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澤飛
摘 要 在當下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普惠金融這種融資方式嶄露頭角,它大大地提升了互聯網管理與服務水平,將金融活動擴散到各個領域之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此處重點對互聯網金融時代下的普惠金融發展做了深度分析。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 普惠金融 發展分析
互聯網金融改變了原始的金融模式,是金融行業的一大進步,利用金融業務活動和網絡技術結合以及信息技術手段擴充金融活動的服務主體來促進金融行業的發展。而普惠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需深入地了解分析,才可以促進其長遠發展。
一、普惠金融的含義及發展現狀
(一)普惠金融的含義
普惠金融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屆時常運用的是微型金融理念。2005年,聯合國正式提出了涵蓋微型金融,并具有更廣泛定義的“普惠金融”概念,即以可負擔的成本,有效、全方位地為所有社會成員提供金融服務。我國國務院印發的《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對普惠金融的定義、覆蓋群體及發展目標作了明確的界定,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通過加大政策引導扶持、加強金融體系建設、健全金融基礎設施,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并確定農民、小微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體為普惠金融服務對象。
從大體上來看,普惠金融可以理解為個人、組織或者群體在某些情況下得到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的體驗和所持的機會。這種情況下公平性對于群體和個人比較重要,得到的概率是一樣的,能夠享受一樣的服務。從小角度來看,普惠金融可以理解為網絡內容確定信息后金融機構收入不高的群體,給予一種可得到的服務,在其間金融服務的大眾化程度比較重要,滿足條件就可以得到相應的金融服務。
(二)普惠金融的發展現狀
普惠金融和互聯網金融相牽連,互聯網金融就是以網絡平臺來研發的新興金融服務活動,吸收了其他商業服務模式的優點,進而重新組建自我的服務模式,以網絡快速傳遞的特點進行宣傳。國家與政府很看重普惠金融的發展,在貧困偏遠地區、小型企業中鼓勵普惠金融,希望彰顯其優勢和用處。綜合來說,我國銀行都在尋找轉型升級之路,利用網絡金融服務,結合本體的實際狀況,對金融業務進行結構調整。商業銀行的原始模式在普惠金融服務中還存在許多短板,需要及時防范。
二、互聯網在普惠金融的發展中的價值
(一)資源范圍與渠道較為廣泛
當今,互聯網是地方數據庫和傳媒信息鏈接的網絡模式,可提供多元化、多層次、多領域、大范圍的信息內容,促進了普惠金融在網絡中的發展。總體來看,其網絡發展帶有公平性,理解為所有個人和金融機構獲取來自網絡的信息是一樣的,擁有相應的權利和服務范圍,還帶有開放性。可以說,網絡內容有開發共享的特點,網絡普惠金融的某些原始機構可以以自身的需求得到各種信息。這種平等開放的環境給普惠金融前進帶來一定機遇,原始的行業銀行和金融機構利用網絡獲取各類資源,給普惠金融服務活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互聯網可以為普惠金融的融資活動提供更多的資源
以網絡為基礎,可以得到各種信息,網絡在線交流和現實中的交易還是存在差距,金融機構可能以主觀想法作為評價的標準,利用網絡平臺會得到更加公正的對待,可以獲得同等的貸款。網絡資源也可以用來查找各種信息服務。利用網絡展開金融活動能夠擺脫時間、場地的限制傳送各類信息,給客戶提供24小時咨詢服務,這種方法深度挖掘了潛在的客戶群體,促進了普惠金融的發展。
(三)加快資金流動速度
網絡世界中有許多不同的群體,普惠金融可提供相應種類的貸款給相應的群體,此舉可以提高業務的目的性,發現相應群體的不同需求。普惠金融可提供可承受范圍內的貸款給予大學生以及青年這一主要網絡群體。在實際操作中,用戶利用網絡平臺查找商務銀行和金融機構官網的內容,注冊一個賬戶,基于自己需要的業務服務來填寫相關信息,銀行在審核填寫信息內容無誤后分發相應的貸款,即小額度貸款。普惠金融應當把低收入群體作為主要的服務對象,其優點在于貸款額度小、回收率高,可以加快銀行和相關金融機構的資金流轉速度,回籠資金的速度快,從而提供更人性化的金融服務。
(四)服務對象也不斷拓展
余額寶、理財通等為網絡時代最基本的普惠金融服務,這些以網絡技術為主的軟件具有大眾化性質,口碑也比較好。人們能比較快地接受阿里巴巴以及騰訊的余額寶、理財通,從而大幅度提高了用戶數量,對原始商業銀行以及金融機構的沖擊很大。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提高信用,開發新的服務產品和金融項目來吸引用戶參與,加強對普惠金融道路的建設,使普惠金融經久不衰。
三、基于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發展策略
