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
摘要:羌笛音樂作為我國羌族古老的民族樂器,具有重要的傳承和保護價值。本文以茂縣地區羌笛音樂的保護與傳承為題,通過對于茂縣地區羌笛音樂的保護與傳承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進而提出有參考價值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羌笛音樂;保護與傳承;現狀
中圖分類號:J63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1-0166-01
一、引言
羌笛作為羌族人發明的古老樂器之一,傳承著羌族人對歲月的訴說和表達出羌族人豐富的情感。羌笛經過千百年的發展,歷經苦難和坎坷,面對當今現代音樂的沖擊,羌笛的傳承和發展出現了生存危機。研究茂縣地區羌笛音樂的保護和傳承顯得尤為必要,否則,羌笛音樂將會成為歷史的絕唱。
二、茂縣地區羌笛音樂保護及傳承現狀
(一)保護及傳承現狀
1.傳承現狀:(1)傳承及傳承人。羌笛作為羌族人的傳統民族樂器,一直實行傳男不傳女的原則,羌笛傳統曲目都是靠民間藝人口傳心授進行的,羌笛吹奏沒有樂譜,實行師承相傳的方式進行。(2)傳承狀況。以前,羌笛作為羌族人閑暇時間吹奏自娛自樂的樂器,經過戰亂和吹奏技藝的傳承不足,導致學習羌笛的人越來越少。當前,現代羌族人將羌笛作為抒發心情的樂器,歡度節日和平時高興的時候,都可以演奏。羌族是沒有一個文字的民族,羌笛演奏都是通過師徒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多以中年人為主進行演奏。伴隨旅游業的發展,羌笛作為旅游景點的熱門節目進行演出,在一些學校的文藝匯演中也出現羌笛演奏的節目。
2.保護現狀。在2006年,羌笛演奏及技藝制作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四川省舉辦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羌笛在文化節上備受關注。此后,北川拍攝羌笛演奏專題節目,在縣電視臺經常反復博愛飯,包括《羌禧》《羌葬》《羌謠》等電視專題片。編輯出版《北川羌族》等書籍,進一步引導羌族重視保護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宣傳北川羌族文化。茂縣地區還利用藝術節和旅游景點進行羌笛文化宣傳,同對于羌族服飾、建筑、歌舞的宣傳進一步推動羌笛的宣傳和傳承。
(二)保護和傳承的不足
在傳承和保護羌笛的過程中,由于存在資金不足及人員缺乏的影響,導致羌笛音樂保護及傳承力度不足。比如羌笛傳承人拿到傳承證之后,由于沒有政府補貼,中央和地方對于羌笛傳承及保護措施實施出現斷層,傳承人得不到經濟扶持。加上羌笛宣傳更多的是在小范圍進行,羌笛音樂保護未能夠形成整體系統,羌族非遺文化商業化開發不足,產生經濟效益較低。
三、加強茂縣地區羌笛保護與傳承的發展對策
(一)發展政府主導作用,加強對羌笛保護和傳承
在茂縣地區羌笛保護和傳承過程中,要加強政府的主導作用,通過政府加大資金扶持。加強政府財政資金,對于羌笛教育要以專家學者為引導者,加強政府宣傳發動羌族民眾參與其中。政府可以通過之開展豐富多彩的羌笛演出民俗活動,能夠推動羌笛音樂原生態文化的發展。發展政府主導作用,加強對羌笛保護和傳承,推動以茂縣地區羌笛保護和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二)全民族共同傳承,引導宣傳民族意識
對于羌笛保護和傳承,要重視和發動茂縣地區人民能夠進行全民族共同傳承,引導宣傳民族意識,能夠加強對于羌笛音樂的學習。羌笛音樂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全體羌族人要能夠樹立起搶救保護意識,能夠逐步培養起一批羌笛音樂的愛好者和保護者,能夠自覺學習和保護羌笛音樂。重視全民族共同傳承,引導宣傳民族意識,對于羌笛音樂保護和傳承作用重大。
(三)依托旅游業發展好羌笛音樂
加強對于羌笛音樂的保護和傳承,可以借助于當前旅游文化的發展的有利契機,能夠進一步扶持羌笛演奏節目的傳承,重視對于羌笛音樂宣傳,通過旅游景點的推介和宣傳,能夠向游客宣傳羌笛音樂,以游客口碑相傳的方式能夠拓展羌笛文化的傳播范圍。通過旅游宣傳增強羌笛音樂的文化傳承發展。
(四)加強學校教育推動羌笛傳承和保護
加強對于羌笛音樂的保護和傳承,要重視教育宣傳,通過學校開設羌笛音樂課,能夠向茂縣地區的青少年宣傳羌笛音樂,增強羌族人對于羌笛音樂的認識和學習,推動羌族人對于羌笛音樂的學習和傳承。另外,可以通過利用阿壩州高等大專院校開社非遺文化選修課,開社羌笛音樂演奏課,邀請羌笛音樂傳承人進行現場演奏和教學,能夠以講座和宣傳的方式,向大學生推廣羌笛音樂,讓更多的大中專學生了解和學習羌笛演奏,推動羌笛音樂的學習和傳承。
四、結語
總之,重視茂縣地區羌笛音樂的保護和傳承,就是保護羌族人的古老民族技藝。能夠推動羌笛音樂傳承和保護,要重視從羌族人的民族特點,羌笛音樂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不足,能夠采用卓有成效的發展對策。加強政府引導扶持、通過全民族參與宣傳和發動,借助于旅游宣傳和推廣,加強對于茂縣地區學校羌笛音樂教育等措施,進一步推動羌笛音樂的傳承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