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向生
摘 要 企業的執行能力與企業的競爭能力相關。如果企業缺乏執行力,企業就不會有凝聚力以及發展,更說不上競爭。基于中層管理者在企業中的核心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層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執行力不強的原因,并給出了作為一個中層管理者提高執行力的方法,希望對企業領導有借鑒作用,并給中層管理者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 中層管理者 提升 執行力
一、引言
中層管理者是一個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在企業進行戰略決策以及方案執行過程當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企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為一個中層管理者,如何起到帶頭作用,帶領員工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并利用好執行力這一把雙刃劍提高自身的管理成效以及下屬的執行能力已經成為一個企業重點關注的課題。文章通過對企業中層管理者的執行能力進行分析,探討了企業中層管理者如何進行有效管理,提升執行力。
二、中層管理者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事必躬親,不會適度放權,也不能很好地激勵下屬
如今,許多中層管理者很容易高估自己在企業當中的重要性,許多事情都親力親為,怕下屬工作做不好,因此不愿意將權力下放,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缺乏危機意識
許多管理者學習能力不強,投入工作之后不會花時間繼續充實自己,導致他們跟不上高層管理者的工作節奏,工作時缺乏主見,變成了上級領導向員工傳遞信息的傳話筒。
(三)自以為是
許多中層管理人員的言行舉止都比較情緒化,且表現較為隨意。他們在考慮問題時通常只是從自身出發,認為別人也會或者應該用和自己同樣的方式來對待某一個問題。這種想法導致他們在工作當中很容易自以為是。
(四)橫向和縱向之間缺乏溝通協調能力
許多中層管理人員都不太注重相互溝通和團隊合作,同時也缺乏溝通技巧,這可能導致他們在向下屬分配工作任務時政令不通,下屬很難理解。
(五)犯本位主義錯誤
許多中層管理者在為人處事時都只注重自己的利益,而不太估計企業整體利益或者部門利益。
三、企業中層管理者如何提高執行力
(一)強化企業凝聚力,對有執行力的企業文化進行培育推崇
首先,應該在建立和完善管理標準體系、價值觀念,績效考核和運行機制等的基礎上加強對制度執行力的建設,形成一種大力倡導遵守法規,規范管理的理念。
其次,要全面而且經常性地強調執行力的作用,創造一種對執行力都相互重視、相互珍惜的心理。這有利于科學地量化和評價執行力,并對其進行充分說明,從而消除那些不利于執行的因素。
最后,應該認識到企業文化的本質是務實、重責任以及注重效率和效益、強調變革,注重培養、創造一種不僅符合企業特征,而且又能很好地貫徹執行的企業文化,從而讓員工認識到執行力的重要性。
(二)整合企業的組織結構,并提高企業組織結構的明晰度
首先,應該改變組織結構并增強組織活力。當今社會,并沒有最好的組織結構,傳統的組織結構也并不完美。其中的關鍵是能否找到縱向和橫向之間相互協調的平衡點。所以,最好是建立一個能夠適應外界環境變化,滿足組織需要,并能實現企業戰略的組織結構。
其次,應該正確把握組織結構設計的發展方向。總體來說,優秀的組織在進行組織戰略導向、組織設計等方面具有非常明顯的特點。
最后,可以提升中層管理者執行能力的組織特征:組織責任明確、快速反應、信息共享、縱向和橫向一體化,組織結構扁平化、工作職責標準化、分工明確。
(三)培養優秀的中層管理者,并提高中層管理者的綜合能力
首先,應該對中層管理者的地位以及作用進行正確評價。一是要積極評價中層管理者在企業變革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清晰地了解他們的利益需求。若高層管理者沒有清楚地認識到中層管理者在企業中的作用,而只是停留在執行層面上,會使得中層管理者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
其次,應該全面評估中層管理者的整體質量和績效。與他們在企業中的地位及職能相比,中層管理者整體素質比較差,并沒有發揮其溝通的橋梁紐帶作用,且缺乏高效的執行能力。與他們應該掌握的管理理論和方法相比,中層管理者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技術和方法。因此,需要多樣化地培訓中層管理者。例如,短期專題培訓,高級管理助理以及在職演講培訓。通過培訓,中層管理人員可以確定自己在企業中的地位,不斷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并及時更新管理理念,以包容的心態掌握并靈活應用管理技術,有效地增強中層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