(一)商業銀行升級轉型
互聯網時代下,普惠金融的各項推廣給原始的銀行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商業銀行要找出自身的短板以及分析互聯網金融的重要作用,深入了解普惠金融的內在意義。我國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要深度分析、了解普惠金融,結合市場發展的走向,系統地調查、整合、重組自身業務結構,對其合理地提升。結合銀行的營業點合理布置網點,以業務強化網絡服務以及自身的信譽和整體實力來升級網絡金融服務業務,建立良好的網絡金融環境,為普惠金融活動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構建完善的網絡信用機制
在網絡時代要助推普惠金融的穩步發展,需要結合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實際狀況對它進行完整清晰的處理,結合相應政府部門來控制其受益者才能實現穩定發展。商業銀行以及金融機構要妥善處理存在的各種風險,策劃出一套健全合理的貸款方案,加大管理力度,逐步增強管理防范意識,創建完整的網絡信用體系,分析出貸款人的信貸信用等級高低,獲取不同的內容信息,在金融機構和有關部門的努力下,審核用戶的信息是否真實,批準通過滿足條件的用戶。與此同時,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強大眾的信用道德觀念,構造安全性、誠信度高的社會環境。同時,網絡環境的凈化也刻不容緩,要利用明文法律條例強化社會法制道德,加大對普惠金融的管理力度,將普惠金融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之中。
(三)加強風險防范處理,企業做好風險防范
互聯網技術在當今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給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我們要對其中一些不可忽略的風險問題引起重視。在實際生活中要想助推普惠金融長久地發展下去,那么必須以金融市場的發展走向和實際發展情況探索出更加有用的管理方式方法,提前做好防范風險的措施,給予各項金融服務一個安全、有保障、穩定的發展環境。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找到市場營銷策略的合適位置,分析出各項經營活動存在的風險,突出企業自身存在的優點,利用核心競爭優勢強化控制,穩定各項信息的對稱性:利用各項新技術提高對客戶的識別能力,還要加強對風險的防范能力和意識,減少金融風險問題。與此同時,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在舉行普惠金融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各種信息內容,利用大數據對它進行深層次的發掘和處理,提高整體信息資源的利用率,結合實際情況有目的性地提供業務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將存在的風險降低。
(四)綜合市場發展趨勢,適當增加互聯網服務業務
在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下,商業銀行以及金融機構要充分顯示出普惠金融的作用和特點,就要將原始的業務模式與互聯網技術相互結合起來,納入原始金融的強勢之處,擴展普惠金融的各類產品,進一步滿足不同階層、不同層次的客戶需求,做出更有目標性的普惠金融服務業務活動,利用互聯網平臺給客戶提供各種各樣關于普惠金融業務活動的咨詢和辦理,使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普惠金融服務的增值服務,增加一些利息較低的普惠金融活動貸款,推出專項咨詢服務平臺。只有這樣才能彰顯普惠金融的真正意義,從根本上解決其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
四、結語
普惠金融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有效地解決了許多矛盾問題,給人民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在當今網絡時代背景之下,利用商業銀行轉型升級、建立健全的互聯網信用機制、仔細做好風險防范處理措施,深入調研市場的發展走向,適量增加互聯網服務業務的方式,切實地助推普惠金融在當今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給大眾帶來收益和好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處理各類問題,為當今社會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為廈門大學)
參考文獻
[1] 潘欽鋒,周立斌.基于互聯網金融視角下我國惠普金融發展研究[J].特區經濟,2018(03):157-158.
[2] 馮欣然.互聯網環境下普惠金融的前景創新進展[J].財經界(學術版),2016(24):5.