“我也是這樣想的”,這便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們的自主思考步伐,為此,筆者所采用的方法是故意說一些錯誤的話,比如“我國的近代史是血淚史和屈辱史,自從1843年鴉片戰爭之后……”筆者剛剛說完這句話,就有同學直接站起來“老師,鴉片戰爭是1840年發生的事”,于是一個豎起的大拇指就面向了他,并且這位同學也得到了全部同學的掌聲。其實,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更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率,否則,如果連我們在教學中所犯下的一些“錯誤”學生都不能提出質疑,又如何能夠希望他們去質疑教材,也就更不必說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了!
三、構建自主學習的歷史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歷史課堂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其中有兩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其一是自主學習,其二是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在歷史課堂教學前,歷史教師需要結合每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設計好問題和懸念,這樣他們才會依據自己的能力和所學來解決問題,得到最深刻的學習體會。比如,在教學如在講授(部編)七年級上冊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淝水之戰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成這樣一個問題:淝水之戰的背景、交戰雙方、時間、兵力、戰術、成語、特點及結果、影響?讓學生在3分鐘內自主學習完成,然后提問學生。對于學生比較難理解的前秦為什么會以多敗少,則通過一道探究題:淝水之戰前,苻堅躊躇滿志,擁兵80萬,而東晉僅8萬,這十比一的兵力,應該是一邊倒,但前秦卻兵敗如山倒,沒能統一江南,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來完成對這一問題的分析,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當展示“授人以漁”的教學智慧,做教學中智慧的“漁夫”。新課程改革和當前的素質教育理念都為我們的歷史教育教學提供了必要的輔助,為此,我們的歷史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出自己作為教學引導者的作用,探索多元、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興趣,在家長和教師的合力監督下,助力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使其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 張紅艷. 從課文標題入手提高中學歷史教學質量——以《南方經濟的發展》一課為例[J]. 中學教學參考,2013(09).
[2] 唐良兵. 淺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活動開展常見問題及對策——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4課《燦爛的宋元文化(二)》為例[J]. 新課程(中學),2014 (08).
(作者單位:廣東省連州市北山學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