建立和完善中層管理人員的選拔、任用、評估、晉升機制,選擇、聘用合適的人才,全面評估績效,根據績效結果發放績效薪酬。通過績效管理使得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更強,進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執行力以及滿足自我完善的需要。
(四)科學化業務流程,發揮業務流程的引領作用
要有科學的業務規范流程才會有執行力。應該正確認識到提高中層管理者執行能力的基礎是實現業務流程的科學化。企業的運作是圍繞管理流程進行的,而不是圍繞企業組織中某個單元進行的。在工作過程中需要眾多組織單位相互配合,要排除干擾,合并組織單位以及重疊的流程,通過有效的科學流程不斷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以及適應能力。
要科學地設計業務流程。首先,明確流程設計的目的,包括管理標準、標準操作、風險控制以及對業務目標實現的支持;其次,應該明確業務流程的層次結構所有權,企業的業務流程通常分為三類,即策略類、操作類、支持類;最后,確保包括工作責任、目標、時間、信息等要素的同步流動
要對現有流程進行科學診斷,分類、定性定量分析流程,討論流程中出現問題的原因,然后收集,分類和分析流程,優化流程設計,并按照實現企業目標所要求的環境等消除阻礙因素。
(五)提高高層管理者的領導能力,彰顯企業管理制度的表現能力
提高高級管理人員的指導能力能夠提升管理者的執行能力。高層管理者不能進行有效管理,也會影響中層管理者的執行能力。
高層領導者不僅僅能創造執行力文化,也能執行執行力文化。中層管理人員的執行力檢驗主要集中在高層管理者的帶頭作用上,制度體系外的管理人員不允許出現在企業組織系統內。加強對中層管理人員的授權以及監督,不僅要給予真實有效的授權,并且還要及時糾正實施中的偏差。另外,還要加強中層管理者在信任和約束方面的協調,防止出現因為偏離組織目標而導致的錯誤執行力,并給予合理的約束。
(六)給中層管理者配置與其能力互補的下屬,從而提高團隊的合作能力
首先,大局意識、服務意識以及協作精神集中體現了團隊精神,團隊合作的基礎就是要尊重個人的利益和成就,協同合作是核心,向心力以及凝聚力是團隊精神的最高境界,反映了企業整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統一,從而確保組織能夠有效運作。優秀的團隊精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團隊各成員之間相互信任、相互欣賞,成員可以發現彼此的優勢并且互相學習;第二,相互幫助和相互理解,成員不僅僅應該在別人需要幫助時提供幫助,而且還應該主動幫助他人,以友好協商的態度處理事件;第三,應該有團隊自豪感,珍惜團隊的榮譽。
從團隊成員的能力來看,團隊的成員構成應該包括有技術專長的人、善于作出決策的人、解決問題的人、善于與人打交道的人等。一個團隊如果缺少某類成員就不能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因此,有必要合理配置團隊成員,并且做到優化組合、相互學習,從而發揮出團隊的整體能力,提高團隊的執行力。因此,他們應該由諸如行動者、協調者、推動者,創新者、監督者等角色共同組成。通常一個團隊當中的大多數人都可以擔任其中的某個角色,但人們一般只愿意承擔2~3個角色的任務。因此,應盡可能使個人特征與團隊角色相匹配,并盡量做到用人所長,進而保證團隊成員有較強的執行能力。
四、結語
如今,在現代企業永續發展以及追求長期生存的過程中,如果想要在實現經營目標的同時保證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以及穩定成長,需要依靠企業戰略。同時,只有依靠執行力,才能更好地落實戰略。執行力也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實際管理水平。對于企業的中層管理者而言,執行力不僅僅體現的是某一種素質,而是多種素質結合的綜合體現。只有不斷提高企業中層管理者的執行能力,才能進一步提高整個組織中員工的執行能力,從而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
(作者單位為廣西農墾西江乳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馬磊.淺論企業中層管理者如何提升執行力[J].全國流通經濟,2017(36):33-34.
[2] 鄧沛然.中層管理者是企業組織執行力提升的關鍵[N].現代物流報,2005-11-04(003).
[3] 劉海平.論轉型期國有企業中層管理者執行力的持續提升[J].引進與咨詢,2006(02):70-72.
[4] 楊泉.中國民營企業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提升[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5(03):40-42.
[5] 唐健,馬慧琴.轉型期如何提升發電企業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 [J].科技視界,2015(0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